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绍兴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

清末绍兴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
◎何慧燕
摘 要:清末大批绍兴学生赴日留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绍兴留日学生学成回国后,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们或在管理岗位,或在教师岗位,运用日本留学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宣传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成为当时发展新式教育、促进绍兴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绍兴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匝间短路测试仪
关键词:留日学生 绍兴 近代教育
1896年,《时务报》创刊,李瑞棻奏请在京师设立大学堂,也就在同一年,清政府首次派遣唐宝锷等13人赴日本留学。1898年,随着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被作为一项国策得以确立之后,各个省和一些政府部门开始向日本公费派遣留学生,除了公费留学生之外,也有很多人自费前往日本留学。这股留学日本的热潮在1905——1906年期间达到高潮。据日本人实藤惠秀在著作《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的统计,“1901年以后,留日学生年年增加;1905年年初就有三至四千学生在日本”,“1905年及1906年都约有八千人”。1
在中国各个省份当中,浙江地处东南沿海,且自古以来与日本交流较为频繁,因此赴日留学学生的人数
较多,位于全国各省的前列。而在浙江省范围内,绍兴素来人文厚重,较早接受日本明治维新和欧美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大批学子东渡日本留学。他们学成回国后,很多都成为在绍兴、浙江乃至全中国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名人,如:鲁迅(周树人)、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经亨颐、何燏时、许寿裳等等,在各个领域为当时中国的发展发挥作用。其中有不少留日学生学成后,回到家乡绍兴,从
* 课题项目:2017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 N2017004)《清末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
事教育事业。他们或在管理岗位,或在教师岗位,运用留学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宣传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来达到其教育兴国的目标,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绍兴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绍兴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的关系展开论述。
一、清末绍兴留日学生概况
GUIPU1绍兴人出国留学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许多年轻人受科学救国新兴思想的影响,希望通过留学学习先进知识来振兴中国,兴起了一股留学救国的热潮。1872年,绍兴人陶大均考取官费留日童生,赴东京专习日语。1898年,绍兴人何燏时以优异成绩入选清政府公派留学生,1905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
成为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正规大学毕业的第一人。日本与中国文化差异不大,路途较近,费用较省,且当时日本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此外早一批赴日留学生的榜样作用,以及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并呼吁家乡青年赴日留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时绍兴留日学生兄弟结伴、夫妻结伴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徐锡麟携妻子王振汉共同赴日留学、其兄弟徐锡麒、徐锡骥均留学日本、上虞经氏家族中经亨淦、经亨杰、经亨权和侄子经亨颐、经亨鼎均留学日本。1903年1月,包括鲁迅、陶成章、许寿裳、经亨颐等人在内,留学日本的二十余名绍兴留学生在东京清风亭举行同乡新年恳谈会,会上通过了《致绍兴同乡公函》,呼吁故乡青年外出留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公函》中鼓励同乡青年到日本寻求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并详细介绍留学方法。《公函》的发布,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当时绍兴青年赴日留学的热度。1903年,绍兴籍留日学生有陶成章、蒋智由、许寿裳、周树人、经亨颐、陈威和陈仪等26人,居浙江省第二。2此外根据“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的统计,绍兴府留日学生共110人,仅次于133人的杭州府。3可以说绍兴当时的留日风气在浙江省是位于前列的。
二、清末留日学生对绍兴近代教育的影响。
巴克尔清末绍兴留学生回国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当时发展绍兴新式教育、促进绍兴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在当时绍兴教育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从兴办各种类型的新式学堂、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担任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宣传新思想等五方面开展论述。
1.兴办各种类型的新式学堂。1901年,在一片“教育兴国”的呼声中,清政府颁布了“兴学诏书”,鼓励地方兴学,要求将各地的书院改为学堂,推行新式教育。1903年,清政府颁布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奏定学堂章程》,该学制以日本学制为媒介,全面引进西方教育制度。该章程颁布之后,绍兴开始大量涌现新式学堂,其创办者很多就是留日归国学生。1903年,徐锡麟从日本回到家乡绍兴后,认识到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是进行革命的首要任务。1904年2月,徐锡麟经过与封建势力的坚决斗争,在绍兴东浦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徐锡麟亲自为学堂书写对联:“有热心人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4学堂名称以上下联第二字命名,即热诚两等小学堂。1905年,徐锡麟在绍兴府学堂内创办绍兴体育学会,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体育团体。体育会会员有近百余名,并每月组织当时绍兴各校学生进行集中会操,进行军事操练和体育比赛,推动绍兴各学堂体育活动的开展。1905年9月,为了培养训练革命武装起义干部,在徐锡麟、陶成章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绍兴大通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大通学堂前后共办了四期,每半年一期,第一期学生仅30人,以后各期上百人。作为一所军事学校,大通师范学堂将体育运动融入到教学中,锻炼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军事觉悟和组织纪律性。此外,1918年11月出版的绍兴《越铎日报》“禹域阳秋”专栏曾有过以下报道:“溯丙午、丁未而往,绍兴各校任体操教员者半为大通校及体育会人,其功效可相见也”。5说明学堂为当时绍兴本地的各级学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大通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体育专科学校。
