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现象学的“视域”概念

追溯现象学的“视域”概念
摘  要:我们知道,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是意向性问题。根据他的意向性理论,意识生活的基本特征就在于意指对象的意义。但是,在意向体验中现时的被意指的那个“现象”永远不会完全孤立地和封闭地、完全不确定地和未知地被经验,而是作为某个处在联系之中的东西,作为某个在视域之中和出自视域的东西而被经验到。意向对象的构造同时伴随着视域的构造。所以,对“视域”的研究将对现象学的意向性及对象构造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世界视域
仪征市第二中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362-01
上栗论坛
一、研究的源起
伽达默尔认为,“视域”概念首先由尼采和胡塞尔作为哲学概念来运用的,是胡塞尔理论中核心的也是最具独创性的部分,也是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中心范畴之一。对于“视域”给予正确的理解是理解胡塞尔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意向性的重要方面。1917-1921年龚曲此里
间,胡塞尔开始区分静态的(static)和发生性的(genetic)现象学。静态现象学的特点是描述意向性的结构,说明行为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的对象必须是静态的,因为对象和意向结构的类型都被当做是已经可用的。但胡塞尔认识到,对象和意向性结构本身都是有起源和历史的。这也正是发生现象学要揭示的,即意向性的主动构成之前的那个构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象性、意向对象等问题还未出现,一切综合与构成都在原发的时间视域和联想视域中发生。倪梁康先生在《现象学及其效应》(p259)中指出:“没有”视域,“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的观念是无法想象的。”幽州台上,陈子昂曾留下一首千古名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悠悠的天地,不就是人目之所见,心之所见的视域吗?而面对这样的视域,人为什么会禁不住留下热泪?在这天地之间,我们现时的人,又能有何作为呢?
纤维素乙醇>赖兹>dna复制方向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9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视域与视阈
标签:视域   现象学   对象   意向性   意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