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研究

五四运动为中国成立做了什么准备2021 年 2 月第37卷第1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Feb.2021Vol.37 No.1
江苏打造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研究*
*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委书记、省长圈定课题“江苏打造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Q2020033),
2019年南京市江宁区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江宁美丽乡村绿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
03) 。
[ 收稿日期] 2020-09-10
[作者简介]吕美晔,男,安徽旌德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李丹,女,河北邯郸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钛磁铁矿吕美晔李丹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
[摘 要]江苏作为绿低碳循环产业实践较为领先的省份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坚持推进资源全
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打造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和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环境承载量逼近阈值;绿技术经济可行性较差,技术应用率和普及
率较低;高水平的环保企业不多,绿技术和服务供给不足;静脉产业链各环节尚未打通,循环经济模式处于摸索
阶段;区域间环境政策执行不一致,倒逼产业转型存在制度漏洞。为了打造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发力:在政策层面,加快惩罚性政策向激励性政策方向转变;在技术层面,以大型企业为主体推动绿技 术转化和应用;在市场层面,加大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绿服务供给;在循环发展层面,加快探索构建多层
次、跨区域的发展模式;在低碳发展层面,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生产与消费领域绿化。
[关键词]江苏;绿低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中图分类号] F127 [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低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低碳循环经济已经
成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江苏是
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省,在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生态与资源约束压力越来
越大。近期江苏省政府印发的《省政府关于推进
绿产业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20〕28号)聚焦
绿产业发展主题,同时统筹传统产业绿转型
升级,提出了江苏推进绿产业发展的新目标、新
任务、新路径和新举措,明确了绿产业发展的任 务书、路线图。江苏作为绿低碳循环产业实践 较为领先的省份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坚持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打造生产系统和
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也应该看到当前江苏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
发展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绿[文章编号]1671-1696(2021)01-0109-07
产业相比尚有差距,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仍存在一 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当
前江苏省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提出加快打造我省绿低碳循环产业体 系的主要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江苏省宏观战略的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一、绿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上海物理教育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绿、低碳、循环发展长株潭报
大致经历了:循环经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绿
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一低碳经济(21 世纪初提出)三大阶段。“循环经济”于20世纪60
年代在阐述生态经济时予以提出,其侧重点在于 改变传统经济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这一物
质单向流动经济结构,转向构建“资源一产品一再 生资源”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特别是在20世
纪70—80年代,随着在治理工业污染物过程中采
—109 —
取资源化方式废弃物处理之后,循环经济的3R (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处理原则基本形成。“绿经济”于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等人撰写的《绿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黑”发展而提出的。它是指在绿创新驱动下,以资源高效率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式替代传统低效、冲突、不可持续的旧的增长方式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其侧重点在于构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最早见于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之中,其主要是指通过低碳技术研发、能源高效利用以及低碳清洁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源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变革。上述三者之间既有传承和发展,又有细微差别和侧重不同。但综合来看,绿、低碳、循环发展最终落脚点仍然在发展上,并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停止发展,只不过给发展加上了环境约束,其目的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中间产物
-TT-
减量、再生使用、再生资源节能、减排
增效、新能源自净治理
绿厂
发展
思路J
低碳产业循环产业生态治理,图1环境问题与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的关联性
由图1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正是因为来自各个行业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以及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废弃物没有经过妥善处理,被随意地排放,才导致了污染的产生和环境的破坏。相应地,环境保护与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即控制源头、管理中间产物(污染物)和治理污染结果。其中,源头控制的主要思路在于通过各种绿手段从源头开始就以节能、减排、增效以及
寻求低碳新能源,减少污染物质的产出;管理中间产物的主要思路在于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可能造成污染的中间产物进行再生和—110—利用;而对已经被污染的气、水、土等则一部分靠生态治理,一部分依靠环境的自我净化和修复。
二、江苏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江苏是绿低碳循环产业实践较为领先的省份之一,早在1992年,中国无锡(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苏州新区在国内首开先例,建立了区域性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区域行政管理,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
