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成员国间安全互信与中国化实践路径

RCEP 成员国间安全互信与中国化实践路径
邹海霞,袁凤柳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区域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外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有重要支撑作用。由于RCEP 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之不齐,建构安全互信架构是各国合作的重要基石,因此,从RCEP 成员国安全互信的背景、发展基础、类型与使命及合作困境出发,深入分析RCEP 成员国安全互信与中国化的关系,从而探寻RCEP 安全互信架构下中国化实践路径。
[关键词]RCEP ;安全互信;中国化;合作共赢[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6-0004-05
[作者简介]邹海霞(1975—),女,甘肃庆阳人,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移民社会学与社会保障研
究;袁凤柳(1998—),女,瑶族,广西都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流变的村庄:高速公路移民社会适应性分析的基金资助阶
段性成果(2018SKQD30)。
第2023年第6期(总第562期)
商业经济No.6,2023Total No.562
一、问题提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英文缩写RCEP ,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个成员组成,旨在建立货物及服务贸易的自由贸易区,以此促进全球区域合作的飞跃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机制改革提供平台。2022年1月1日起,RCEP 在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及6个东盟国家生效[1],2022年2月1日在韩国生效,2022年3月18日在马来西亚生效[2]
。但是由于RCEP 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要推动区域内经贸活动自由展开,也要兼顾几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现实,因此,在推动政策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发展水平较低成员的能力提升等问题。中国作为机制主导方,尽快统筹相关区域的发展合作资源,增进RCEP 成员国的互信,消除互相开放的偏见与矛盾,完善RCEP 的各项机制,发挥中国化的责任与担当非常重要。
学术界关于RCEP 的研究:一是较多集中在现实背景、产生的动因、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参与策略方面,张彬和张菲介绍了RCEP 的进展、障碍及中国的策略[3];郑学党和庄芮认为RCEP 的推进不易,但会促使中国争取更大的亚太合作空间而积极参与RCEP 谈判[4];王君认为中国积极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绝对是有利的[5]。二是聚焦于RCEP 与TPP 两个亚太机制的比较研究,陈淑梅和赵亮比较TPP 和RCEP 两种模式后,认为RCEP 模式更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发展[6];汤婧比较RCEP 与TPP 的战略能力与发展趋势后,认为RCEP 更符合中国参与亚太
区域经济整合的步调与节奏,
是对TPP 整合的较优替代[7]。三是讨论了RCEP 对于中国不同行业或者领域的影响,李欣亮和赵青霞分析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并结合RCEP 生效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发展对策[8];四是提出了中国在推动RCEP 进程中的作用,全毅认为RCEP 是中国深度参与区域一体化规则构建和参与主导未来经济合作方向的机会,应当高度重视并继续支持推进RCEP 谈判与“一带一路”倡议联动[9]。显然,中国加入RCEP 是正确的选择,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对商品、技术、服务、资本以及跨境人员的流动均有好处。
当然,RCEP 协定在对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等多个领域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给关税减让、产业竞争、规则及标准对接等方面带来挑战[10]。RCEP 使得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快速发展,但成员国间仅存在经济领域的基本互信,还未达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安全互信,中国作为战略发展的主导方,要实现与RCEP 成员国间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势必受到阻隔,因此从RCEP 发生背景、发展的基础、安全互信的类型与使命、合作困局以及成员国安全互信与中国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RCEP 成员国安全互信与中国化的实践路径,更能彰显中国在RCEP 中的责任与使命,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RCEP 发生的背景及发展基础
中国与东盟关系越来越密切,而RCEP 的实施使二者成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11]。RCEP 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东盟十国发起的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
兰、印度6国参加的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组织,但是后面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就没有参与到RCEP协定中。
(一)RCEP发生的背景
RCEP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而提出的[12]。由于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WTO谈判受阻,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特别是1997年和2008年分别遭遇的金融危机的冲击,让东盟国家明白若想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且有新发展,就必须抱团取暖相互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此,部分国家之间实施“零”关税,相互开放市场经济,密切联系与共同合作,RCEP便应运而生。
RCEP最早源于亚太地区出现的多种区域一体化安排与构想[1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局面,许多国家的大型企业面临直接倒闭,更严重的是一些国家的政治出现动荡的局面。这使东亚国家意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风险。于是,东亚各国开始转而寻求区域经济合作以应对风险和挑战。1997年12月,东盟邀请中日韩三国
领导人在马来西亚举行了非正式对话与合作会议,由此开启“10+3”对话模式。2001年,由“10+3”各国专家学者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EAVG)提交报告,建议以东盟及中日韩为基础建立东亚自贸区(“10+3”模式,FTAAP),通过长期合作实现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标。2004年底,在“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牵头启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学术研讨活动[14]。但日本因担心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过强,于2006年否定了这一方案,继而邀请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加入,建立“东亚紧密经济伙伴关系”(“10+6”模式,CE-PEA)。但是当时东盟更关注自身共同体建设,以及中日韩三国存在矛盾分歧,导致东亚区域性合作进程被阻隔。
