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复习资料

1.国际传播的定义
广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具体而言,即政府、企业、组织、个人进行的跨越国界的信息传递过程。
狭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2.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一、研究范围不同:国际传播是国与国之间越过地理的国境线的信息交流过程,文化基本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国际传播;文化相同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处于不同国家时,其交流也是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信息交流过程。
二、学术渊源不同:国际传播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跨文化传播起源于文化人类学。
联系:
一、研究范围有交叉:跨文化传播要考虑国际关系因素,国际传播也要注意跨文化的因素。
二、二者互相依存:无论是通过大众媒介还是人际交流渠道,跨国的传播通常是一种跨文化传播。
三、二者的研究方向正在靠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公司的增多和发展,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逐渐向组织机构间的跨文化交流,向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扩展,从微观向宏观方面发展。而国际传播的研究也开始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发展,即观察的角度从宏观走向微观。两者关系日益密切。
3.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传播的发展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主要是十九世纪电子媒介产生以后。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传播在美国成为一个研究的学术领域得到承认。加拿大对国际传播的研究比较多。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提出“地球村”和“信息时代”的概念。
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传家会议,会上发送的出版物和会后发表的“关于船舶研究国际项目的建议”,被普遍成为国际传播研究的分水岭。它注意到了“信息自由传播原则”加剧了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之间的不平等。
20世纪70年代,一批在50-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国家(不结盟国家)在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之外,还要求建立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1973年9月在阿尔及尔召开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里的工作”,以“促进不结盟成员国之间的信息的进一步相互交流”。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了不结盟国家传播问题讨论会。这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口号。同年7月在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进一步讨论了这一议题。会议通过的宣言尖锐地指出,“目前全球新闻信息流动的最大特征是严重的不充分和不均衡”,“在新闻手段为少数人所支配和垄断的情况下,新闻自由实际上意味着少数人有自由按其所选择的方式来传播新闻,而否认了其他人有权客观、准确地发布和接受新闻信息”,并且正式倡议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的新秩序。同年8月,在科伦坡举行了有86个国家参加的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的《政治宣言》中郑重指出:“在信息和粉末冶金材料传播领域内建立国际
新秩序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同等重要”,从而明确地把这场斗争同争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联系起来。也正是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举行的第19届大会,根据多数代表的要求,责成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关系新发展审查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为此,当时的总干事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塞内加尔人)成立了一个由世界上16位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并由诺贝尔奖金和列宁和平奖金获得者、爱尔兰学者肖恩·麦克布赖德担任主席。
4.国际传播早期的主要新闻通讯社
法国的哈瓦斯社(1835AFP前身)
德国的沃尔夫社(1849
英国的路透社(1851德比尔斯
美国的港口新闻社(1848,美联社前身)
连环同盟Ring Combination 
5.电报的发展和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发展:
影响:
(一)国际传播更为迅速,更直接,不需要人力中转。
(二)促进了国际传播的职业化进程。为新闻通讯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催生了解决国际传播问题的国际组织
电报的产生为新闻的采集和传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新闻通讯社。英国成为通讯社大国:1. 掌握了大部分的国际电缆公司,2. 英国控制着生产电缆的材料的市场;3. 英国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殖民地。
美国后来居上成为通讯社大国:通过租用英国电缆来控制国际传播渠道。1964年,美国、加拿大、法国、西德、澳大利亚、日本等14个国家组成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6.主要研究理论和代表人物
信息自由流通理论
主要内容: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问题上主张跨越国界的“信息自由流通”,反对主权国界对国际信息传播的规范和宏观调控。其根源在于欧洲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其核心是把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概念。(美国,里根总统提出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
霸权理论
主要内容:在一个社会中的支配体,有能力对社会实施智力和道德的引导作用,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统一战线以支持自己的目标。统治阶级掌握权力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建立一种集体意志。
代表人物:葛兰西 《狱中札记》
批判理论
主要内容:批判学派的源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的发展使大众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堕