1906 年,清政府颁布《通行各省举办实业学堂令》,此后1907年,又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使女性在法律上获得在学校接受
教育的权力,民间兴办女学堂的热情得到很大地激发,促进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涌现了多种类型的女子学堂。而其实早在1903年底,徐锡麟已经在绍兴东街创办私立绍兴明道女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明道女校是绍兴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学校的创办是当时绍兴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一个胜利,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道德观念的挑战。姚麟,1902年赴日留学。1906年,回国后的姚麟以“为国家开利源,社会图公益,女子谋自立”为宗旨创办震旦蚕业女子学堂,注重专业,如蚕桑科,同时开设国文、珠算、家庭教育等课程,并开设三个月即可毕业的速 成科。6孙德卿1906年创办的竟成商业学堂,是一所实业学堂。当时各地兴办实业,以实业救国,孙德卿应时而起办起学校。学堂以兵式操练来训练学生,又开国文、数学等课程。1906年夏,又创办大端女子工艺学堂,因当时提倡女子自立、女子应有自谋职业、服务社会的技能。学堂的目的是为培养女子手工艺技术,使之具有谋生的手段。周志由,1905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1907年回国后,在故乡创办大同两等小学堂,实行男女同校。根据《光绪三十三年浙江普通学堂统计表》显示,1907年绍兴普通中小学堂数量达206所,学生人数达7100人,学生人数占当时全省总人数的18.38%,7在浙江省位居榜首,可见当时绍兴地区教育发展的程度。
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制分为三段四级,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
利和男女同校制度。1913年,为了纪念陶成章,由蔡元培、鲁迅、龚宝铨等人发起,创办私立成章女子中学校。1915年,孙德卿请了三位女教师,兴办上亭蒙养园,收了4至9岁的幼儿30多人,这是绍兴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经亨颐,1903年赴日本留学,1910年回国,1921年,在上虞创办春晖中学。
这些留日学生身体力行、推波助澜,提倡教育兴国,创办了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新式学堂,不仅为绍兴的适龄学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当时绍兴教育界乃至中国教育界培养出一批教育人才。
2.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在留学时接受到了新式教育,因此留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大通学堂开办之初由孙德卿担任总务长。“课程设置以体育为中心,特别是军事体育,包括兵式体操、器械体操、夜行军、爬山、泅水等。还设国文、英文、日文、算术、测绘、舆地、历史、理化、博物、伦理、教育、琴歌、图画、军号等课”。8学堂订有军事化的规章制度,起床、熄灯、上下课都使用号角作为信号。仿照正式的陆军编制,每天三
云计算导航
操四讲堂,对学生开展严格的军事训练。大通学堂从创办之初就大量招募优秀教员,其中大多是留日回国学生。如:陶成章、秋瑾、姚麟、徐锡麟、张金发、孙德卿等人都先后留学日本。其中王金发是当时为了解决各地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由绍兴学界同仁派到日本东京大森体育学校留学,并于1906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国后担任大通学堂的体操教员。当时协助徐锡麟一起创办热诚学堂,且日后参与到学堂教学的陈燮枢、陈子英均为留日学生。热诚学堂当时就已经提倡男女同校,虽
然只有设置了一般普通学科,但是特别注重兵式体操。徐锡麟还特别强调,锻炼体格较其他学问尤重,希望学生增强体格,以备他日为国效力。为了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徐锡麟还奖励热诚学堂的学生,只要体操课全勤,能跟他在田野跑步的,每月的月末奖励银币两角。1905年秋瑾从日本第一次回国时,在明道女校执教体操教习3个月,她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用从日本学到的西洋柔软体操训练女生,改变了以往以拳术作教的做法。1910年,周树人担任绍兴府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师,教三年级的植物学,四年级的生理卫生学。他主张“读活书”,要求学生接触社会实际,重视实验实践。在校期间,为了参观南洋劝业会,他特地带领师生二百余人远赴南京,历时半个月;还组织学生去校外采集博物标本;组织学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组成武装演说队,走上街头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并亲自率领学生组队出城去欢迎王金发部队光复绍兴。谢迺绩,1905年入学早稻田大学,1907年后在绍兴山会县学堂执教,学问渊博,诲人不倦。夏衍曾经多次回忆谢老师对他的帮助和教诲。表示他对夏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为学上,还体现在做人上。9周作人,1906年赴日留学,1911年回绍兴。1913年4月,被聘为绍兴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英语教师。经亨颐担任春晖中学校长期间,聘任了一大批优秀学者担任教师,其中留日学生不在少数,如夏丐尊、李叔同、丰子恺、刘薰宇、范寿康等,都曾留学日本。他们思想进步,作风开明倡导新文化,革新教育。胶木轴瓦
这些留日学生给当时的绍兴教育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推进教学改革,给绍兴近代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促进了教育的革新。
破伤风抗毒素
3.担任教育管理工作。留日学生回国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绍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们在教育管理岗位上也充分发挥曾经留学经历的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教育改革。
他们中有不少担任了各级学校校长,作为学校领导,推进新学,重视实践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2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39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绍兴   学堂   教育   学生   留学   日本   女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