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管理理论发展

摘要:作为管理系的学生已经两年有余,我已粗略的积累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温纳本文结合我所学的管理方面知识,对中国的管理理论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总结,
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我们所处的21世纪。只有科学、客
观的认识我国的传统管理,认真总结我国近现代的管理实践,清楚的分析我国未
来的发展趋势,才能在借鉴西方经济管理时实现适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科学
化、现代化管理。
关键词:古典管理,近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中国特。
一、 中国古典管理理论
建设部干部学院
管理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才可能是世界的。中国虽然在近代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和许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多影响深远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管理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在其所著的《孙子兵法》里阐述的“为将之道”、“用兵之道”、“用人之道”以及在各种极其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为取胜所采取的各种战略、策略、充满着辩证法思想,堪称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管理上对今天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至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籍。
国瓷2008战国时期的另一部著作《周礼》对封建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理想化的设计,内容包括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面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论语》、《老子》、《韩非子》、《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名著,也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成为今天政治家、外交官和企业家们的常备书目。
传统的中华管理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是一体化管理、安人管理和中庸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协调的统一体。
这种整体化的思想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过程与外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协调和谐为目标,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在管理过程中,这种一体化管理表现为以人的教化、训练为起点,没有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也没有理性的职能化分工体系、观念、行为上的教化是基本工具。在这种管理观念支配下,所有的问题都是一类问题。导致一个阶段组织要达到的目标,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和行为方式,基于下属忠心、态度、表现的控制、奖惩和晋级体系,成为管理过程的显著特。
安人的管理,即以稳定、为最高价值的管理。“治国安邦”、“长治久安”、“丰衣足食”等等都相应的反映了“维持生存性组织”的管理观念。如果追求效率和效用有违或者会伤害“协调、生存”的目标和基本价值,宁可弃之不用。安人的管理稳定压倒一切,其他的追求和价值只能在稳定的框架内起作用。组织的稳定更多地与组织成员的利益、态度、观念和组织中的人及网络结构有关,更多地与非正式组织的结构有关,技术理性、功利逻辑的作用空间就会受到限制。
中庸之道是在追求“天人合一”,以“安人为管理目标下形成的。“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国管理过程的标准和规范,是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中庸之道造就了行事、处事、管理中注重适度,不走极端,追求协调平衡的基本管理精神;然而,这种管理与中国传统的道德化,情感化逻辑结合起来,在很多时候导致是非不清,无法形成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框架。同时,中庸之道与“礼治”、“德治”的制度性压力和情感性压力营造出来的显示生存环境,扼杀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造成管理方面极为不利的后果。
事实上,许多西方管理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到类似的论述,不仅是东方,也包括西方的许多企业都在主动运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指导企业管理。只是在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和发展的一百多年来,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生产社会化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抑制了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中国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没有像古代那样辉煌。因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在努力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宝库。
二、 中国近现代管理理论
中国近现代管理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二是改革客
房后30多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没收了官僚资本,并对这些企业加以改造。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工厂管委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接着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了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为管好企业,中国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引进前苏联的企业管理理论、制度和方法,在企业中普遍实行计划管理制度,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生产指标体系和管理组织结构,开展以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培养了大批企业管理人才。但是当时前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本身不尽完善,规章制度过于繁琐,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忽视经济效果等。所以,中国管理照搬前苏联模式并不适合,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属于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时间,全党总结经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企业管理方面,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但到了1958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开始,很多管理制度和办法被否定,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严重阻碍,造成了生产管理的混乱。1961gongqijun年,中央恢复了早期建立起来的各种合理制度,同时创造和发展了许多管理工作的好办法,使我国企业管理重新走上了健
康发展的道路。可惜,十年把已经形成的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破坏殆尽,致使企业管理工作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管理经历了恢复性整顿时期、建设性整顿时期、转换经营机制时期,普遍推广了工业经济责任制,普遍执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并逐渐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上海人民电机厂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这标志着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已由试点逐渐走向成熟。企业管理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经营思想上,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装换成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企业体制改革从转换经营机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的重点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管理方式由生产过程的管理转向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管理。企业的性质由政企不分的行政单位转变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企业管理技术由传统型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管理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中国企业家悟出了属于自己的经营管理之道,如邯钢推广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经验,海尔集团推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法则,华为公司则根据自己的实践提炼出“华为基本法”
三、 中国新世纪管理发展
21世纪以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两大特征是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两个特征使得新经济时代呈现出如下基本发展趋势:知识化、虚拟化、模拟化、网络化、反中介化、集中化、创新化、产销一体化、全球化、协调化等。
信息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中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在任何时间与网络其他用户沟通信息,即成为24小时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给企业挂历带来的时一场全面深刻的革命,信息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经济全球化使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实现充分的物质和信息的沟通,以达成更多共识,并采取共同行动。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它带来的管理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竞争加剧,发达管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贸易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更加引人注目,再加上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使得世界上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各个国家、民族、国际组织、经济共同体的参与。正是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管理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的有机统一。我们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从事管理。一方面使现代管理科学的吸收、生根开花;另一方面使传统管理中有价值组成部分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的再造和新生。因此,中国的管理既要与国际化的只是信息接轨,又要融入中国特的本土文化,实现中国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使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正成为企业各生产要素中最具弹性、最具经济增长潜力、最重要的财富。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管理已融入于各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之中,成为管理的重心所在。“没有管理的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是未来管理的最高境界,它将成为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时代里,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卓越管理模式。
我们大学生,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领头军,肩负重任,所以应好好学习理论知识,首先管好自己,为将来成为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4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8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企业   中国   经济   发展   成为   思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