实施、同步发展,政府调控与市场相结合,保护环境从源头抓起,招商引资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污染重、能耗高、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随后,常州国家环保产业园和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先后成立并运营,截至目前,江苏已成为全国拥有绿低碳循环产业园最多的省份。同时,在农业和其他产业领域,江苏也坚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打造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产业层面:三大产业比重显著调整,生产类污染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
21世纪以来,江苏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总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1989—2014年,全省产业结构为“二三一”。2015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8.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省三大产业结构变化为“三二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三大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9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3%、44.4%、51.3%。从三大产业内部来看,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中,农业占比在64.4%左右,是占比最高的行业。渔业和畜牧业占比分别为22.1%和11.6%,林业占比为1.9%,是产值占比最低的行业。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占比在83.6%,建筑业占比在12%左右,电力、热力、水供应占比在2.5%左右,采矿业占比不到1%。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是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综合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
业、建筑业是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行业地区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40%以上,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生产领域的绿生产技术的应用,全省生产领域污染物(废水、废气和废弃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生活类污染物排放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14年的20.49亿吨下降到2018年的14.36亿吨,下降3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从2014年的39.59亿吨上升到44.03亿吨,上升11.2%。全省废气排放中,201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总量较2014年分别下降66.1%,36%和56.4%,这其中生产领域的废气下降是致使废气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省废弃物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工业生产领域的废弃物总量增幅显著小于农业和消费领域废弃物总量增幅。再从能源消耗视角来看,2017年全省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及仓储三大领域是能源消耗主要领域,三者能源消耗占比分别为74.21%、9.41%和7.36%。全省能源消耗量2017年达3.14亿吨标准煤,较2014年增加5.25%,但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仅增长1.06%,而生活消费领域和农林牧渔领域则增长27.07%和18.06%,增幅远高于工业领域。综合来看,随着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我省生产领域的绿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未来在抓住生产领域绿低碳循环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开展加大对生活消费领域的绿发展。
2.政府层面:绿发展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方向日渐清晰
为保障江苏省绿低碳循环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江苏省在水、土、气等领域先后出台了《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总体规划。2013年以来,江苏省先后颁布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年)》《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基础性、强制性、约束性的规划。上述法律法规和战略规划的实施基本从空间布局、功能区划、产业发展三大领域构建了江苏城乡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明确了江苏省绿发展的底线,大体确定了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此外,江苏省还出台实行了节能减排、脱煤、降耗、治水减污、大气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263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和行动方案。在绿低碳产业体系发展领域制定出台以产业准入、区域准入为核心的环境准入制度,推进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和排污权交易,实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污染强制险制度。通过绿发展政策法规
—111—
的制定,江苏绿低碳循环发展引领战略得到基本确立。
3.市场层面:绿技术使用逐步上升,产业转型发展日益加快
绿、低碳、循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融合发展是推动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的关键。21世纪以来,随着绿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被普遍接受,绿技术在各产业发展中也被广泛采纳。目前在我省各产业技改项目中,超过70%的技改项目集中在绿低碳循环发展领域,这与之前技改项目侧重于提高产能有着明显的转变。在我省炼化、冶金、化工、造纸、供电供热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工业产业领域,超过80%的规上企业均已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绿低碳循环技术,如在2009年江苏就已基本完成集中供热范围内小锅炉关停任务。2015年江苏颁布实施《江苏省绿建筑发展条例》,建筑领域的绿发展开始全面推进,据测算,江苏省发展绿建筑仅节能一项,“十二五”期间就可以节约1300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节能目标的五分之一强,目前,全省绿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三,“十三五”期间绿建筑节能将进一步提咼。在农业产业领域,随着绿种养殖技术进一步推广,农药化肥双减量任务实施,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绿低碳循环技术的应用,到“十三五”末,全省农药使用量将力争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较“十二五”末削减5%,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将达到90%以上,农业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在第三产业领域,交通运输、仓储、餐饮服务业是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的主要行业,随着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国六排放政策的实施,以及餐厨垃圾集中化处理等绿低碳循环技术的应用,上述领域的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4.城乡层面:城市静脉产业初步形成,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城市和乡村的绿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有统筹城乡绿低碳循环发
