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或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梦稿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感情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性质: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心理现象的事实、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
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阐明心理现象的本性。
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为标志。
并创造了报道实验研究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出版了第一步心理学专著
《生理心理学纲要》,冯特被称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心理学的发展:(四大心理学流派:行为、精神、人本、认知)
1、行为主义学派:1913年,华生:否认意识;反对内省。
2、精神分析学派:1900年,弗洛伊德。
3、人本主义心理学:20c50末——60初,创始人马斯洛,代表人物罗杰斯。
4、认知心理学:20c50产生于美国,60年代蓬勃发展。创始人:纽厄尔、西蒙和奈瑟。
第二章心理实质
心理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学的实质是:心里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chinabig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即“条件发射”学说)
人脑作为心理活动的器官,他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一切心理现象都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其产生方式来讲都是:反射。
反射: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之下,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回答及反应。
即有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应答性活动就是反射。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把反射区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反射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非条件反射(先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先天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后天):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简历起来的反射活动,
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习得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亦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巴甫洛夫。
第一信号系统:有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如颜、气味、声音等
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由词或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人类独有)。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反映:是物质的共同属性,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1、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2、人的心理反映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金山毒霸6
第三章主义与教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指人又选择地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而离开其他事物。
集中: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
使所反映的事物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程度。
(二者不能分开,要紧密联系。)
2013广东高考理综
注意的外部表现:
集中注意时的表现:适应性运动的出现;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注意力涣散时的主要表现:情绪上厌烦;行为反应有反抗或淡漠、寻求注意和承认。
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如何,可以分为:
盂兰盆节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出一定的一直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指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无意注意”。
注意的规律: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新异性、情绪彩以及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刺激作用的开始和终止。
水之镜2、人的主观状态: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集中和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1、要有安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2、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性、生动性、难易适度、新旧联系);
3、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
4、要有熟练的教学技巧;
5、要有良好的教学气氛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学习兴趣
3、正确组织教学活动
4、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左右脑的功能
左半脑:语言、写字、逻辑推理等;
右半脑:视觉图、音乐、空间知觉等。
第四章感知觉与教学
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感觉器官对直接抓哟用于其上的刺激物各种特性或各个部分的综合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感觉的种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选择题:P54,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联觉现象。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五章记忆与教学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记忆的种类:
1、内容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运动记忆(动作记忆):以国务从事和做过的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导致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
前摄抑制:指学习的材料对识记或回忆后学习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5年,《论记忆》
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先快后慢。
制约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性质、数量、系列位置以及学习的程度。
根据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效的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经常的进行;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学习、分散学习、时间分配条件)
3、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材料。
4、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5、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6、要合理用脑。
第六章想象与教学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想象的品质:现实性、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独创性。
青少年想象力的培养
1、保护和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9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意   活动   心理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