就在东亚区域性合作进程受阻时,2009年,奥巴马政府宣布美国正式参与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15]这引起了亚太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TPP作为一个高标准的贸易协定,东盟成员中仅有4个国家加入了该谈判,其余6国皆因不满足条件而没有能够加入,东盟十国之间的向心力和东盟在亚洲地区的核心影响力也因此面临巨大挑战。此时,中日韩也在“10+3”框架外建立三国领导人峰会机制FTA,[16]FTA发展前景严重威胁到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RCEP应运而生。东盟接受了以东盟为主导的中日共同提案——
—RCEP。
(二)RCEP的发展基础
RCEP历经长达8年、多至31轮的艰苦谈判才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从2013年5月的首轮谈判至2020年11月的正式签署,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该协定签署标志着世界上经济贸易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RCEP的文本主要内容涵盖了20章,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协定
生效后,RCEP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性贸易协定,超越欧盟与北美自贸区。在人口规模上,RCEP覆盖22亿人,占全球30%;在GDP规模上,覆盖25.6万亿美元,占全球29.3%;在贸易规模上,区域内贸易额达10.4万亿美元,占全球27.4%。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税,该协定要求成员国在协定生效后,通过立即减税和在10年内逐步减税,最终实现该区域90%以上的商品零关税。商务部王文涛部长曾公开表示,RCEP签署“有助于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助于发挥大市场优势,畅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加快结构创新发展格局[17]。有助于凝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共识,提振各国发展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显然,会形成巨大的统一市场,取消成员国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限制,优化投资环境。
RCEP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一是RCEP 协定的签署将显著拉动东亚区域经济增长和福利提升。RCEP框架下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投资壁垒的大幅削减,将大幅降低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制
度性成本,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而拉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增长、带动各国国民整体福利的提升。二是RCEP 协定的签署也将促进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加深相互合作的力度。RCEP框架下,各成员国之间的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逐步统一。这将有利于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有助于跨国公司降低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建立更精细更完善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显著增强RCEP成员国民众的福祉。
三、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的类型与使命
中国也成为搭建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的重要桥梁。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近,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18]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得到不断的发展。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2004年于广西南宁举行,此后,南宁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目前正在着力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始终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选择,因此,2014年开始打造中国与东盟关系“钻石十年”,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向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加深中国与东盟合作,构建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一般来讲,稳定与持续健康的经贸合作能够促进双边的政治与国民互信,从而更好开展良性合作。
(一)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的类型
目前RCEP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RCEP成员国中建立安全互信的长效机制。中国新的安全观以及东盟的综合安全观是中国—东盟安全合作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形势的邹海霞,袁凤柳:RCEP成员国间安全互信与中国化实践路径
商业经济第2023年第6期SHANGYE JINGJI No.6,2023
新变化——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构建的客观要求。其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中国和东盟安全合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目前RCEP成员国统一性与差异性并存。统一性是指东盟各国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文化规划和政策,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将建构民族文化置于国家文化发展的本位,同时加强东盟各国之间,以及与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文化交流。差异性是指各国经济、宗教、民族、社会等基本国情千差万别,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因此,RCEP成员国在安全互信上应该达成共识,通过商议与交流促进双边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国家级领导的对话与沟通,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各国民众的友好交流。
