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战略管理领导体制(一)

IBM的战略管理领导体制(一)
企业领导体制,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和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最佳模式,总是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创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图书馆即使是世界最优秀的企业也不例外,在西方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著名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领导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序上揭示了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竞争环境对企业领导体制的要求。
老板山
IBM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制造商。创建于1911年。目前,在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和营业点,拥有39个生产厂、3个基础研究部、22个产品研究所的13个科学中心。它的主要产品反映着当代尖端技术发展的水平。
氧化锌油1970年至1984年,销售预增了5.1倍,平均每年增长13%以上。净利润增加了5.5倍,平均每年增长34.7%。被誉为典型的超优企业。然而,一个如此优秀的企业,为什么要改革领导体制呢?其改革的背景和激发因素又是什么呢?
自70年代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突发猛进,特别是在微电子技
术领域,产品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平均不到三四年。电子计算机市场竞争处于炙热化程度,国内外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染指这一虽有较高风险但很有发展前途的领域。IBM作为一个专门制造和销
售电子计算机的跨国公司,一时面临着对手如林的局势。
但是,当时对IBM威胁最大的要数美国阿姆达尔公司。该公司推出了H/200插接兼容机,只要更换一下插头,就可以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IBM/1400互换,由于H/200的运算速度比IMB/1400快两倍,价格便宜5%,从而直接威胁着IBM市场地位。IBM 因不能立即拿出新产品对抗,只好凭借雄厚资金以降价战略实施反击,其结果使资金不足的阿姆达尔公司陷于困境。
但是,阿姆达尔公司很快又到了出路,它与出资金充足的日本计算机制造商富士通联合起来,并推出新产口470v/7同IBM抗衡。与此同时,日立、三菱、日本电气等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厂商也联合起来,积极开发新产品,涌入国际市场,向IBM发起新挑战,致使IBM有失去市场主导权的危险。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只有尽快开发出新一代产品。
为此,IBM不得不考虑如何建立一套有利于开发创新新的领域体制,激发公司的活力,以适应激变的竞争环境,争取全局的主
动权。
BM是一个以制造和销售大型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公司,小型计算机和微电脑市场则被日本厂商和国内其它厂商所控制。这一新领域的突起构成了对IBM新的危机。
止脱
1980年,在计算机市场上,虽然在销售额上IBM还占优势,但是在实物战上日本厂商和国内其它厂商的小型计算机占了上风。
渗透压仪因此,IBM的利润损失至少在5亿美元以上。IBM决心进入小型机和微电脑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反攻,矛头直指日本富士通,力图拿下小型机和微电脑市场的王位。IBM领导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实施其战略反攻的要求。
1982年,IBM董事长卡里曾明确提出:要以对日战略为中心进行组织改革,集中全力对付日本富士通和日立制作所等对手。他认为:“只要能够对付来自日本的挑战,那就可能战胜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挑战。
然而,这一时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进行了分解改组,开始进入计算机领域,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计算机制造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西欧市场上采取统一政策与IBM相对抗。
面对着国内外新增的劲敌,特别是同时受到来自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三方面挑战的压力,IBM不得不从整体上进一步调整原先的战略。
在1983年,提出80年代的新战略,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重要目标:
(1)在情报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同行业的增长率。
(2)在所有领域都有证明IBM的产品在技术的价值和质量方面的卓越性,并发挥领导作用。
(3)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
(4)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世界情报处理产业中建立起牢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必须按照专业化、效率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智能结构合理化的要求,调整和改革领导体制。
1983年,卡里主动辞去董事长的职务,到董事会经营委员会当爱尔维修
议长,推荐奥佩尔总裁任董事长,艾克斯任总裁。
于是,按照即定战略要求,IBM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领导体制改革,着手建立80年代的“现代经营体制”。
IBM的领导体制改革过程,大致上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组织改革试点,在公司设立“风险组织”;第二阶段,全面调整与改革总公司的领导组织,形成新的领导体制;第三阶段,调整与改革子公司的领导体制。改革从1980年至1984年,历时四年。
早在1980年,IBM就开始在公司内设立“风险组织”的试验。3年内,先后建立了15个专门从事开发小型
新产品的“风险组织”。这种组织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经营单位(IBU),一是战略经营单位(SBU)。它们都是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相对独立的单位。独立经营单位,是IBM公司在1979年在首创,直属总公司专门委员会领导。
总公司除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审议其发展方向外,不干涉其任何经营活动,故有“企业内企业”之称。它可以设立自己的董事会,自行筹集资金和决定经营策略等,在产销、财务、人事等方面被授于较大的自主权。设立这种组织的目的,在于激发个人的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使大企业在组织上具有活动力,能在小型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7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领导   企业   改革   日本   公司   产品   体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