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文萃何捷:?语用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新定位

名师文萃何捷:语用视域下的写作教学新定位
“定位”一词涵盖着“确定方位,划定场所,指示边界,锁定位置”的意思。写作教学中的新“定位”,意在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学理重新认定写作教学的两个问题:教学目标(写成什么)、教学内容(教什么)。分水实验小学
一.前提的确证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harles Morris)和鲁道夫·卡纳普(Rudolf Carnap)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后提出的。他们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其中,语用学回答的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当代的语用学也叫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同以往的语言学流派不完全相同,它关注使用语言的人(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关注语言使用中的种种有关因素,特别是语境的作用;它也十分关注语言手段本身并使之同以上两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换言之,它从说写者和听读者的不同角度以及相互关系上,研究人们的言语行为(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并探求语境的种种功能;研究话语的种种言内之义
和言外之义及其相应条件等。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话语”“交际者”“语境”。我们将其称之为“语用三要素”。语用,就是以语境为条件,以话语为工具,以参与话语活动的交际者为主体的完整系统。
青春的起点
有必要对三要素进行认识。第一:交际者。针对写作学科而言,交际活动更为准确地指“用笔写作”,即书面语表达。因此,此处的交际者指的是作者与读者。第二:话语。王建华教授认为“话语”是语用的基本单位。凡是能表述完整意思的语言片段都是话语。在写作学科中的话语,需要从不同层面来阐释。首先,话语是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在运用时要考虑交际的目的、语境以及突发情况等,因此话语是灵动的,承载着特定语义,融合交际中各方的个性语言。其次,话语是复合型的。交际时涉及的因素多,决定了话语绝不可能仅有单一的意思,不会孤立地存在,因此话语是能在交际活动中不断被建构的语言;话语是多样化的。话语不能看做静态的语言,而应视为可变的,具有表现力,能承载不同语义的活的语言。第三:语境。据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中的定义,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由此可见,语境包括客观与主观两个范畴。此外,专属于写作学科中的语境更需考虑诸多因素,如篇章自身语境(上下文语境),交际者的生活环境(
生活语境),所处时代的文化、自然等因素(社会语境),同时还要特别注重文本写作的样式(语体语境)。可以说,写作学科中所涉及的语境,是包容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一种综合性语境。孔颖达在《正义》中说:“褒贬虽在一字,不可单书一字以见褒贬”,“经之字也,一字异不得成为一义,故经必须数句以成言。”这便强调了语境在理解话语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王建华教授提出了语境的五大性质:现实性、整体性、动态性、差异性和规律性。现实性是指语用不能脱离语境而存在,整体性是指语境的功能是整体性的,同时语境具有动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语境因素造成的言语效果具有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韩雪屏教授说:“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言语教育,应当属于语用研究的范畴。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规则系统,但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去研究语言,而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去进行交际的言语能力。”所以,我们接下来所定位的写作教学,是居于语用视域之内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我们重新审视它的时候,是基于特定的语境的;是充分考虑话语实践活动的;是顾及作者和读者,顾及信息的编译与解码,发送与接受的;是明确语篇写作功能的,不仅为了“写出作文来”,而是要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承担一定的作用,发挥一定的功
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能性,符合交际需要,写作的是真实的实践中用得上的文章。
俞文修
二.关于教学目标(写成什么)的定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的“实践性”“综合性”都是语用的性质,同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经清晰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语用属性。可见,课标的界定也符合语用学,这就为我们确定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看课标“教学建议”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显而易见,关于“表达和交流”“创造性”的建议,都是基于语用的视角提出的,也只有注重了话语在实际表达实践中的流通性、功能性,才能实现在具体语境中的创造性。学生是来学习语言表达的,不是来创造出新的语言的。但创意可以有,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就是“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的实施路径和改良方法。《课标》对写作的“教学建议”再次为我们定位新的教学目标以信心。
再读课标,我们可以认定,写作教学中学生要写出的语篇,要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来考虑,需要重新定位。定位中,值得思考的有:写成的文章给谁看?写出的文章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写出的文章是否达成这样的功能?参考国际上对写作的功能认定,发现如出一辙。例如美国2011年颁布的NAEP写作评定框架,其中涉及了关于写作功能以及评价的相关概念:其一,写作教学的整体框架为:写作(交流)目的、读者意识、写作技巧、文本体裁和评价标准;其二,写作目的或写作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劝导说服、解释说明、传递经验(真实的或虚构的);其三,评价标准包括观点的展开、组织、语言的流畅和规范。可见,没有为写而写的写作,只有为实现目的而实施的教学。目标确定时,教学也就随之确定。教学中,对写作结果的评价,直接涉及写出语篇的类型,同时还倒推教学本身,提示在教学中应注重写作(交流)目的、读者意识、写作技巧、文本体裁等。教学的目的绝非“写出来就好”,更不是比拼“谁的文字美,谁的文字立意崇高”。以学生最常写的题材“母亲”为例。并不是要求学生用华美而空洞的文字歌颂母亲,写出一个与现实完全不符合的母亲形象。如果是那样,即便是特殊的读者——母亲本人,读了也无法接受。教学的意图是通过写作,给子女一个表达特殊情感,特别要求,传递心中的话语的机会。写作,就是要让母亲在阅读语篇后能理解,会明白,可改变,是要有目的,有意义的。也只有这样重新定位目标,才能避免选取“雨天送伞”“生病陪床”“辅导作业”的老三样,写出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
卷积码一句话,写作教学的目的,应从“传义”需转为“传意”。
杜丽娘慕还魂王元华博士认为,当今语文教学有关传意的重大失误在于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弄明白“传意”和“传义”的内在联系,没有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甚至本末倒置,使得一种传义式的思维弥漫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让教学的整个框架变成传义框架,传意迷失在传义中。这里的“传义”,多指对语法、语义本身的教学,是一种固态、静止、条目式的传递陈述性知识。例如:句子的结构是什么?如何使用修辞?怎样由简单的几个字到组合成句子,由简单的几句话凑成段落,再由段落拼贴成篇章等。传义的教学注重灌输,采用讲解以及简单的模仿复制,是“为用而用”的写,是低效且虚假的。“传意”则是注重借助话语,在传递过程中搭载的实际意义,特定功能,并非常在意接受方是否能接收、领会。王元华博士提出了传意和传义的两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意”是本,“义”是标。相应地,传意是本,传义是标。语文教学要标本兼治,但治标要服务于治本,传意是根本的,传义是为传意服务的。如果把传意和传义同等看待,那是不分标本、主次的糊涂做法;如果把传义看得比传意还重要,以传义为主,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第二重关系是:“义”在“意”中,传义在传意中。语义不是非学不可的,但语意是非学不可的。只有当语义影响语意的表达时,我们才去弄懂语义。所以,只有为了提高传意的速度和效益时,才去传义,无关紧要的传义必须去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9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写作   语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