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实证分析

Jan. ,2021Vol. 40 No. 1
2021年1月 第40卷第1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实证分析余佳华J 王 庭蔦杨本俊爲李光慧°
(皖西学院a.环境与旅游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摘 要:以大别山革命老区7个地级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测算7市的旅游与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7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差 异明显,平均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差异较大,平均水平略高于旅游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总体 发展水平较低,城市间发展不均衡。7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耦合度高,两者存在较强的互动影响关系;旅游与
文化产业协调度呈梯次分布,城市间两极分化严重。应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旅产品,推进文旅新业态,构
轻点CHINA学生CHINESE
建区域文旅合作,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发展;文化发展;系统耦合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970(2021)01 -0035 -06
《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 展的意见》《“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方案》的发
布,旨在着力解决旅游与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表明文旅融合已
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据文旅部统计,截至2019 年第三季度末,“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国内旅游总
人数达195.77亿人次,平均增长率为11.53%,国
内旅游总收入19. 82万亿元,平均增长率为 14.46%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文旅融 合良性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满足旅游者旅游
文化需要,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拟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
分析出发,以2018年大别山革命老区7个地级市 为研究对象,分析旅游与文化耦合协调度状况及问
题,提出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建议。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理分析
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旅游产 业的文化功能表现为旅游是文化市场化的基础,旅 游促进文化发展,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去传播创 新文化,保护传承文化,同时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文
化,进行文化交流,追求精神需求。文化产业的旅 游功能则表现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最核心
的旅游资源,是游客在旅游中的一种内在需求,也
是游客参与学习体验文化的重要原动力所在。通过 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塑造旅游
目的地品牌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拓展旅游消
费新领域和新市场。(参见图1)
旅游的文化功能
促进文化发展 保护传承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
有机协调
融合发展
文化的旅游功能 塑造旅游品牌 提升产品品质 拓展旅游市场
图1文化与旅游的耦合机理
综上所述,旅游和文化产业结合就是满足游客
的旅游文化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旅游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文旅的深度融合,对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⑴
收稿日期:2020-01 -08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7A0392);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806a02020036);校级科
研项目(WXSK201704、WXSK201903);校级质量工程项目(wxxy2018007A  wxxy2019070)
作者简介:余佳华(1978—),女,安徽六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王庭(1978-),男,安徽肥西人,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创新创业;杨本俊(1976-),男,安徽金寨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
经济、旅游地理;李光慧(1989-),女,安徽寿县人,助教。
・35・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二、研究综述
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了探讨。
一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逻辑、动力等方面研究。周春波提出消费需求、技术创新、政府规制、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对文旅产业融合有推动作用o[2]张朝枝等阐述了文化和旅游关系起源(文化身份认同)、关
系发展(文化可参观性生产)、关系提升(产业链延伸)等三个层次内涵以及面临的挑战。⑶黄永林探讨了文旅融合的目的、动力,指出构建中国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是融合的重点,推进区域业界的全面融合发展是关键。⑷
二是文旅融合路径、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研究。麻学锋等提出了资源、市场、技术、功能融合的路径。⑸张胜冰总结出五种文旅融合基本模式,即原生态文化保护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型、IP延伸授权型、“文化+科技”娱乐型和“文化+地产”休闲度假型。同
三是文旅融合发展效益评价研究。尹华光等构建效益评价模型及模型等级,测算出武陵山片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⑴王琴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4-2017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进行测度。⑷王兆峰从旅游需求和文化供给的角度分析得出湖南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程度较低,并提出相关策略。⑼
四是产业融合新业态、新产业研究。杨永超认为在文化消费作用影响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延伸型融合、渗透型融合和整合型融合三种形式。孙巍溥等深入调查北盘江流域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探讨了该区域工业文化旅游的开发布局、精准扶贫等策略。M
总体上,文旅耦合协调度已成为旅游发展分析的新手段,但国内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文旅融合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三、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规划区域涵盖安徽、湖北、河南3省部分地区,其中,安徽省安庆市、六安市,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随州市,河南省驻马店市、信阳市等7个地级市全境或几乎全境处于规划区内。近年来,上述7市都制定了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旅游业得到•36•了较快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以安庆天柱山、六安天堂寨和万佛湖、随州大洪山、信阳鸡公山、麻城龟峰山、孝感双峰山等为代表的山水生态资源独具特;黄冈红安县、安徽金寨县、信阳新县被誉为中国将军县,拥有六安独山革命旧址、红安县黄麻起义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众多老区革命遗址遗迹,红资源优势突出;区域内历史文化悠久,以茶文化、楚文化、红文化、医药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底蕴深厚。
笔者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统计年鉴,2018年上述7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文物局网等。
