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终极关怀

禅宗的终极关怀
  内容提要:虽然西方哲学中早有过关于终极关怀的相关概念界定,但是禅宗的终极关怀即“明心见性”却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于世人心中常存二元对立的概念,不懂得世事变化无常,总是关注物的外在假象,进而产生了种种对物的执着与妄想使本心受到了蒙蔽。超越“我”,破除自性见,才能认识自己,见到自己真正清净的心性,进而发现世间最美好的精神栖息地。
    关键词:禅宗,终极关怀,明心见性,无常,执着
安徽p2p网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早在初中写作文时就曾多次见过这句诗,但是却不清楚它原来出自于佛教经典。无论是佛学研究还是佛教经典著作我都知之甚少,一念之间既不能同时具足三千诸法,亦不能“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在我看来这是两种极端却是一种境界,然而之于我不仅是不能达到的更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自己与佛学境界差之甚远。由于对具体的教典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更倾向于从“一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的禅宗思想入手,试谈自己之浅见。
关于终极关怀,日本著名的佛学大师阿部正雄曾在《禅与西方思想》一书中这样论述过“无论是现在和过去,西方和东方,人都不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仅仅生活在感官的现象中,仅仅生活在今世。他在一朵鲜花的缤纷落英中,感受到永恒的美。他仰望头上的灿烂星空,意识到普遍的规律。他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邪恶,寻觅着人的理想状态。……这些都是植根于人性中的思想情感。人心注定不得安宁:它要探求有形世界背后的无形世界,探求种种现象根基上的规律,探求种种事件背后的意义,探求在现实彼岸的理想。这种用无穷尽的探求源于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正因为他生活在今世,他亟欲探求某种超世的东西;正因为他身处个别现象中,他亟欲探求某种普遍的东西……因此,现实与理念、内在与超越、个别与普通、暂时与永恒之间的对峙和紧张,不断出现于人的生存中,永远使人生本身成为问题……正因为这样,人类不得不意识到自身就是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的命运和实质所在”由此可见,“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终极关怀的产生是植根于人性中的”【东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昆明闪电1】,它表明了人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注。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诗人诺瓦利斯曾经这样写道:“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人世间存在着太多的烦恼和执着,因此真正的终极关怀也许就是要寻到人类完美的精神家园,追求超越的人生境界。
那么禅宗的终极关怀又是什么呢?“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可见禅宗寻的是人的“本来面目”。“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现,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是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个本来面目即是“明心见性”,从自己的心性中认识自己。明了心表面的虚妄,超越它的变化,进而从中“见到自己的清净心性和真正的生命”【2】。对“明心见性”的理解也许还可以结合青原惟信禅师的那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明心见性”即是达到见山三阶段的第三阶段,但是这一终点并不是对第一阶段的简单重复。最初的“见山是山”是在我与山对立的前提下,以“我”的角度见到的山,而“得个休歇处”时则是超越了自我,以山的角度见到山,以水的角度见到水,所见到的才是真正的山水。禅宗倡导“以檐前雨滴的檐前雨滴在听檐前雨滴,此时所听到的檐前雨滴声就是自己,会有好像变成雨滴的感觉。不知道是自己滴落下来,还是雨水滴落下来”【3】的超越“我”进而与物相融的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说神秀还承认心与物的存在的话,那么慧能则是超越了心与物,超越了“我”的存在,真正做到了“明心见性”。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坛经.般若品》)虽然禅宗讲究顿悟,但是要真正做到“明心见性”却也并非易事。“不思善,不思恶”,消除种种二元对立的概念也许就是做到“明心见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说到泯灭善恶、物我的差别,不禁使我联想起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它倡导我们以合乎自然的大道来看待万物,高高低低,长长短短,顺其自然之性而成,看做“一物”,追求心与物化即可。人对物的利用和占有,是以我与物的对立为前提的,顾要齐论、齐物,从根本上还是要齐物我,也即无心。“无心也靠心,只不过有心之心是心与物分,而无心之心是追求心与物化”【4】,使心由逐物向达道的层次转化。在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区别出物与我的分界,站在我的立场上,执着于外物,才会产生出种种烦恼,使本心受到蒙蔽。超越物我、善恶、高低等种种对立,没有了整日挂在心头的“闲事”,自然容易“明心见性”,发现人生最美好的时节。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世事本无常,然而我们却总是期望永恒。“面临着终归一死的人生,他渴望着不朽世界的出现……在线水分检测正因为他体验到生死的无穷变化,他亟欲探求某种永恒不变的东西”,正如佛学大师阿部正雄所说的我们期望生命永恒,期望爱情永恒,期望快乐永恒,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希望执着的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所言一切法者,即非
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世间万物皆因因缘和合而生,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假名,但是却不能明白这种种假象的变幻无常,从而对永恒产生了种种的妄想。只有抛弃对永恒的执着,照见自己的本心,才能从容地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变化和不幸。
“明心见性”究竟要到哪里去寻呢?“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其实“自性”就在你心中,不必从外界苦苦寻。超越执着和妄想,自然能抹去心上的尘土,从迷走向悟,照见自己的本心。
“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亿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禅宗所讲的“无念”、“见性成佛”并不是不触外物,一念不生,而是虽经世事,心境自明,不染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超越了虚妄的心,空了种种执着与妄想,不染尘埃,自然照见能明镜般的本心,进而发现世间最美好的精神栖息地。于“一一香”中体会“中道”,于“郁郁黄花”中感悟“般若”。
郁可欣
参考文献:【1】王路平:《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巴蜀书社。
        2】济法师:《济法师谈人生.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上海古籍出版社。
        3】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
        4】陈少明:从《齐物论》看《庄子》。
09人文隆基:刘芮言
>给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4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禅宗   探求   超越   执着   本心   自性   佛学   雨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