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粤剧名街拯救西关文化_论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_杨宏烈

保卫粤剧名街拯救西关文化
———论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
杨宏烈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
要:针对以粤剧文化为标志的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大拆大建”的行为与保护
兴的呼声,进行了6年博弈。面对即将到来的破土施工阶段
,“名城理论”、“规划原理”、“保护法则”似乎显得软弱无力。许多“其言也哀”的文章,能否唤醒良知,取得“哀兵可胜”的结果?
关键词:恩宁路骑楼;粤剧名街;保护复兴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文章编号:1674-0408(2012)02-0001-04
Protect the Famous Street of Guangdong Opera and Save Xiguan Culture
兰彻斯特方程—A Discussion on the Revival Plan of Historical Sotto Portico
Street of Guangzhou's Enning Road
YANG Hong-lie
(Guangzhou Development Academ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
Abstract :An argument of whether to pull down the old building and build new apartments or to protect the revival of historical sotto portico has been on for more than 6years in the historical sotto portico street of Enning Road ,which is known for its Guangzhou Opera.Theories such as “Famous City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are a little under voiced in front of the oncoming demolishing and building phase.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written lots of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street which is famous for Guangzhou Opera.But could this appeal struggle to its success and make people realize they are not doing the right things in the end ?
Key words :sotto portico street of Enning Road ;famous street of Guangdong Opera ;protection and revival
收稿日期:2012-04-12
作者简介:杨宏烈(1946-),男,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旅游项目规划。
西关文化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先导和奇
葩。具有粤剧之乡、世界粤剧八和“祖庭”的恩宁路乃西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从只保护宫、府、衙、庙等吏官建筑深入发展到保护传统街巷、传统民
居等乡土建筑的阶段[1]
,恩宁路应作为一个历史
文化街区加以规划保护。其基本模式是修缮,
普通民居是改善,对违章建筑或不协调的建筑则进
行拆除、整修或更新。恩宁路的“大拆大建”不符
合事物科学发展的规律。目前广大民众关注粤剧
小企业会计准则名街的保护复兴工作可谓一场保护西关文化、
保卫精神家园的运动。
一、恩宁路,世界各地都在呼唤你的名字!
珍妃之印在广州市的地图上,有一块龟板形状的历史
街区,周边围绕着一圈生动醒目的骑楼长街—
——第6卷第2期2012年6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Vol.6NO.2Jun .2012
称得上是国内最长的。恩宁路就是这条骑楼长街的一部分。东端紧紧相连的是全市性商业中心之一、全国著名的上下九路步行购物街区;西部相连的是古典园林风光旖旎的荔湾湖风景旅游区。特殊的文
化背景,使这里具有发展民间戏剧文化产业的优势,有希望树立起全球粤剧文化发祥地的形象。为抢救这一方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将恩宁路骑楼街整饬为粤剧名伶故居文化遗产观览一条街、民间文化艺术乐园一条街、民间艺术旅游商品一条街、西关家居旅馆民俗风情一条街。这是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极有创意、极有远见卓识的保护规划方略。
灵岩山佛学院恩宁路虽比不上上下九、十甫路车马喧闹,但人们对她的文化认知度是广州其他任何繁盛的路段无可望其项背的。时至今日,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东莞、台山、恩平、新会、江门,以至港、澳、新、马、美、加……,人们都满怀深情地呼唤着她的名字———“粤剧文化之街”、共同的精神家园[2]。这里原居民密集、民系纯度高、变迁流动性小、民俗风情深厚、西关传统保留丰富,原始地形地貌环境留存较多,是一个完整完美、值得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民间文化艺术一般都深藏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孕育了地方戏剧文化艺术,承载了千百年来的民俗和风情,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真、善、美,闪烁着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也构成了地方文化旅游景观的精华。今天,面对世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泯灭的现象,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物质载体的历史街区,成了守卫城市文化特的最后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成了复兴民间文化艺术充满希望的一方营垒。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亡在于是否具有特定文化土壤与环境的历史街区和具有将该文化内涵融于身心血液
之中的原住居民人等。激活历史街区人民大众的生活情趣,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改善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焕发民间文化产业无穷的商旅魅力,方能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获得新生,获得造血功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面对已经拆毁得七零八落、遍地断砖碎瓦的恩宁路历史街区,有国家文物局的局长、有各级从事文物保护的专家人士、有同国不同体制下的香港大学教授和研究生、有当年在此度过粤剧演出生涯中最为华彩阶段的老艺人、有在当地居住过祖孙几代人的“西关父老”,有自发行动密切关注历史街区存亡的青年志愿者、有具各级政协委员身份的明白人,有真正代表西关人民长远利益的人大代表,还有一些拿了钱搞设计的绘图人员。他们应该都想过:恩宁路,我们到底该怎样保护你?
二、恩宁路骑楼街区的文化特质孰能相比?
“施恩载艺、宁静致远、市井平民生活化”的恩宁路骑楼街区,其文化特质究竟是什么?整个岭南地区又有哪条街区能够与之相比?