落成了操纵大众意识、扼杀个性和自由的工具,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
现代化理论
主要内容:国际传播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过程和发展的关键。国际大众传播可以被用来向新独立的南方国家传播西方现代化的信息及其经济和政治模式,有助于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过渡。
观测值轴测图
代表人物有勒纳(首创者)、施拉姆赫杰罗斯。
勒纳 《传统社会的过渡》
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斯拉姆 《大众传媒与国家发展》
依赖理论
内容:依附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拉丁美洲兴起,背景是建立在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上。跨国公司在本国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建章立约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加以控制,住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生产和劳动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以加强发达国家的主导和维持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地位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只有依赖发达国家才能发展的状况。(新型殖民主义关系,加深加大了南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不平等)。
代表人物:弗兰克《资本主义和拉美的不发达》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内容: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把一个社会带入现代世界体系。这个过程具有一种社会机制,即通过吸引、压迫、强制,有时是贿赂手段使该社会主导的社会阶层形成符合现有世界体系统治中心的价值观,增强现有世界体系统治的结构。
代表人物: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一)现代传播媒介成为美国实施全球政策的工具;(二)电视帝国主义的论题;(三)世界文化同质化;(四)美国媒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媒介帝国主义理论
内容: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弱国媒体的所有权、结构和信息的内容或发送,要屈从某个或某几个强国媒体利益的外来压力,受到外国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的影响。
代表人物:博伊得- 《媒介帝国主义:媒介系统分析的一种框架》
反对媒介帝国主义的意见:(一)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它忽视了媒介的形式、内容和受众的作用。(二)英国学者汤林森的文化宿命论。
结构帝国主义理论
内容:结构的划分(“中心”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入手)。结构关系:中心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利益和谐程度大于边缘国家之间的和谐;中心国家的边缘与边缘国家的边缘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周边国家的中心与中心国家的中心的利益和谐度强于中心国家的中心与边缘国家的边缘之间的关系。因为,边缘国家的中心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与中心的中心在价值观和态度上要更认同一些。结构帝国主义的基本功能的两种互动形式:一种是垂直
的互动,即权力的流动从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利润的流动则相反;一种是封建领主式的互动,即中轴和辐条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边缘与边缘,辐条与辐条之间的互动。
代表人物:挪威社会学家高尔通
知识沟理论
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蒂奇诺1970年提出了知识沟理论,即随着大众传媒信息进入社会体系的增多,人中具有较高经济地位的那部分人比地位低的人会更快地接受信息,这两部分人的知识差距就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但这并未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预期般地等同受益。
三、最早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多诺霍奥利恩
四、影响:
7.国际传播的内容:
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建设:
(一)加强发展中国家通讯社的建设和传播技术手段
(二)加强发展中国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合作
(三)完善国际新闻的道德法规
1916年第一届世界报业大会 通过《记者守则》
1926年第一届泛美报业协会
1954年,第一个全球性的新闻职业道德规约《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
1966年颁行的《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
1978年颁行的《关于宣传工具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为促进人权以及为反对种族主义、种族隔离和反对煽动战争作出贡献的基本原则宣言》
19815月法国的pax塔卢瓦尔宣言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发达国家为主的 20 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塔卢瓦尔举行会议,通过《塔卢瓦尔宣言》。重申“新闻自由”的重要性,严厉抨击麦克布赖德报告有默认甚至鼓动政府从事新闻检查的倾向。
(四)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五)树立国际新闻传播的新观念
(六)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新闻人才
8.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策略是国际传播的手段之一。是企业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策略。包括语言对接、内容对接和价格区域化。
9.文化帝国主义的消解
1.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国家主权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国际传播加以宏观调控,抵抗西方文化入侵。
2.制定合理的国内政策——这种重要宏观手段不是仇视西方文化的极端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入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4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4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际   传播   国家   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