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主要知识点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主要知识
绪论
1.气象要素: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的各项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2.平行观测: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气
黎强案1.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
大气是由各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按其成分可分为干洁空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3类。
气溶胶是指大气中处于悬浮状的花粉和孢子,盐粒,火山和宇宙尘埃等固体小颗粒及小水滴冰晶等。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对流层是靠近地表的大气最底层,夏季厚,冬季薄。厚度占大气层厚度的1%,质量占大气质量的3∕4,是水汽的主要聚集区域。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温直减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平均下降0.65℃。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受热多,气流上升,降水多;受热少,气流下沉,降水少。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受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影响。
3.大气CO2浓度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①环境中的CO2浓度升高将使光合速率加快,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②CO2浓度升高 ,减小气孔导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高水分利用率。
fdg③CO2浓度升高,C3植物增产百分率高于C4植物。
④植物长期生长在高CO2浓度下,有利于减轻其它环境因子对植物的胁迫作用。
⑤CO2浓度升高,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能为叶绿素提供保护。
⑥高CO2浓度条件下,植物体内C素含量增加,使C/N比升高,影响作物品质。
⑦CO2浓度升高引起气温升高,导致虫害加剧,影响作物品质。
第二章 辐射
   
1.辐射概念:物质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这种放射方式成为辐射。
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能向外放出辐射。
四个特点:①辐射要有温度。②辐射是一种物质运动。③辐射具有热效应。④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2.太阳高度角概念: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切线所成的夹角。在0~90度之间变化。
太阳高度角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能光束所分散的面积越大,地表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越少。
计算方法:sin 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h:太阳高度角;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δ的绝对值=23.5°sinN;  N表示观测日期离春分或秋分中较短的日数。(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δ取正;在南半球时,δ取负)
ω(有正负):观测时刻的时角。每1小时地球自转15度。
采用24时计时法:ω=15°×(t-12)。正午时ω=0
当求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由于ω=0,即cosω=1。
联想昭阳e360即sin 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φ-δ)=sin(90°-φ+δ)
即h=90°-φ+δ。(注意:只有求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时,才能用此公式,且当h大于90°时,取其补角。)
春秋分日:δ=0°,正午h=90°-φ。(适用于φ为南纬或北纬)
冬至日:δ=-23.5°,正午h=90°-φ-23.5°。(适用于φ为北纬)
夏至日:δ=23.5°,正午h=90°-φ+23.5°。(适用于φ为北纬)
3.时间的换算:通过经度差计算时差,15°~1h,1°~4min,1′~4s,1°~60′。
地方时与北京时换算:地方时=北京时±时间差。
4.大气对太阳的减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散射分为分子散射与粗粒散射。
分子散射:空气分子的质点直径小于太阳辐射的波长,对入射波长有选择性,入射光波越短,散射能力越强。
    粗粒散射:大气中的水滴,冰晶,尘埃,烟粒等质点的直径大于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对入射波长没有选择性,所有波长的入射光都可以被散射,称为漫射。
要求利用分子散射与粗粒散射来解释晴天天气蔚蓝、旭日与夕阳天空呈红、阴天天空呈乳白的原因。
cd101
①晴天天气蔚蓝原因:晴朗的天空空气洁净,引起入射光散射的主要是空气分子,空气分子对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散射能力强,使得每个分子都是蓝紫光的散射中心,于是我们仰望天空时,这些散射光尽入眼底。
②旭日与夕阳天空呈红的原因:当太阳初升或将落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径很长,来自太阳辐射中的蓝紫光被不断散射而损失殆尽,使到达我们眼睛的太阳光中只剩下红橙光。
③阴天天空呈乳白的原因:由于粗粒散射出的光谱成分与入射光相似,所以阴天天空呈乳白。
5.影响太阳辐射减弱的因子。
①大气质量数(m):表示太阳倾斜照射时太阳光线在大气中的路程是垂直照射时(此时经过大气的路程最短,m=1)路程的倍数。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径越长,m越大,太阳辐射减弱程度越大。
②大气透明系数(P):用透过一个大气质量后的辐照度与透过前的辐照度之比表示。表
聂绀弩刑事档案示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的削弱程度。P为小于1的数。大气中含水汽,水滴及尘埃等杂质越多,削弱程度越大,P越小;反之,削弱程度越小,P越大。
松阳独山论坛
对于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P也不同。波长越短,空气分子对其散射能力越强,削弱程度越大,P越小。
6.地面净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
地面有效辐射(E0):把地面辐射(Ee)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a)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
①地面温度高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Ee增强,E0也增大。
②空气温度高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Ea增强,E0减小。
