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子显微镜技术

双光子显微镜技术
作者:细胞生物组 刘洋      完整ppt请见附件
社会科学论坛
 
有限元分析论文  双光子显微镜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是结合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的产物。目前,双光子显微术以其大穿深、低光毒性、低光漂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活体和活细胞/组织的成像观察。本报告将对双光子显微镜发明的背景、实现方式、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介绍。
魔术网 
一、 双光子显微镜发明的背景
花竹帽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是一段不断提高分辨率的历史。在传统宽场(Widefield microscope, WF)光学显微镜中,来自标本不同纵深的光线都可以投射到同一焦平面上(视网膜或感光元件在此),导致被接收的光线90%是来自焦平面外的杂散光,因此宽场显微镜的成像是整个标本的重叠像,没有纵向分辨能力。对标本内部细节的表现很差,严重影响了分辨率。
 
 
 
台海问题  为了消除杂散光的干扰,Malvin Minsky于1957年提出了一种利用狭小针孔(Pinhole)滤除焦平面外杂散光的设想,并由G. J. Brakenhoff于1978年借助激光最终实现,这就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confocal)。
 
 
名人电子词典 
  与宽场显微镜不同的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成像侧的焦点位置设置了一个针孔,只允许来自另一个焦点的荧光通过,而来自其他焦平面的杂散光则被屏蔽。通过焦点的荧光被感光元件(光电倍增管、CCD或CMOS)接收,形成一个点的荧光强度信号。为了解决二维成像问题,激发光通过一组高速摆动的振镜,在标本上进行X-Y方向扫描,来自扫描区域内各点的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重新合成为一张图片。
 
 
 
  由于有效滤除了杂散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分辨率相比宽场显微镜有了本质上的提高(横向200nm,纵向400nm),拥有了对样本的特定焦平面进行精细成像的能力(称为光学切片或“细胞CT”),解决了标本内部细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结合多种其它参数,得到重建后的三维图像(XYZ模式)、动态图(XYt模式)或光谱图(XYλ)等数据,以供后续的形态学、动力学等定量分析。
  然而,针孔在滤除杂散光的同时也滤除了大部分焦平面荧光,仅有很弱的荧光到达检测器。若要提高信号强度,势必要加大激发光功率,容易增加对活细胞的光毒性和荧光分子的光漂白。因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活细胞/组织成像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局限。此外,激发光在穿透标本的过程中会被标本大量散射,以及因激发沿途荧光而损耗,所以对300um以上厚标本的深部成像并不理想,限制了激光共聚焦在厚样本成像上的应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0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61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成像   标本   聚焦   荧光   散光   激光   平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