四、研究方法和指标构建
(一)
研究方法
1•建立数据矩阵
评价系统中包含尬个样本、"个指标,建立初始数据矩阵X={Xij\m xn o其中i表示城市表示第几个指标,%,表示城市i的第j个指标。
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使用极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对正向和负向指标进行不同处理。
正向指标:x'y=(%;,-min)/(max Xj-min)负向指标:x'y=(max Xj-Xy)/(max Xj_min尊) max Xj和min亏分另!|为所有城市中第j项指标的最大和最小值,心y为标准化后的值。
3.调整数据
为避免数据处理出现数0,在数据后统一加0.01处理。
4.爛值法赋予指标权重
(1)计算城市i的第/个指标比重卩屮卩占=
味蕾上绽放的爱
m
咛若叫(0W轨w I)
(2)计算第j项指标爛值勺:勺=-
m
1/lnmgP詁n W/
(3)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龙:冷=1-勺
(4)第j项指标的权重气计算:Wj=
>=1
5.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n
N=X x,ii w j
>=i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N为单个子系统综合评价值。
6.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反映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程度。协调度是耦合相互作用关系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体现出协调状况的好坏。耦合协调度模型为:
C=\(N1xN2)/[(N1+N2)/2r\1/2,T=aN1 +/3N2,D=(C x71)1/2
C为耦合度,。为耦合协调度;T为两个子系统总发展水平及发展度;a、0为待定系数,是子系统对整体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旅游与文化产业两者同等重要,a=0=0.5。
(二)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结合7市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按照指标的相关性、可得性、准确性等原则,从规模业绩、资源市场、文化设施、文化资源4个方面提取15个细分指标,较客观全面反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建立“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旅游-文化产业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一级娘娘腔办公室车润滑剂
二级指标权重
指标推标指向
旅游总收入(亿元)0.12+规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0.13+旅业绩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0.13+
游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0.1+
产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0.17+
业资源4A级及以上景区(个)0.12+市场星级饭店(个)0.1+
旅行社(个)0.13+文化
设施
公共图书馆(个)0.1+文
文化馆(个)0.09+
博物馆纪念馆(个)0.1+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个)0.32+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0.13+
资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个)0.11+
国家级传统村落(个)0.15+
五、实证研究分析
第一物联网通过计算,得到大别山革命老区7市旅游、文化、文旅发展综合评价值及排名(见表2)。
表2大别山革命老区7市旅游、文化及文旅发展综合评价值及排名
城市旅游产业综合评价值
旅游综合排名
文化产业综合评价值
文化综合
排名
旅游-文化总发展度
T
旅游-文化
总排名
黄冈0.368230.914310.64132孝感0.144850.248160.19646随州0.079870.023570.05177驻马店0.144
160.526920.33555信阳0.229940.473230.35154安庆0.927410.460150.69372六安0.575120.468240.52163 7市均值0.35280.44490.3988
(-)7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7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均值是0.3528,平均水平不高。其中,安庆市旅游产业综合评价值0.9274,位居第一。六安0.5751排名第二,超过均值,属于发展较好水平。黄冈0.3682,略超过均值,位列第三,属于中等水平。信阳市、孝感市、驻马店市分值在0.14-0.23之间,分列为第四、五、六位,3市差距不大,低于均值,属于偏低水平。随州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值0.0798,排名末位。具体到二级指标,2018年安庆旅游总收入706.2亿元,增长15.6%,旅游经济总量位于安徽省前列,是随州市旅游总收入的将近4倍;国内旅游人数6902万人次,增长13.4%,是随州的3倍,差距很大。六安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余4市旅游规模处在相当水平。7市当中,安庆与六安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6%和32%,显示出两市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出旅游产业的战略性支柱地位,孝感的旅游占GDP比重为9%,其他4个城市占比为11%—15%。在资源丰富度和知名度上,六安(24个4A,2个5A)、安庆(18个4A,1个5A)、黄冈(19个4人)、信阳(14个4A)4市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遗迹、建筑等资源丰富,数量多于随州(6个4A)和驻马店(5个4A,1个5A)、孝感(5个
•37•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4A)。星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方面,安庆最高(147个),信阳(57个)、驻马店(45个)两市数量偏低,随州最低(53个),其余3市数量处于中等。
(-)7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7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均值是0.4449,文化产业发展综合平均水平高于旅游。黄冈市文化综合评价值0.9143,位居第一。驻马店市表现比较亮眼,为0.5269,排名第2,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信阳、六安、安庆三个城市分值接近,超过均值水平,分列为第3、4、5位。孝感0.2481,排第6,低于整体均值,发展水平较低。随州市0.0235,排名末位。具体到各二级指标,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数量59个、黄冈市48个居前两位,尤其是两市博物馆数量较多,其作为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州总数量12个最低,六安市25个数量较少,其余3个城市数量均衡在31一10个,差距不大。优质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类型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反映了一个区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民俗风情等。黄冈的文化资源最丰富,资源总数58个;较好水平是信阳39个与安庆36个;处于资源禀赋中等水平的是驻马店26个、孝感21;六安因为寿县划分给淮南,在文化资源上损失不少,只有17个;随州文化资源比较匮乏。
(三)7市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人类的祖先是谁通过以上分析,安庆、黄冈、六安等3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两产业发展都比较均衡。信阳和驻马店市总体发展水平一般,特别要在旅游发展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孝感、随州两市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随州,两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短板,亟须着力加强。
(四)7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耦合度、协调度分析
1.确定耦合协调度等级
参考其他文献耦合协调等级分类划分标准,确定7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等级(见表3)。
2.耦合度、协调度分析
通过计算,从表4可以看出,7市旅游-文化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处在0.8-1之间,7市耦合度水平差距不大,说明7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呈现一种良好的紧密关系,两者之间互为渗透、相互影响的效果显著。7市耦合协调度•38•
表3耦合协调等级分类
区间耦合协调度协调等级阶段
[0,0.2)
[0,0.1)极度失调
[01,0.2)严重失调失调衰退