RCEP成员国之间非常重视各个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但是缺乏互信、与东南亚关系集中于官方关系,而忽视了其民意诉求和公众利益,研究集中于研判他国权力集团的动向,而忽视其民众意愿。因此,对他国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和合理的理解,缺乏真正深入认知。安全互信重要在于官方的对话沟通,但是与此同时民意诉求与公众利益也是尤为重要,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民众的利益遭到不同程度的威胁。RCEP成员国中的部分国家在多个部门的产业链上存在互补性较强,如农业上澳大利亚、新西兰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日本、韩国在高端、特农产品加工制造上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国、东盟人口众多,农业体量大,既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也是出口大国。这是中日首次达成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势必会为中国农产品生产优势地区创造贸易新空间[20]。这些合作都是在建立安全互信的前提下进行的。存在差异性就会有互补性,因此各国需要认清本国的长处与短处,建立长效的安全互信机制,相互沟通交流合作,达到经济互补。
(二)RCEP成员国的安全互信使命
RCEP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交流合作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不断推动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亚洲产业链供应链。只有建立安全互信,RCEP成员国才能够建立长久合作机制,形成命运共同体,同时也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RCEP诞生是亚洲地区经贸制度化的第一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不同程度的打击,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动力,而RCEP和“一带一路”正好提供平台。同时,RCEP是共识之上的多边主义,这是共识的结果,而不是哪个国家强加的,是新类型的多边主义。
RCEP成员国可以共享多边合作成果,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成员国也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安全互信使命。
RCEP成员国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建构良好的友谊关系,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密切沟通协调,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各成员国之间要积极开展对话交流,加深利益交融,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RCEP协定中的成员国的利益是休戚与共,安全互信使命是加强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地区稳定。针对RCEP成员国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需要构建面向未来、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安全架构。
四、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合作的困局
加入RCEP协定的15个国家中,历史、地理、地区文化冲突等问题导致国际关系不断冲突。特别是东盟国家当前的政治与经济较为复杂,地方政治动荡、地区冲突和宗教冲突、大国与该地区的权利斗争以及突出的政治问题,成员国均存在严重的内部问题,同时也有各个成员国之间的问题,内部需要国家进行自我调整,对于外部需要各个成员国不断进行交流对话沟通,因此必须清楚成员国的内部情况和外部合作过程中的安全互信。
(一)RCEP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RCEP成员国的各个国家情况不同。东盟成员国在宗教与政治制度存在不同,同时在经济发展水平、民主价值观、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性阻碍了一体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RCEP15个成员国之间也存在分歧,例如,中日钓鱼岛冲突、韩日独岛冲突、中国南海地区冲突等,这严重影响成员国内部的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导致不信任。中日韩作为RCEP参与国的三大主要经济体,在RCEP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这三国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整个RCEP协定的发展,加强RCEP成员国的政治互信是安全合作的前提。另外,东盟部分国家间经济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性和一定的脆弱性,造成RCEP 框架下某些服务领域的替代性增强,当突破商品相关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领域,新领域服务贸易合作容易在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的相互博弈中引发地缘冲突,从而给RCEP的持续开放带来挑战[21]。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出口竞争力不平衡、新生领域发展势头不强等方面的阻碍。RCEP成员国要抓住该协定的发展优势,努力突破国内的困境,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水平,共享RCEP合作红利。部分较发达的国家要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帮助相对困难的国家振兴经济,从而实现命运共同体。
(二)深入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从RCEP签署过程中经过持久谈判,以及日本加入RCEP的摇摆态度到印度拒绝加入RCEP,充分证明各国在后疫情时期十分关注其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必须经过充分衡量才会选择是否加入RCEP协定中。目前RCEP协议规则在服务贸易合作中还处于各个成员国协商探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
领域的开放程度比发达国家普遍较低,风险识别和防范经验不足,能否在RCEP框架下实现全面开放和深度合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21]RCEP可以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但是需要东盟发挥其中心地位的作用,同时注重RCEP成员国间的发展差异,释放RCEP发展的巨大潜力,进而促进RCEP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一体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现实条件,很多国
家均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的同时,部分RCEP成员国由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景气等,遇到的挑战更多,因此需要成员国携手共克时艰,在公共卫生安全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比如中国与东盟的疫情合作。因此,部分发展中国家综合各方面进行考虑,需要加强RCEP的合作力度,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完善大国引领机制。
