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_百度文 ...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风速、⽔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
⼀、各类风⼝风速规定
1、采暖风⼝
1.1、采⽤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送风⼝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的⾼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位于离地不⾼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
回风⼝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2.8.7
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于6 m/s,⾼⼤外门不应⼤于25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2.8.15
2、送排回风⼝
2.1、进风、排风⼝风速(m/s)
注:风⼝风速应按实际有效⾯积计算,⼀般百叶风⼝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4.1.4.8
2.2、⾃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速宜按下表采⽤: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6.6.4
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风速宜按下表采⽤: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6.6.5
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于8m/s,且不宜⼤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4.2.10
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风速采⽤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较⾼的数值。因为在⼀定条件下,出⼝风速较⾼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定的噪声。⼀般采⽤3m/s"'_'5m/s 为宜。
条缝形风⼝⽓流轴⼼速度衰减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风速宜为2m/s~4m/s 。
喷⼝送风的出⼝风速是根据射流未端到达⼈员活动区的轴⼼风速与平均风速经计算确定。喷⼝侧向送
风的风速宜取4m/s~10m/s 。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条⽂说明7.4.11
2.6、送风⼝的出⼝风速,应根据建筑物的使⽤性质、对噪声的要求、送风⼝形式及安装⾼度和位置等确定,可参照下表数值:
散流器颈部最⼤风速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5.4.11
2.7、散流器送风的最⼤送风速度,见下表:
来源:《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25.4.2.
2.8、回风⼝的风速,可按下表选⽤;当房间内噪声标准要求较⾼时,回风⼝风速应适当降低。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5.4.13
2.9、回风⼝的吸风速度,宜按下表选⽤:
回风⼝的位置最⼤吸风速度(m/s)
房间上部≤4.0
房间下部不靠近⼈经常停留的地点时≤3.0 靠近⼈经常停留的地点时≤1.5
来源1:《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25.9.1
来源2: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7.4.13
3、防排烟风⼝
3.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属管道时,不宜⼤于20m/s;
2、采⽤内表⾯光滑的混凝⼟等⾮⾦属管道时,不宜⼤于15m/s
3、机械加压送风⼝不宜⼤于7m/s;排烟⼝不宜⼤于10m/s;机械补风⼝不宜⼤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于5m/s;⾃然补风⼝不宜⼤于3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4.8.5
3.2、排烟⼝的风速不宜⼤于10m/s。
来源: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4.12.7
3.3、机械补风⼝的风速不宜⼤于10m/s,⼈员密集场所补风⼝的风速不宜⼤于5m/s;⾃然补风⼝的风速不宜⼤于3m/s。
来源: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5.6
4、风⼝遮挡系数
4.1、当采⽤百叶窗时,窗的有效⾯积为窗的净⾯积乘以遮挡系数,根据⼯程实际经验,当采⽤防⾬百叶时系数取0.6,当采⽤⼀般百叶时系数取0.8。
来源: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条⽂说明4.3-5
⼆、风管及附件风速
1、空调风管风速
1.1、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流速宜按表采⽤(低速风管):
风管分类住宅(m/s)公共建筑(m/s)
⼲管
⽀管
从⽀管上接出的风管
通风机⼊⼝
通风机出⼝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6.6.3
⾃然进排风系统的风道空⽓流速(m/s)
部位进风竖井⽔平⼲管通风竖井排风道风速 1.0~1.2 0.5~1.0 0.5~1.0 1.0~1.5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6.6.4
1.3、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其风管内的空⽓流速,宜按下表选⽤。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主管风速⽀管风速
25~35 3~4 ≤2
35~50 4~7 2~3
注2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8m/s~10m/s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10.1.4
1.4、风管内的风速设计应有所控制,见下表: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主管风速⽀管风速25~35 3~4 ≤2
35~50 4~7 2~3
50~65 6~9 3~5
65~85 8~12 5~8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9.1.5
1.5、⼀般⼯业建筑的机械通风系统风管内风速,按下表:
风管类别钢板及⾮⾦属风管砖及混凝⼟风道
⼲管6~14 4~18
⽀管2~8 2~6
来源:《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11.5.2.1
1.6、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允许噪声级,通风空调风管和出风⼝的最⼤允许风速,按下表:
室内允许噪声级(dB)⼲管⽀管风⼝
25~35 35~50 50~65 65~85
3.0~
4.0
4.0~7.0
6.0~
7.0
8.0~12.0
≤2.0
2.0~
3.0
3.0~5.0
5.0~8.0
≤0.8
0.8~1.5
1.5~
2.5
2.5~
3.5
注:①百叶风⼝叶⽚间的⽓流速度增加10%,噪声的声功率级将增加2dB,若流速增加⼀倍,噪声的声功率级约增加16dB。
②对于出⼝处⽆障碍敞开风⼝,表中的出风⼝速度可以提⾼1.5~2.0倍。
来源:《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11.5.2.4.
1.7、⾼速送风系统中风管的最⼤允许风速,按下表:
风量范围(m3/h)最⼤允许风速(m3/h)风量范围(m3/h)最⼤允许风速(m3/h)100000~68000 30 22500~17000 20.5
来源:《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11.5.2.5
2、防排烟风管
2.1、对于如地下车库这种对噪声要求低、层⾼有限的场所,⼲管风速可提⾼⾄10m/s。另外,对于厨房排油烟系统的风管,则宜控制在8m/s~10m/s 。
来源:GB50736-2012《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条⽂说明6.6.3
2.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管道送风,且不应采⽤⼟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属时,设计风速不应⼤于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属时,设计风速不应⼤于15m/s;送风管道厚度应符合现⾏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规定。
来源: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3.7
2.3、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管道送风,且不应采⽤⼟建风道。排烟管道应采⽤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
当排烟管道内壁为⾦属时,设计风速不应⼤于20m/s;当排烟管道内壁为⾮⾦属时,设计风速不应⼤于15m/s;排烟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规定。
来源: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4.4.7
3、风管附件风速
1.5、风管改变⽅向、变径或汇、分⽀路时,不宜采⽤⽅(矩)形箱式管件替代弯头、渐扩(缩)管、三通等管件;当必须使⽤分配⽓流的静压箱时,其断⾯风速不应⼤于1.5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 4.6.12
1.2、消声器内空⽓流速宜⼩于6m/s;确有困难时,不应超过8m/s。
来源:《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9.4.4
1.3、暖通空调部件的典型设计风速(m/s),按下表:
来源:《实⽤供热空调设计⼿册》第⼆版11.5.2.3
1.4.通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风速及通过部分部件时的迎⾯风速,按下表: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1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24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速   送风   空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