[0.2,0.4)
[0.2,0.3)中度失调[0-0.4)
[0.3,0.4)轻度失调
[0.4,0.6)
[0.4,0.5)濒临失调基本协调
[0.5,0.6)勉强协调[0.4-0.刀
[0.6,0.8)
[0.6,0.7)初级协调
[0.7,0.8)中级协调协调提升
[0.8,1)
[0.8,0.9)良好协调[0.7-1)
[0.9,1)优质协调
则呈现梯次分布,层次明显。其中,安庆市处于良好协调阶段,六安市、黄冈市处于中级协调阶段,3市发展潜力良好,体现出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安庆市出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创建文旅基地、旅游演艺、举办节庆旅游等给予支持和奖励;黄冈市政府出资组建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黄梅文化旅游区、李时珍医学文化旅游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健全旅游交通体系;六安市出台建设旅游强市的意见,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驻马店市、信阳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两市未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驻马店市正打造中国驿站文化体验地和豫南旅游集散地,信阳市新县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孝感市处于濒临失调阶段,自身优势发挥不足,急需在两产业市场、资源、设施、产品、环境等要素方面大力提升。随州市处于中度失调阶段,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无序错位现象,反映出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滞后,需要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加大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表47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耦合度、协调度
城市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协调等级
黄冈0.90480.7617中级协调
孝感0.96480.4353濒临失调
随州0.83840.2081中度失调
驻马店0.82120.5249勉强协调
信阳0.93820.5743勉强协调
安庆0.94160.8082良好协调
六安0.99470.7203中级协调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见图2):7市旅游产业发展综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合水平差异明显,平均水平不高;7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差异较大,平均水平略高于旅游产业; 7市旅游与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城市间发展不均衡。此外,7市两产业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存在较强的互动影响关系。协调度则基本呈现梯次分布,两极分化严重。
—N1
-^-N2
—T
—D
—C
图27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度、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趋势
(二)对策建议
1•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吸引力
制定长期的文化旅游资源战略品牌计划M,明确发展定位,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点,重新
梳理各自的旅游、文化资源,系统分类整理,深入了解文化内容和文化符号,提炼挖掘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特。在目的地旅游形象建立、文旅品牌塑造、旅游营销宣传、旅游标识、旅游服务设施等方面充分植入文化资源和内容,传播地域文化,以文化内核来提升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同时,针对目标用户潜在需求,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内容,挖掘城市亮点与卖点,开展创意营销活动,有效实施旅游目的地的包装和推广。
2.激发文化创意,创新文旅产品
文化创意要发掘文化资源多元价值,为产品和服务注入鲜活文化元素。[⑶7市需要将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资源等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文旅产品的创意开发。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行程项目中,准旅游者的文化需求痛点,通过场景表达、参与互动、创意作品、科技展览等手段,将文化的独特性、鲜活性、多样性在旅游的六要素中充分展现出来,带给旅游者感官、行为、思维和情感上的体验。开发文化休闲、生态体验、健康养生、红旅游等多日游的体验产品,推进夜间旅游,合理提高旅游人均停留天数和人均消费额度。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非遗传承发展,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进行融合,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打造以文化遗产为主线的精品文旅项目。
3.完善政策扶持,推进文旅新业态
7市应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制定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优质高效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出台鼓励政策,创新管理体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发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拓展摄影、娱乐、剧场、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积极创建红旅游教育示范基地、特文旅小镇、主题公园等,打造旅游文化精品项目,推进“旅游+”和“文化+”,创作品质卓越的文化演艺作品。同时,整合政府与文化、旅游企业等资源,举办区域特的文化旅游节、文化博览会、历史民俗节等,打造文化节庆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4.构建区域合作,推动一体化发展
推进大别山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合作,遵循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原则,充分在资本、人才、资源、技术、交通、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协调。建立大别山红旅游文化联盟、大别山文化馆联盟,签署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大别山节会活动、旅游论坛,推出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年卡,落实区域游客优惠措施,联合营销与宣传推介,联合打造红旅游、山水旅游、文化遗址旅游、非遗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大别山旅游整体形象,塑造大别山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大勇,刘军林•文化旅游融合的认知、动力与发展向度
[J].贵州社会科学,2019(12):141-146.
[2]周春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理论与实证
[J].企业经济,2018(8):146-151.
[3]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
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19(12):22-31.
[4]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人民
论坛・学术前沿,2019(6):16-23.
居里夫人的女儿[5]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
济地理,2010(4):678-681.
[6]张胜冰.文旅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基本模式与产业开
发逻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94-99.
[7]尹华光,邱久杰,姚云贵•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
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79-88.
[8]王琴,黄大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测度
・3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0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9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文化   发展   产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