1.一块具有众基础的粤剧领地。百年来素有“广东粤剧粤曲之乡”、南拳“武术世家发祥之地”、“龙虎武师培训基地”、文化名人荟萃之区等称谓,乃一方汇集民间文化艺术的热土。凡有粤语,便有粤曲。在此盛行过八音会馆的南粤曲艺、光雅里的喜哀仪乐、享有“南国红豆”声誉的粤剧、被外国友人喻为“玻璃音乐”的南曲,它们构成了一道道雅俗共赏的文化风景线。
2.一个剧史渊源深厚的骑楼街区。八和会馆本身的生存状态说明:要传承粤剧历史文化,必须维护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跟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生物物种绝灭的道理一样。“会馆”,表面看来仅仅是100多年来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其实反映了粤剧文化的生存发展史,至今还在艰难地支撑。这里少有噪声、浮躁、虚伪、炒作的氛围,实乃一片祥和、雅俗文化共赏的乐园,并引来广州最早的电影技术文明[3]。
3.一个具有鲜活生活特的社区。20世纪末至今,恩宁路因偏于一隅,与其他街区相比较少受到大拆大建的影响和外来人口的冲击,有幸保留下丰富的粤剧文化遗存。行政区划上恩宁路虽然是5个街道行政组织的边界,但她的左右南北都曾是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团体驻扎和活动的公共场所,以社区文化圈的概念评价,她并没有被边缘化[4],恰恰是广州“粤剧之乡”的核心体。
4.一块地方文化名人咸集的热土。恩宁路及其附近“乃岭南文化精英集中之地”(历史地理学家曾昭璇语)。除有名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故居、功夫影星李小龙祖居、李文田探花第书轩泰华楼外,更多的是粤剧名伶故居。如著名编剧家冯志芬、陈冠卿、何建青,舞美设计家洪三和、何碧溪,粤乐家黄不灭、崔蔚林,以及著名粤剧表演家千里驹、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曾三多、靓少佳、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红线女、罗品超、吕玉郎、楚岫云、罗家宝、林小,等等,名伶辈出。
5.一艘情系四海的粤剧文化“航母”。恩宁路的八和会馆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会馆。凡有华埠的地方,只要有粤语粤剧,就有“八和会馆”的声称。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均设有八和分会馆,并都尊恩宁路的八和会馆为“祖会”或“母会”,期望合力振兴粤剧。是“祖”、是“母”都得不到尊重,这让海外赤子情何以堪?
三、是“拆尽铲平”,还是“涅槃再生”?
张广宁市长曾强调“恩宁路的改造方案必须保留岭南文化特”不要惊动西关文化(见2006年12月26日《信息时报》)。这是深得民心的决策思路。许多报纸就“改造”的情况陆续给予了报道。其内容大多表达了人们对弱势体、对西关文化的关心,对招商引资结果的关注。
6年来,开发商进场了,资金到位了,拆迁队下手了,然而,时至今日,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依然令人不得其解:到底是要保护历史街区,还是要彻底地瓦解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诉求,一直在或明或暗尖锐地博弈着。
实施方案始终没能定下来,改造的结果是令人担心的。恩宁路2100多户房屋将拆除1800多户,“拆”占了85%以上,能保得住这条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骑楼街吗?能够不惊动西关文化吗[5]?本人曾在荔湾区规划局看到一张不知从哪里来的规划图。图上表明,除了八和会馆之外,其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所有的骑楼房屋几乎全拆光,宽大的马路横穿纵贯整个历史街区。这种方案将100%的破坏西关文
化!我们希望最后出台的方案不是这种可悲的方案。
一篇2007年研究《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硕士论文,作者一面在写,一面却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拆掉,痛苦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本人对此只能送上这样的评语:“或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竭力保护一条历史名街;或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忍痛谱写一曲悼词挽歌!”成败皆英雄。
许多名城的领导人取得共识:旧城保护从某种程度上讲,“理念比资金更重要”,保护也是发展。他们对名城保护的定位很准确,不宜刻意追求商业化,注重的应该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后记者来电讲,恩宁路两侧的骑楼将保留下来。这无疑是一份好消息。为下一步的更新改造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参照系和协调样板,对保护工作还是十分有利的。事在人为,为时未晚。通过规划和设计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保护成就。今日看来最后总算稍许有了令人乐观的希望。但千万不能放松警惕,最近报上又冒出企图将恩宁路骑楼街全部拔掉的大标题,挑战市民的意志。
房地产的历史功绩是解决了中国人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能解决的建房、住房,买房、卖房的市场机会问题;但因种种背景关系,它毁灭文化街区的历史罪愆也不少。因为高容积率的开发可以赚更多的钱,开发商能做到“改造恩宁路,不再建高楼”吗?现在方案还没定下来,估计是因为开发商还没认可。难道规划方案最后要由开发商决定吗?
时任市长张广宁说“恩宁路的改造方案必须保留岭南文化特,如果方案好,即使要市政府补贴一部分
钱也没问题。不能方案还没出来,就先给了地,做完才发现有问题,那就麻烦了。”市长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市长应依靠市民,尽早告诉百姓,让众参与敲定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是科学民主的方案!
