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从伦理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揭示了中国企业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现时代中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国企业;企业管理;企业道德危机;企业道德建设
 
        引言:
        就中国企业目前现状来看, 有些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不是缺乏管理,而是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本文并不打算就此做全面分析,而是分析其管理陷入困境的伦理道德因素。因为长期以来,伦理道德与企业经营一向被许多人认为是无关的,甚至是对立的,人们正是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不道德经营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重新审视中国企业的伦理道德,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企业经营道德规范和诚信机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非常迫切的重大问题。
rfid sim        1 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时期,企业经营的道德危机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突
出表现为: 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不正当竞争、污染环境、侵犯员工权利、行贿受贿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方面: 欺骗性的广告宣传,在营销和推广上夸大其词,极度蔑视民众智商,生产不安全或有损健康的产品。有些企业经营者明知该产品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但为了减少改进费用,故意向消费者隐瞒真相,而大力宣扬其他对消费者有利的方面,或信口开河、擅自夸大产品的功效。这种情况尤以保健品、化妆品、饮料、食品、家用耐用消费品等行业为多。
        1.2 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方面: 制售假冒他人商标、包装、字号的商品和伪劣产品,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经济信用关系失常,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的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 乃至挖墙脚、“射暗箭”。特别是不讲信誉、彼此拖欠和赖账、不履行合同、收到货物不付货款或骗取货款而不发货,带来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和信用危机频繁出现的严重后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1.3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方面: 有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本企业职工的健康权利; 有些企业在招聘、提升和报酬上采取性别、种族歧视,侵犯隐私; 有些技术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通过不断招聘人才、解雇人才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试用期间
给予很低的工资,试用期结束时便理由将其辞掉; 有些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不公正、不诚实、不及时,克扣薪水,专横地或不公正地对待员工的投诉等。
        1.4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 财务欺诈、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官商结合、权力腐败、商业贿赂、地方保护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等。
        1.5 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 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对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造成的污染不实施治理而是继续偷偷地排放,社会对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也缺乏有效追究机制。特别是有些乡镇企业,一些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工厂规模小,又无实力对废水进行必要的处理,从而肆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许多企业甚至认为治理污染会立即增大成本而态度消极。
        2 中国企业管理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
        中国企业管理的道德困境,可以说是中国变革时期社会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衡在企业经营中的集中体现。之所以产生企业道德的困境和危机,其原因是复杂的。我们认为,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奉行功利主义,对伦理道德认识不足。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就是承认资本及其运作的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扩张,这正是市场经济构建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的这一本性
电碳制品
如果没有市场严格的他律,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也会置社会伦理道德于不顾。尤其是我国经济总体上并不发达,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因而对金钱的欲望也更强烈。企业的谋利动机一旦恶性膨胀,就会走向极端,形成一种道德无政府主义。这种功利主义观念必然导致在考虑行动后果时,只考虑行动可预期的直接后果,而不考虑那些未来的后果。也就是说,它注重的是直接利益,而不顾人类的长远利益。
        第二,分配法则畸变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对矛盾,其中分配中的平等是公平范畴内最为敏感、最为复杂的问题。中国正处于由长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轨时期,社会利益分配关系在不断调整之中。在这调整中,增加原来拥有较少经济利益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较为容易,而要减少原来占有较多社会资源和利益的既得阶层的利益则很困难。既然原来从国家分配来的经济利益相对减少了,那么各单位、各部门乃至个人都需要寻新的经济来源作为利益受损的补充。于是经商行为泛滥,权力进入市场,助长了腐败行为。
        第三,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法律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最重要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运用法律手段组织、指挥和管理经济活动、调整经济关系方面建立了一定的法律体系,但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立法的数量还是质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
有不小差距。有些法律条文不够清晰,同样的案件,不同的法院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决。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生活消费”这一概念就没有做出哪些是、哪些不是的明确解释。有的消费者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明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加倍赔偿,但在获赔前得去检验、去交涉,如果买的不是大宗商品,会因为不划算而作罢。即使有了法律,在实施上也会遇到困难,仅靠执法机关,限于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能对所有违法行为都予以追究。
        第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非伦理决策。管理者在决策中没有把伦理因素考虑在内,把企业活动看做是一种“纯企业行为” ,决策时考虑的只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对顾客、员工、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公众,乃至整个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甚少。而且对决策效果的衡量基本上都是经济绩效,对社会绩效和国民经济评价考虑不够或流于形式。
        3 中国企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企业经营道德现状,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构建中国企业的道德秩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道德体系。一个成熟的、健康的竞争生态圈, 不是简单地在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框架内追求利益,而应该体现为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与合乎社会伦理规范的整体协调,即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遵守伦理道德。正如
德国经济伦理学家施泰因曼所指出,“经济活动,尤其是企业经营活动,可以和应该成为独立的伦理反思的一个对象。企业原则上同其他所有的潜在市场参与者一样,应该被视为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的一个伦理行为中心。”因此,企业伦理的提出和应用,内在地要求管理和伦理结合。在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日益密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在与将来,讲不讲伦理道德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存在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都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最终也就无法实现。尽管构建中国企业道德秩序和道德体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但就当前而言,中国企业管理伦理道德的建设,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企业道德教育,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就会越自觉地要求加强道德建设。而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道德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的企业经营领域就是要突出强调以企业道德为主体的企业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因为,企业行为取决于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思想决定了企业为什么经营,如何经营,什么是正确的经营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规范企业道德体系。一般而言,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处于一种什
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为此而做的制度安排。因此,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制度建设,并尽可能使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制度”。针对我国当前信用危机呈现普遍化的情况,我们认为企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是要尽快建立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既是衡量道德的重要标准,也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最起码的基础,更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前提。在当前,从政策、法规和具体操作技术等层面上看,可从这几方面建立企业信用制度: 一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市场信用的失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信息的缺乏所造成的,信用信息库的建立将有助于防范那些信用缺失者。二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市场。政府应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协助工商企业领域建立信用市场。政府拥有大量用于生产信用信息的数据,可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向社会开放生产信用信息的数据。三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制度,如信用监测制度、信用评级制度、信用奖惩制度等。
        4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加入W TO 后,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国际经济接轨,就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在贸易、投资、金融等经营活动中讲求信用,注重企业信誉,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只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道德规范体系和诚信机制,中国企业才能走出道德困境,从而为企业赢得更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即使没有法律的制裁,也会因
其无信、失信而被市场的其他参与者所唾弃。
参考文献
[1]:《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言第1页。
[2][德]霍尔斯特•施泰因曼:《企业伦理学基础》(第2版)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胜负之神
[3]周祖诚: 《管理与伦理结合: 管理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江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作者简介:包波,身份证号码:32081119******0575。
  央视网评星巴克事件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6:3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92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信用   市场   中国   社会   经济   利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