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程及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是相对比较晚的,它是随着新中国建立,中国对外交流逐渐增多才发展而来的。
19507月,清华大学筹建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清华大学教务长、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任班主任。该班于1951年初正式开始授课。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多方面的原因,建国初对外汉语教学还一直是属于短期培训的角,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在中国兴起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日、美等众多国家纷纷跟我建交。随之,40多个国家要求向我派遣留学生。国内高校也陆续恢复招生。正是在国内外的这种形势下,北京语言学院于1973年复校,接着,北京和其它若干省市的高校也先后恢复或开始接受留学生。北语并于1975年试办、1978年正式开设了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本科教学。教学规模的扩大和本科教学的创建为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学科的产生准备了良好的基础。
    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对外汉语教学才开始真正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北京市的语言学家们以学术的敏感及时发出呼吁:“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设立相应的专业,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但是,这个学科、专业叫什么,并没有正式命名。1982年,中国才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名称。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198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严格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制度;各高校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行政级别;加强了对从教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开始进行统一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把对外汉语教学列入规划,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1989年,当时国家教委的一项通知中,就指出“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从上个世纪rtm90年代中期开始,除了北京语言大学已建设成为中国唯一的一所专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的国际型大学之外,全国已有近400所大学开展长期的和短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甚至某些中等学校也都积极开展了短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华外国留学生逐年上升,除北京语言大学外,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每年在校留学生都在千人以上。
全球化兴起“汉语热”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真正迎来自己的春天还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世界逐渐进入信息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语言科学在21世纪的地位越来越高。由于中国近20年来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又由于中国有无比巨大的广阔市场,所以任何类型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和平与发展,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都不能不跟中国打交道,而要跟中国打交道,不能不要求他们的国人努力学习汉语。
     因此与中国的强势发展相呼应,在全球,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据报纸报道,现在许多欧美国家已将汉语列入高考外语考试任选科目之中。
     在美国,12种外语中汉语的选修人数是增加得最快的一个语种,已成为第三大通用外国语;现在已有800多所大学设有中文系、所,许多中学也都开设了中文课,有些州(如犹他州)还通过法律规定汉语作为中学必修课。而法国的汉语热从巴黎街头的一则广告中可以体会:“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和财富。”法国有近3万人学习汉语,人数居欧洲首位,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有38所,其他类型高校近90所,开设中文课程的中小学数量为149所,学生达8000人。著名的巴黎东方语言学院2004年招收中文学生2000人,首次超过日文。不仅是法国,汉语热也在俄罗斯蔓延。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统计,全俄已有50多个汉语教学点,其中开设汉语课程的高校30多所,学生 2200人,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8所,学生2500多人。
     在亚洲,日本,一直是汉语教学最热的一个国家,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汉语学科,汉语也已成为中学生高考的可选外语之一;有的学校,汉语已成为外语选课中的第一外语。而韩国,在跟我国建交以后,学习汉语的人数猛增,在300多所大学中,至今已有三分之二的大学开设了中文课,学习中文的语言学院更是遍布各大城市;在中国大陆的韩国留学生,数量上已超过日本,越居首位。而在非洲,汉语热也正在兴起,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国已设有四年制中文专业,有的还已经开始招收中文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在100个国家超过25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达3000多万人。
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
    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拓展合作空间的过程
    在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走马上任时,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刚刚挂牌。而到2008年初,已有210多所的孔子学院在6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此时,距离提出在全球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五年目标,刚刚过去三年。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平台,甚至成为中国“大外交”和“大外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社会合力推广汉语文化
      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其职能是协调各部委,把对外汉语推广当作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来对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出去。此后成立的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正发挥着新的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部的巴黎文化中心、埃及的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合作,国家汉办派出汉语教师,这些中心开始招收汉语学生,效果逐渐显现。再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广播有43个语种,不少语种出现听众面缩小的趋势。近年来,把汉语文化和汉语教学作为固定的广播时段,不仅留住了大批老听众,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新的听众。
     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且扩大了国家外交的舞台。外交部的统计显示,近年来先后有近百位大使和总领事参加一次或多次孔子学院的活动。由于孔子学院都在大学里,大学又是社会上重要的思想来源,对于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十分有利。不少驻外使馆的外交官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外交平台。在一些国家,总理、州议员都支持甚至亲自参与孔子学院的汉语推广活动,这种情景过去是没有的。
     在汉文化圈的一些亚洲国家在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走出去。韩国政府在扶持影视行业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然后再通过这些载体传播本国的语言文化,并保持较大的力度,“韩流”在中国的出现就是其成功的重要标志。再如日本,有学者将近期兴起的“汉语热”与上世纪日本经济腾飞带来的“日语热”进行比较: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华文明,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二手文化”。但是日本人很懂得把握机遇,以其高超的手法巧妙地利用“日语热”推销本国的文化,致使许多西方人相信日本文化代表了整个东方文明。而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淀却仍然不为世界所认知,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在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走出去”方面明显准备不足,还没有完全摆脱“对外宣传”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水平。
     商标法论文汉语作为文化的有力载体,应当利用全球“汉语热”的契机扭转这一局面。许琳认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一个大事业,是一个国家战略,应当由政府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联手。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由国家组织一切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托起这一伟大事业。”
            突出汉语的文化魅力
 一般认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经历过两个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所招收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社会主义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学习汉语渐成热门。尤其90年代末以来,全球范围“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从内容上看,汉语国际推广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有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任何语言的背后一定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学一种文化,教授语言也就是在传播文化。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过多地偏重了语言尤其是发音的训练,但汉语之所以能够传播,除了其语言的功利性外,关键还是有文化底蕴的魅力作支撑。离开了文化魅力这块基石,语言的力量辐射未必能够像经济要素的流动那样深远。比如许多外国孩子对中国的武术感兴趣,来华夏令营首先选择去河南少林寺。一开始主办方还担心他们水土不服、生病,结果孩子们一个个练得特来劲,夏令营结束了还不愿意走,说下一年还要来。通过学习武术的过程,让他们了解什么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就是文化的推广。
     二、从方式上看,过去有些人把汉语教育当作精英教育。所谓的“精英道路”,就是在对外国人教汉语时必须要板正,不能在语法上有错误,说出来的话必须优美,必须从说话人的身上就能看出汉语真美。后来的事实证明“精英道路”走不通,原因一是用教中国人语文的方法去教外国人学汉语难以奏效,二是培养出来的“精英”数量太小,和中国的大国形象、急切提升软实力的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对外汉语推广首先要大众化、应用型,让人愿意亲近、了解汉语,不普及哪来的精英?
