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模拟试卷三

《西方文论》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是哪个学派的观点(智者学派)。
2、《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柏拉图)。
33.2 奥古斯丁,2 提出“美在于杂多的统一”的中世纪文论家是(奥古斯丁)。
4、《为诗辩护》的作者是(锡德尼)。
5、《汉堡剧评》的作者是谁(莱辛)。
6、在康德的三大批判,哪一著作主要涉及美学问题(《判断力批判》)。
7、被马克思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的著作是(《精神现象学》)。
8、认为诗歌本质在于“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文论家是(华兹华斯)。
9 “美是生活”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 “新批评”之谓,来自兰姆的著作(《新批评》)。
二、【多项选择题】
11、以下概念中哪些是由苏格拉底提出来的(普遍性、善本身)。
12、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说的是通过两种方式使人的感情得到释放,情操得以陶冶。这两种方式是(恐惧、怜悯)。
13、中世纪时期,将诗歌与语言学联系起来形成了三种各具特的文学批评,它们是(评注批评、诗法批评、诗人批评)。
14、以下关于布瓦洛的论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诗的艺术》的作者。《书简诗》的作者。提出了新古典主义三原则。)。
15、莱辛认为,雕塑、绘画与诗的基本差异在于(雕塑和绘画没有时间维度。诗能表现时间中的动作)。
16、对于崇高,康德曾经在以下哪几种著作中做过研究(《对于美好和崇高感情的观察》、《判断力批判》)。
17、(8.3法国浪漫主义文论,3)以“地域”为比较的坐标,斯塔尔夫人将欧洲文学分为(南方文学、北方文学)。
18、下列选项中,泰纳的作品是(《艺术哲学》、《英国文学史序言》 )。
19、以下属于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 )。
20、(7.1黑格尔美学,3)在论及浪漫型艺术时,黑格尔将其细分为三个阶段(单纯宗教阶段、骑士风尚阶段、人物性格独立发展的阶段中国兰寿网      )。
三、【填空题】
21、从德谟克利特开始,西方人所讨论的“摹仿”越来越多地以( 自然 )为对象。
22、朗吉努斯代表作是( 《论崇高》 )。
23、新旧古典主义的共同倾向,就是他们的都为文学艺术设定了两本基本的目的——“写实”的和( 道德 )的目的。
加拉茨钢铁
24、针对从英国传入的感伤剧,狄德罗主张建立( 严肃剧 ),并声称这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中间剧种。
25、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质、量、关系、( 形式 )四组范畴来进行的。
26、( 黑格尔)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理论风格和思维方式被恩格斯称为“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
27、西方文论史上的“现代诠释学之父”是( 施莱尔马赫 )。
28、(9.2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的批判,3)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论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曾对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进行过批判,原因在于其观点的空泛和狭隘。
29、英美新批评派文论家维姆萨特和伯兹里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 意图谬见 )和《效果谬见》,强调“就诗歌本身去阅读和分析诗歌”。
30、结构主义及其相关理论,更重视结构或系统的(共时性)研究,关注“意义”的生成而不是关注“意义”本身。
四、【名词解释】
31、“或然律”或“必然律”: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概念。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诗学》所说的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情。相对而言,已经发生的事情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多半只是个别的、偶然的或然发生必然发生的事情,才更具普遍性。
32、绝对理念: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指作为一切存在的共同本质和根据的某种无限的﹑客观的﹑无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自然﹑社会﹑人的思维是它的特殊存在的不同形态﹐是作为它的井冈山大学学报异在和从异在向自身回覆的阶段﹐艺术﹑宗教﹑哲学是它认识自身的不同方式
33 “美在关系”:狄德罗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认为“美”是一个存在物的名词,它标记着存在物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这就是“美在关系”的含义。“美在关系”就意味着美在事物的客观性质,事物的性质是美的根源。
34、里比多: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
35、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于1926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0月。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6、简述泰纳的文学发展 “三要素”说。
  泰纳把文学发展的动力归因于"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1、作为“内部主源”的“种族”,是指人“天生遗传的那些倾向”,即“不同的天性”。2、作为文学发展之“外部压力”的“环境”要素,实际上被泰纳分作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3、除去“种族”和“环境”的要素,泰纳认为作为“后天动量”的“时代”构成了“第三级的原因”。
37、简述新历史主义的文论观。
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这种批评模式是对二十世纪欧美
实证研究以及文本中心研究的反拨,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批评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兼容并包。新历史主义批评深受福柯、海登·怀特历史观的影响,将文学和历史置于同一个层次,打破了传统的隶属关系,为文学研究另辟蹊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文论观更加关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将颠覆与抑制并置,以崭新的视角切中了问题的实质。
七、【论述题】
38、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物质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之“物质因”代表了一个事物从一堆零件、成分、基础、或是原料所组成的存在形式,将物质的构成追溯至零件的部分(要素、成分),接着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混合、综合、复合、或结合)。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之「形式因」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由怎样的定义、形式、形状、棉纺机械
本质、综合、或原形所构成的,解释了构成一个事物的基本原则或法则,这只是整个事物(整套原因关系)的其中一部分(宏观结构)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之「动力因」指的是改变事物的动力及起因,研究「是什么改变了什么、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改变」,范围包括了所有事物间的媒介,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动力的起源或是被改变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之「目的因」指事物存在或改变的原因,包括有目的的行动和活动。一件事物的目的因是它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或说是它之所以改变的原因。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81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互文性
下一篇:等待散场
标签:事物   批评   文学   文论   存在   阶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