四、高楼暴利可以不要,文化遗产不能丢!
据报道,恩宁路上的13处文化景点已经摸查清楚,尽管有些景点仍未评上文物保护单位,但均已列入文物线索单位,应该进行妥善保护,相信它们会在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中起到文化景点作用。如果有意抹杀6项文化景点(这不是一个小数),则充分反映出某些人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上存在巨大的“落差”,必然会在规划上产生原则性的失误。
connie lai文物保护工作不能老是做弱者,被动地、孤立地、封闭地、消极地进行点状保护,老是等待开发商来拆、推土机来推,让怪诞建筑来挤压包围毁损。应该发动多种力量(含民间的、企业的、海外的),来进行大范围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名城办”应发出这样的声音:文物保护应该积极主动地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名城、名街的保护工作。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指出:“要保持历史城市的地区活力,……并鼓励对这些文化财产的保护,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
杨宏烈:保卫粤剧名街拯救西关文化———论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街区的复兴规划
均构成人类的记忆”;“‘保护历史城镇与地区’意味着对这种地区的保护、保存、修复发展,以及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所须采取的各种步骤”;“新的功能和作用应该与历史地区的特征相适应”。
我们建议让民众都来参与保护历史街区。历史街区本身就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如西关许多漂亮的石板路及其历史地名,常常能引发游人无限的联想。回乡探亲的海外侨胞、海外同胞,是非常认可这些石板路的。因为他们就是从这些石板路上走向世界的;广州的粤剧文化也是从这些石板路走向世界的,八和会馆是分布世界的粤剧文化团体的根脉。西关粤剧文化真正是恩宁路保护规划、细化处理的主题。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设计技术本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怎样才能坚持保护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正确的规划指导思想。本文建议规划考虑如下几点,尚能如此,乃十足的幸事和伟大的政绩。
1.确定恩宁路为广州名城一条“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应以岭南粤剧文化发祥地、纪念地,西关民俗风情生态区、西关大屋遗留区的形象问世,不应被无故肢解破碎。政府有责任尽快立名挂牌开街,申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6]。取缔“腾笼换鸟”的错误做法,保留2/3以上的原居民,火速抢救其深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建筑遗迹及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2.恩宁路整条骑楼街应作为文物建筑完整地保留。作为将来改造后的恩宁路街区商业服务设施集中带,同时作为粤剧文化纪念地、历史轴,作为从上下九商业中心到荔湾湖公园风景区的旅游走廊,发
挥最好的“纽带作用”、“哑铃效应”。骑楼之街南街北、街头街尾结合固有河涌、依地势高低布置有足够的绿化树木,形成既见楼又见绿、和谐静谧的文化景观节点。
3.街道两侧文物古迹点线连片配置文化景观设施。如粤剧名伶纪念馆(不必新建现代化楼堂馆所,利用旧建筑比新建好)、西关私人收藏家博物馆、西关私家园林精品游园、西关风味家居旅馆、小红豆艺术团、世界名人陈列馆,最好能用历史街巷或大量乡土性街区环境联系起来,产生规模效应、景“区”效应,供国内外友人游览观光。再远离骑楼街则是生活气息浓郁的、新改建的,保留有众多“老西关”原住民的、同样也有游赏价值的“非高层”住宅区。
4.选用西关街巷式、院落式、里弄式的规划模式。新建住宅只能用低容积率、多层、大部分只能为4层的规划方案。高容积率、单调的行列式“排排坐”模式,绝不可取。此类成功案例全国多得很!其建筑风格须是广州西关风格,小型体量、灰调子、民居形态、艺术造型与恩宁路骑楼街遥相呼应,回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新楼盘”与“老骑楼”完全可以实现现代与历史的互融共荣。
5.保护历史巷道、河涌水系、原生植物生态格局。由此组织陪衬名人故居、文物建筑的公共景观空间,形成开敞开放的游赏秩序。澄清河涌水体形成各种亲水亲绿的休闲观景点,便捷道路形成人性化的微循环交通体系,反对引入大尺度的大马路、大广场。正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骑楼街道创造了恩宁路特殊的连续性的景观之美,让人们能够从多角度、多视域、多方向来观赏这条充满文化情感的、以生活型静美为特征的骑楼街。
6.让恩宁路同西关各特街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西关文化是南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恩宁路是西关文化的一个亮点。保持恩宁路为多层(约3-4层)建筑高度区,平缓连接“三宝”西关大屋居住区与上下九、十甫路商业区,荔湾湖水乡风情区,让西关给人们一个整体的印象,不致被高层“天”幕分割得支离破碎。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的若干问题[EB/OL].www.ccdy.cn,2008-01-22.
[2]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别有深情寄荔湾[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168.
[3]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荔湾区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592-583.
[4]杨宏烈.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51.
[5]冯小静,齐俊桥,彭淑芳,等.尽可能保留历史文化建筑[N/OL].http://gz.house.sina.com.cn,2007-03-22.
[6]冯艳丹,陈文.国家文物局局长盛赞恩宁路“非常漂亮”,建议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N].新快报,2012-01-18.
(责任编辑练传喜)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5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历史   保护   粤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