③空气湿度大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Ea增强,E0减小。
④云多云厚时,Ea显著增强,E0明显减弱,地面降温慢。(利用:人工烟幕防霜冻。)
⑤叶风可以带走夜间地表的冷空气,带来温度较高的空气,使Ea增强,E0减小。
⑥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大,则Ee增强,Ea减弱,从而E0增大,高海拔地区地表降温快。
地面净辐射(R):地面辐射能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之差,被称为地面净辐射,又称地面辐射差额。
收入: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大气逆辐射。支出:地面辐射。R大于0,地面热量积累;R小于0地面热量亏损。
大气逆辐射(Ea):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以长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把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相当小,大气辐射的能量大部分原本是从地面获得的。
7.光合有效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中能被植物叶绿素吸收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辐射。
8.光周期现象的概念:昼夜交替,光暗变换及其时间长短对植物进入发育阶段(开花结果)的影响。
光照时间对引种的影响
①纬度相近的地区,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比南方长,即日长(光照时间)变长来得早,日长变短来得晚。
②短日照植物:
南种北引:日长变短来得晚,加上北方温度较南方低,作物发育迟缓。应引用较早熟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北种南引:日长变短来得早,加上南方温度较北方高,作物发育提前。应引用较晚熟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③长日照植物:
南种北引:日长变长来得早,使之加快发育;北方温度低,使之延迟发育,两者有互相抵偿的作用。
北种南引:日长变长来得晚,使之延迟发育;南方温度高,使之加快发育,两者有互相抵偿的作用。
9.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的光强值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照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强度不再随光照度的增大而增强,这个光的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
10.光强对植物发育的影响,强光有利于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弱光有利于营养生长。   
11.限制光能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①作物植株矮小,叶面积小,地面覆盖率低,造成太阳辐射的浪费。
②不利的环境因子限制了作物的光合能力,如CO2浓度低,低温,水分不足或过多,养分供应不足等。
③作物体结构不合理,上层叶片光强超过光饱和点,下层叶片得不到足够光照。
④作物遗传特性限制光合能力,如C3植物的光合效率通常比C4植物低。
⑤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等可导致作物减产而限制光能利用率。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①充分利用生长季
②选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
③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④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⑤加强田间管理
第三章  温度
1.物质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①辐射热交换②分子热传导③流体流动热交换④潜热转移(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水由液态变成汽态吸收热量,反过程则放出热量)。
流体流动热交换包括对流(垂直方向),平流(水平方向),乱流(各个方向,对缓和贴
地气层温度差异起重要作用)
空气与土壤热量主要交换方式是辐射热交换。
空气与空气热量主要交换方式流体流动热交换。
土壤之中土层之间的热量主要交换方式分子热传导。
2.土温日变化规律
①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
②随深度的增加,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向后延迟。
③随深度的增加,日较差减小。
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
一般土壤表面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将近日出时。原因:白天土壤表层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热量收入(地面净辐射),热量支出(乱流,分子传导,蒸发等)
,12时左右,地面净辐射达到最大值,之后不断减小,但在一段时间内,热量收入仍大于支出,热量收支差额为正值,热量积累,土温上升,直到热量收入等于支出,此时出现一天中地表温度的最高值;夜晚热量收入(乱流,分子传导,凝结等),热量支出(地面净辐射),地表温度达到最高值之后,热量收入开始小于支出,热量收支差额为负值,热量减少,土温降低,直到第二天临近日出时,热量收入等于支出,此时出现一天中地表温度的最低值。
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①太阳高度角,主要影响白天地表热量收入的情况。
②土壤热特性,包括热导率和热容量。热导率越大,白天地表热量通过分子传导给地下越快,地表升温慢;夜间地下热量回补地表热量越快,地表降温慢。热容量越大,升温降温越慢。两者都导致土温日较差减小。
③土壤颜,影响白天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④地形,不同地形表面的乱流情况不同,凸地表面乱流强,近地气层热量交换频繁,地表
土温日较差小。
凹地表面乱流弱,近地气层热量交换不频繁,地表土温日较差大。
⑤天气,晴天白天太阳辐射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表土温日较差大;阴天晴天白天太阳辐射弱,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表土温日较差小。
3.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类型及特点?
①日射型(受热型):13时。土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②辐射型(放热型):01时。土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③清早过渡型:07时。上部土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下部土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6:35: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5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辐射   热量   大气   太阳   植物   地面   散射   分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