(三)世界经济面临挑战与重整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前夕,在传统工业技术推动经济增长能力减弱的同时,新的主流工业技术尚未形成,全球经济因之而低迷,另一方面以俄乌冲突为代表,世界经济正由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化国际治理转向地缘政治经济安排。区域化取代全球化,全球经济因之而动荡。因而,RCEP成员国之间要守望相助,助力经济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
五、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与中国化的关系
RCEP能够使15个国家的利益休戚与共,中国也应该抓住机遇,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上不断加强。中国是RCEP 机制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RCEP对于中国也是极为重要,在RCEP开始谈判之前,RCEP对中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多边贸易平台,但在中美政治与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RCEP对中国意味着一个难得的国际舞台,是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的新空间。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冲击下,中国的外贸格局发生变化,东盟已经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使得RCEP对中国来说更显得可贵。除此之外,通过RCEP,中国得以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美国的安全盟友增加一种稳定的经贸关系,如此便增加了另一条沟通渠道。在目前经济不稳定背景下,中国加入RCEP是明智选择,也是长久之策。
(一)RCEP是经济一体化的载体也是中国发展的重大平台
RCEP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多重的,中国要牢牢抓住RCEP的机遇。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积极参与到RCEP 协定中是拥有巨大好处,最主要RCEP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属于特定性质的结盟,而RCEP正是在地缘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崛起需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特别是区域内国家的利益一致性;其次,由东盟主导创建的RCEP,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对于TPP是有益的平衡;第三,中国在海外发展过程中遇到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区域一体化进程,
将缓解中国海外投资和贸易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RCEP将助力中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各产业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因此,RCEP是中国发展的重大平台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舞台。
(二)RCEP成员国安全互信使中国更加稳定发展经济
对于中国来说利用好RCEP平台是抵御美国的打压、对冲地缘政治围堵的重要空间。而要利用好RCEP平台,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看待RCEP,并且以这个协定推动中国内部改革,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水平。中国需要与
14个RCEP成员国之间提高政治安全互信,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提高中国投资透明度。要抓住RCEP的红利,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提升开放水平,才是利用好RCEP 平台的最好方式,也才能真正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总之,RCEP的签署和顺利实施,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也是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步。目前RCEP成员国中部分国家之间在文化上比较相似、经济互补性强,例如,日本是成员国中最大的发达国家,资本充足、技术先进、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市场巨大、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加入RCEP对于双方经济社会发展都会有极大促进作用。显而易见,RCEP能够加强经贸联系,促进共同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各自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民生活福利,而且促使签约各方增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化互通、安全互助,结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长治久安和长久繁荣。
六、RCEP安全互信架构下中国化实践路径
RCEP红利共振,在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理事长垣内隆在参加东博会相关活动时表示,RCEP是振兴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各成员国均充分享受到RCEP的红利,但是RCEP成员国均存在各种相互交织的矛盾,对RCEP内部安全互信产生重要影响。从宏观层面看,RCEP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都在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出现大国之间的相互博弈以及大国对中小国的肆意拉拢与挑唆现象,使得RCEP成员国存在一定的分歧与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话交流,特别是安全互信的规制。中国在这一架构中必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一)搭建RCEP互利合作论坛,扩大中国在RCEP成员国中的公信力及国际影响力
开拓多种渠道促进RCEP与“一带一路”的相互衔接,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巨大帮助,不仅能够扩大中国商品和服务输出,还能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强化和升级不同国家间的经贸互动关系,建立共同利益的链接,拓展发展的新领域、开拓新的发展远景。搭建RCEP互利合作,将建立起更好的国际合作机制,减少各国独立为阵发展导致的分散和矛盾,为RCEP及“一带一路”沿线更多的国家提供深化合作、共谋繁荣的良好契机,稳定并维护区域性、全球性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RCEP为主题,把握该协定带来的发展与合作机遇,促进各方面开展互利合作的论坛。例如,第二届RCEP 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开放合作和发展共赢共建全球最大自贸区非常有帮助。另外,成立RCEP 智库联盟,通过各方面研讨磋商探寻发展的新策略,对推动RCEP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邹海霞,袁凤柳:RCEP成员国间安全互信与中国化实践路径
(二)力促RCEP成员国建立安全互信的合作架构,提高中国参与主导国际事务能力和引领地区发展的能力中国在RCEP前就已经分别和新西兰、韩国、柬埔寨签署双边的贸易协定,增进产业互补,但是范围小、无法形成规模优势,而加入RCEP则成为把点变成面。
