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趋势分析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趋势分析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考改革,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科融合、知识迁移、跨文本阅读、议论性文本鉴赏,众多难点的堆叠,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何去何从,成为西部地区高中语文老师不得不思考的一大问题。为此,笔者反复研读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力求到一些实用的方法,以供诸位语文同仁参考。
一、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1.文阅读成为常态
不同于使用多年的人教版编写体例,部编版语文教材更加注重文阅读,代替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更贴合高考试题。如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则上属于现代诗歌,编者将经典的《红烛》《致云雀》和新选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四首诗歌融为一课,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诗歌,感受青春的朝气;必修中册第一课,编者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三篇经典古文罗列在一起,
引领学生走进先秦儒、道的精神世界,领略大千世界的异彩纷呈……此类例子在部编版教材中随处可见,笔者认为,部编版的这一编写意图正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好印证,这一教材的问世,正好解决了之前语文教学和高考严重脱轨的问题,让学生从起跑线开始适应高考大阅读量、跨文本阅读这一趋势,从而让语文教学有思路可循。
2.整本书阅读有抓手可寻
自2017年始,整本书阅读的口号喊得漫天响,然而毕竟只有少数学校的老师能够形成合力,做了尝试,对于大部分一线教师而言,整本书阅读成了名著导读,整本书阅读的思想完全得不到施展。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问世,给所有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福音。如必修上册的《乡土中国》系列丛书导读,必修下册的《红楼梦》专题导读,编者单独开设一个单元,并给出了明确任务和方法指导。
3.更重视个性化阅读
不同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研讨思考,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单元学习人物和课后学习提示,以期在实际教学中促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达成自我思想的蜕变。当然,这并不
意味着学生的阅读可以天马行空,而是有章可循。例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变形记》《促织》的学习提示就直接表明“阅读这两篇小说,要注意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予的社会批判意味。”这样的提示性语言给了学生明确的阅读方向,但又不会约束学生的思考,同时站在高考小说欣赏的角度来观察,这样的安排可谓别具匠心,指导之心溢于言表。
4.语文与生活联系更为密切
语文之用,很多专家称之为“无用之用”,笔者认为,语文即生活,当然,它也超越生活。基于此,我们学习语文,就不能脱离生活这一大舞台。虽然,应用多年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也有相关涉猎,但都较为零散,不成体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老师就会习惯性地忽视,变成期末的专题讲座或者高三的专题复习,语文的生活情景化问题流于表象。部编版高中语文的出版,给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在编排教材时,编者有意设置生活化的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为“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看似高深的话题,经过编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精心安排,老师和同学们到了一个可操作的语文生活化话题,寻得一个有魔力的生活语文化契机。
5.湖北医科大学更注重时代脉络和理性思维
人们对人教版的诟病,往往集中于与时代脱钩这一条。的确,人教版80%的篇目都是流传了30余年的老作品,中庸点说,可以称之为经典作品;然而结合时下中国发展的脉络,有许多作品已不再适合当下的高中学生赏读。例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由于相隔年代较远,学生无法领略作者的良苦用心,只留下语文老师的独白。基于此,部编版可谓大刀阔斧,大作补充。新编选的文本如林觉民的《与妻书》,XX的《反对党八股》,屠哟哟的《青蒿素》,李斯的《谏逐客书》等,不一而足。旨在引领学生反思当下时事,在辩驳中形成理性思维。
二、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视域下的教学模式转变趋势
1.重视多媒介的融合
大数据背景下,大阅读量高考现状下,单纯的文本学习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可能达成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大篇幅的讲授式学习,学生离语文课堂只会越来越远,语文的“立德树人”目标无法达成。为此,语文老师必当应用多种媒介,
将原本冗杂、枯燥的语文学习变成富有趣味的探讨式语文学习课堂。简单说来,语文老师至少要精通以下媒介的操作和使用。
单角钢
①office等展示软件
众所周知,Office软件是目前国内课堂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之一。虽然已有WPS作为代替品出现,然而就软件本身的稳定性而言,Office软件绝对独占鳌头。就一线教师的使用情况来看,PPT也即我们所说的课件最为常见。然而,语文老师的工作绝不只是从网页复制几个文段或者将书上的文字誊写到课件上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融合为一体的过程。另外,每一幅课件上放多少文字,图片的路径如何设置,音频和视频如何转换格式插入等问题都是语文老师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唯有全面掌控、精心制作,才能将满是文字的枯燥课堂变为富有生趣的讲堂。
溶液聚合
②PS等图片处理软件
21世纪,一个不会P图的语文老师可以说是一个不合格的语文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基于部编版语文教材生活化的现状,语文课堂必然有很多课外互动性互动,自然也就会留下
许多珍贵的图片,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呈现,这时就需要剪裁大师出手了,如何将繁多的图片拼接在一起,这就需要简单的P图功能,如图片的网格化,曝光度、噪点的修正等,都需要语文老师掌握一些基本的图片处理方法。也许有读者会驳斥说网络有很多P图软件,然而如何P?怎样组合,这都需要老师的匠心独运。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给图片配上精美的文字,这更是考验语文老师文字功底。可以说,新时代的语文,没有图片文字化和文字图片化这两把刷子,课堂就会缺少生趣。
③喜马拉雅等语音制作软件
语文,作为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语言学科,自然需要语音的辅助。一段精美的朗诵,一个悉心打磨的旁白,这些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妙招。
2.XXIX4注重学科知识的融通
由于科普文以及应用类文体的加入,学科知识融通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无论是加来道雄的《一名物理学家的心路历程》,还是关增建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都涉及到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甚至是一些超越常识的理论性知识,如果语文老师没有事先涉足,课
堂上便无法与学生交流,也就达不到指导的作用,因此,多学科知识的涉猎已成为语文老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3.陈力生小组学习的有机利用
跨文本阅读,大篇幅学习,教师不可能一言堂,要想解决这繁杂的语文教学任务,老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为此,语文老师必须掌握小组学习的精髓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仅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而言,老师可按小组教学模式尝试如下:
课前任务: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位组员完成一点任务,结合注释及文言字典,将《氓》和《离骚》的意思疏通
课中要点:autodyn
(1)氓的形象及女主人公形象赏析;屈原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及楚怀王形象分析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板书)
(2)诗经重章叠唱手法的应用及赋比兴手法的鉴赏;楚辞对偶修辞的使用和“香草”“美人”意象的含义及作用赏析
(小组讨论,分组上台展示,师生实时点评)
(3)两篇作品中反映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特点、
(小组组员交流,随机点名,全员互动补充)
课后指导:阅读《摽有梅》《九歌》,进一步感受《诗经》《楚辞》的美。
4.终身学习的实际执行
部编版教材的选材,更加注重时代作品的渗透,因此,语文老师也必须对时事新闻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当下国际动向、社会热点、流行文化都需要有较为深入地了解,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一道探讨学术文化,否则,你唱你的阳春白雪,他谈他的下里巴人,没有交集,最终师生不和谐,语文课堂不灵动,文化润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将无法达成。我们语文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要一个折中的契合点。
结语:大语文时代,语文老师决不可只做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要以教材为蓝本,以生活为舞台,提高自身修为,扮演好学生的指导者、家长的知心者、教育的坚守者、文化的引领者,唯其如此,语文老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常教常新,成为教坛的常青树、学生的引路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96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文   学生   老师   阅读   学习   教材   编版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