展,才能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当前,我省城市区域绿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打造城市静脉产业。对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在加大绿技改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静脉产业园、循环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等形式,实现生产和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储运、分类分解、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理—112—等一系列流程,达到产业相互匹配,防止环境二次污染。如苏州光大环保静脉产业园是全国首个集中处理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的现代化环保产业园,主要解决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市政污泥等城市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镇江新区静脉产业园,其园区内的江苏恒顺达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之一,其主要将地沟油、酸化油、非食用的各种动植物油脂回收作为生产原料,生产出高品质生物柴油、原料油、重油以及棕榈酸甲脂,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循环利用。目前全省其他地市,如盐城、连云港等地静脉产业园也正在加快建设步伐。农村区域长期以来是我省绿发展的薄弱地区,十八大以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通过淘汰关停乡村落后企业,大力实施绿种养殖技术,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等措施,我省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以绿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绿底。
三、江苏绿低碳循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江苏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三大产业正逐步转向绿低碳循环发展,但江苏绿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发展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产业结构依然偏重,环境承载量逼近阈值
虽然江苏三大产业结构变化为“三二一”,但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中除金融业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依然是耗能和排放最高的部门。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但依据制造业行业分类来看,化学原料、炼化制品、化学纤维制品、黑金属冶炼等能耗较高,附加值一般的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电气机械、通信设施、医药制品等行业仍有待提高[1]o同时,在生产类领域污染排放总体呈下降的情况下,在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领域的能耗和排放正在出现双高增长,从而致使污染排放总量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环境承载量正在逼近阈值。
2.绿技术经济可行性较差,技术应用率和普及率较低
绿低碳循环产业的发展以绿技术为核
心,然而当前江苏相关产业的绿环保节能技术尚未成熟,许多技术缺乏经济可行性。中小型企业考虑前期投入成本过大,不愿启用绿生产设备和技术;大型企业则对政府资助依赖严重,绿低碳循环发展成本颇高,示范和样板效应大于实用性。绿技术的不经济就无法促进从企业到产业的大规模绿化转型发展。即便在当前环保要求如此严格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仍选择顶风违规排放,就是因为违规被发现的成本要低于环保改造升级的成本。同样,在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绿种养殖技术正在大力推广,但大量的经营主体缺乏经济有效的绿经营手段,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江苏个体农业经营者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仅占11.9%,使用过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的仅占2.8%[2
社会主义的供养],究其原因被调查户普遍反映首先生产成本会显著升高,但市场存在高质不高价的逆向选择,所以最终并不会大面积采用绿技术进行生产。诸如绿防控、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等绿发展技术应用也都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在缺乏政府有效补贴和产品市场尚未形成高质高价的情况下,绿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存在逆向选择。
3.高水平的环保企业不多,绿技术和服务供给不足
传统产业的绿化转型离不开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企业提供环保设备、技术和服务。目前虽然江苏涌现出了一批绿低碳循环技术和服务供应企业,但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缺乏原创性的核心技术,绿技术的产学研结合不够“研发一转化一应用”明显脱节。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整个产业的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环保类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层次水平不高,大多数只提供加工、组装、制造的服务,提供定制化、成套化、系统化产品和服务的较少。特别是环境服务供给方面偏弱,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大部分节能环保企业现阶段的主要服务对象仍是政府,主要服务内容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建设和服务,面向广大待改造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化供给不充分,进一步造成了企业绿化转型难。
4.静脉产业链各环节尚未打通,循环经济模式处于摸索阶段
打造静脉产业链条是大势所趋,但静脉产业包含企业内的、产业内的、产业间的和消费后的等多个层
次,当前江苏已经出现的循环经济模式大部分仅限于单个企业或者经营主体内部,企业之外、更大范围的循环经济模式尚未建立。如在农业生产领域,最常见的循环经济模式是种养结合循环,但也仅限于单个经营主体内部。大量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包括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收集后也无法有效利用,或无企业接收,或运输成本过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废弃物料面临同样的困境。从江苏省静脉产业链发展来看,一是产业发展缺少有效的盈利模式,致使发展缺乏动力。如2018年江苏省规上废弃资源利用企业仅128家,年营业额仅为127亿元。相关企业长期处于“吃不饱、不挣钱”的困境中。二是产业链打造面临融资困境。静脉产业链正常运转,需要建立较多的回收网点予以支撑。虽然单个网点规模一般不大,资金需求量也较小,但整个网络的资金需求量却很大,而且这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回报率比较低,因此很少有大额社会资本愿意参与其中。三是缺乏区域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安排。目前江苏省各地的静脉产业园,除镇江(生物柴油)、兴化(塑料垃圾)等几个静脉产业园走专业化处理路线,大多仍以综合性处理为主,侧重处理,资源化再利用能力偏弱[3]。再加上各地用地政策青睐于高产值高税收的企业,对于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的静脉产业企业并无倾斜,静脉产业链的打造更是举步维艰。
5.区域间环境政策执行不一致,倒逼产业转型存在制度漏洞
通过严苛的环境政策倒逼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绿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环境政策实施上存在松紧不一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环境政策的实施较早
较严格,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对环境政策的实施则相对较为宽松。企业在面对局部收紧的环境政策时,更倾向于以转移代替投入研发和改造,即选择转移到环境政策较为宽松的地区,以规避环保压力和成本,而不是持续投入绿低碳循环发展技术。欠发达地区出于经济目标的考量,也非常乐于接收此类产业转移。如此一来,即便是实施了更严格的环境政策也无法倒逼企业往绿发展方向转型。江苏之于全国中西部
—1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74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绿色   发展   产业   碳循环   经济   江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