中国通过加入RCEP,一举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与区域稳定的大车捆绑在一起,一方面让签约RCEP的成员国享受中国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也同时让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双重循环促进了自身长远和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分化并瓦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力量,以此破解美国对中国经济政治的全方位围堵打压。
成员国共享RCEP的红利是巨大的。一方面,对大经济体而言,收益更多体现在国家距离相近方面,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可以减少以极端形式解决争端;另一方面,对小经济体来说,“搭车发展”的机制化,
可以参与更大的市场,同时有助于规避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增强。RCEP后续实施势必会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因此,要加强RCEP 成员国的安全互信,保持沟通合作,积极力促建立成员国间的安全互信架构,积极发挥中国力量,提高中国参与主导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引领地区发展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要为推进RCEP积极发声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增强成员国共同奋斗的意识和国内人民的民族意识基础,让国际和国内民众看到RCEP发展带来的升级繁荣,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植入民众的心中。
(三)把握RCEP发展机遇,提升中国出口的创造效应与建立有力的制度环境和保障
RCEP是东盟国家发起和主导的,但是中国作为RCEP 贸易体系中最大的贸易国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国家,要牢牢把握好RCEP带来的机遇,特别是目前RCEP仅是解决了贸易关税,实质上仅是实现了流通上畅通,但是经济良好发展包括四大关键要素,即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从当前的现实看,分配与消费仍然是RCEP框架下15个成员国将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哪个国家人民消费强,哪个国家才能够在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要加强产品出口与外国产品进口,不能只进不出,同时中国人民要能够消费得起进口产品,必须提高居民消费力。
加入RCEP,中国也面临着挑战,中国凭借自身的市场和体量,将会在RCEP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也将会同国内的民族企业一同面临重大挑战。民族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国际接轨能力。也要
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RCEP宣传培训,指导企业全面掌握并运用RCEP 规则,发展数字化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同时企业要注重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掌握国际交易规则与新的范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国家更重要的是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支持高端产业和绿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提高有力的制度环境和保障,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的进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盛明,王妤心泓.RCEP生效,中日韩合作如何乘势而上[J].中国外资,2022(3):36-37.
[2]牛旭霞.RCEP货物贸易条款的解读及蕴含的商机[J].广西社会科学,2022,326(8):81-88.
[3]张彬,张菲.RCEP的进展、障碍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122-130.
[4]郑学党,庄芮.RCEP的动因、内容、挑战及中国对策[J].东南亚研究,2014(1):33-38.
[5]王君.RCEP的构建及中国应对策略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3(4):3-7.
[6]陈淑梅,赵亮.广域一体化新视角下东亚区域合作为何选择RCEP而非TPP?[J].东北亚论坛,2014,23(2):50-58+127.
[7]汤婧.中国参与亚太区域整合的战略选择——
—RCEP对TPP的替代效应[J].中国经贸导刊,2013(16):39-41. [8]李欣亮,赵青霞.RCEP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2(18):147-150.
[9]全毅,沈铭辉,仇莉娜.如何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视角[J].和平与发展,2017(5):86-102+122 -123.
[10]袁明兰,张小玲.RCEP签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1):82-86.
[11]张希颖,融美佳,刘璐璐.RCEP对东盟经合区发展的机遇及策略[J].河北金融,2022(8):35-38.
[12]卢国学.RCEP签署的边际效应[J].中国发展观察,2020(22):27-29.
[13]平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以RCEP为中心[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6):111-124+4. [14]肖琬君,冼国明.RCEP发展历程:各方利益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20(2):12-25.
[15]刘嘉乐.RCEP与中日韩自贸区构建[J].山东纺织经济,2021(4):16-18.
[16]韩升,王朋朋.RCEP背景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角定位及策略选择[J].长白学刊,2022(3):103-110.
[17]马涛,徐秀军.新发展格局下RCEP签署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中国策略[J].东北亚论坛,2021,30(3):60-70 +127-128.
[18]杨兴洲.中国—东盟自贸区为珠江航运铸就新梦想[J].珠江水运,2010(2):32-33.
[19]苟生平.中国—东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20]屠新泉,曾瑞.解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秘书工作,2022(2):75-77.
[21]李奇璘,姚莉.RCEP背景下中国——
—东盟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J].国际贸易,2022(2):89-96.
[责任编辑:王凤娟]
商业经济第2023年第6期SHANGYE JINGJI No.6,20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1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219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经济   发展   合作   成员国   区域   互信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