     三、从目的上看,对外汉语教育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封锁,而且主要以第三世界为传播对象;后来则突出其经济功利性,很多人学习汉语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考虑。但是,汉语的国际推广仅仅依靠语言的功利性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建立孔子学院的目的,是使官方的文化交流计划、民间的文化互动、师资力量的投放和培训、新型文化表现方式的运用等,都上升到了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层次,使汉语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世界性语言,进而使中国文化“软影响”的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实力
     无论是走民间化道路也好,还是政府主导也好,都必须以国际化视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力。实际上,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实体的孔子学院总部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开步伐。在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里已有10位外国理事,多数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排名200名以内的名牌大学的校长。
     孔子学院应该是一个中外平等交流的平台,就像有些外方院长反映的那样:办孔子学院是支个桌,它可以将各国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对外汉语推广是对中国文化实力的一种检验、一种挑战。目前最大的困惑,一是所谓的“软实力”难以数字化、量化。孔子学院也好,文化走出去也好,对国家“硬实力”的贡献如何?“软实力”和“硬实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由于数据不全,又无公式,更没有模式,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二是汉语国际推广主力队伍走出去的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本来要求汉语教师要在国外留过学,或有过工作经历,但现在看来还不能完全适应外国要求。因为很多人在留学时只是埋头读书拿文凭,未能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而现在一下子以主人的身份当教师,难免不适应,特别是公共关系和开拓市场能力欠缺。
     长远看,汉语国际推广应该建立一支专职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并有足够的后劲。这支队伍是“民间大使队伍”。“文化推广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拓展合作空间的过程。汉语国际推广的当务之急是,学习、提高走出去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
     虽然全球“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但有些只是表面现象,如果冷静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对外汉语推广之路存在重重障碍,与英语等强势语言相比,汉语在世界各大语言中还是处在弱势。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赵启光对此曾形象比喻过:“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只有3个:长城、妇女的裹脚和大熊猫。而随便在清华校园里走走,就能看到晨读的学生在攻读GRE或托福。这说明汉语在国际交流中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尤其是在国外的推广存在着很多困难,一方面是汉语本身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浇灭了不少外国人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师资的缺乏,海外汉语考试中心不普及等原因,导致很多外国学生放弃学习汉语,甚至放弃了来中国留学。
     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在对我汉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对外汉语教学,至今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
     二、是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不少来自文学、历史、外语、哲学等学科的教师,他们虽然身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岗位上,但仍只是搞原先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怎么将自己原先所学的学科知识跟对外汉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是目前有些学校所编教材随意性还比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
     而在这其中,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高校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队伍水平不一,个别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应,不顾自己的实力,一再扩大招生,于是师资不够,就叫研究生,甚至一般行政人员来上汉语课,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参差不平。而目前,在社会上广泛出现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更是良莠不分,许多培训机构完全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教师的把关不是很严格,认为学中文的、普通话能讲好的就能当对外汉语教师,根本无法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呈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市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有4万,而到了网眼监控2008年这个数字至少达到8万。即使按照对外汉语教学的“大班教学”的标准,这些留学生至少需要8000结构有限元分析名汉语教师,而目前全国拥有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只有3000女乳4000人。国内尚且如此,国外推广汉语就更是如此,据专家介绍,印尼要在主流社会推广汉语教育,至少还需要3万名以上的汉语教师。
必须加强汉语推广力度
     发达国家在推广本民族语言时,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国内扶持和建立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地建立语言的分支机构,通过语言的推广,增进世界各国的融合和良性互动。为使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整体力量和核心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如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启动“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等。
      近年来华留学生出现了新变化:人数高增长,学习目的多样化,专业学习领域多样化,学习要求多层次化。因此,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要进行调整,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汉语传播趋势。
     有关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汉语推广工作,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除了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中国对外汉语教育更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确立语言也是文化资源的观念,注意保护和开发本土语言资源。二、是增加汉语教学的学科意识,注重汉语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和整体建设。三、是加强汉语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研发高质量的系列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四、是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需要进行双边、多边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强势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中国必然会更快更深地融入世界。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会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通过汉语教学能进一步建造起一座宽阔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桥梁。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4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中国   文化   语言   国家   推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