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研究

第17卷 第2期                    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Vol.17 No.2 2021年6月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j un.2021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研究
闫亮亮1  王博宇1 于 方2  叶 红2 关雪燕2  付建平2  侯笑如2  梁 烜2  赵欣如2
(1  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京 100194;2  中国观鸟会,北京 100097)摘 要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鸟类重要补给地和栖息地。湿地公园自2014年起连续6
a 开展春秋季鸟类环志工作,环志工作的开展对于掌握翠湖湿地鸟类的生态、监测鸟类落动态、开展鸟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春秋季迁徙季鸟种略有差异,春季迁徙的雀形目优势鸟种是黄喉鹀、红喉姬鹟、小鹀、树鹨等;秋季迁徙的雀形目优势鸟种是小鹀、黄喉鹀、树鹨等。翠湖湿地公园的留鸟回收率较高,表明留鸟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且在翠湖湿地自然状态中生活良好,自然寿命较长。关键词  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网捕;鸟类迁徙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290(2021)02-0027-04
A study on Bird Banding in Cuihu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YAN liang-liang 1    WANG Bo-yu 1 Yu Fang 2    YE Hong 2 GuAN Xue-yan 2 Fu Jian-ping 2
HOu Xiao-ru 2    liANG Xuan 2    ZHAO Xin-ru 2
(1  Cuihu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Beijing 100194, China; 2  China Bird Watching society, Beijing 100097, China)
Abstract Cuihu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becomes an important refuel and habitat for bird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migration season. since 2014, the bird banding program during the migration seas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uihu wetland park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astering the ecology of birds in Cuihu wetland, monitoring the dynamics of bird community, and carrying out the protection of birds and their biodiversity.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 that it is slightly different in the bird species in spring and autumn migration season of Cuihu wetland park.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minant bird species of Passeriformes in spring migration are Embeliza elegans , Ficedula albicilla , Embeliza pusilla, Anthus hodgsoni, etc.; the dominant bird species of Passeriformes in autumn migration are E.pusilla , E.pusilla, A. hodgsoni, etc. Meanwhile the recovery rate of resident birds in the park is high,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ctivity area of resident birds is relatively fixed, and they live well with a long life in the natural state of Cuihu wetland.Key words Wetland park; Bird banding; Net catching; Migration
收稿日期:2021-01-26
作者简介:闫亮亮(198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植物观测、鸟类环志等工作。E-mail:***************
鸟类环志是研究鸟类迁徙及行为生态最常用、最普及的方法。在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停歇地捕捉鸟类,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做成带有编号的鸟环或标记物佩带在鸟体上,然后将鸟在原地放飞以便在其他地点(或其它季节)再次重新观察到或捕捉到,此种研究鸟类迁徙的方法称为鸟类环志。通过对比首次环志和环志鸟类回收所记录的鸟类信息,可了解鸟类的迁徙路线、迁徙停歇地、迁徙范围、迁徙速度以及鸟类的寿命等信息(汤臣栋, 2012; 张孚允等, 1997; 马志军, 2009)。通过对鸟类再次观察、捕捉并放飞,或偶然发现其死亡个体,鸟类环志可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候鸟的分布、种数量变化及鸟类的迁徙规律(张孚允等, 1997; Minton, 2003)。
鸟类环志是研究鸟类栖息地选择、利用、迁徙
途径和路线以及迁徙策略的重要措施,是科学管理野生鸟类的基础信息采集手段,鸟类环志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唐松元等, 2018; 李显达等,2007; 2014)。环志工作不仅可发现一些当地的鸟类新记录,同时为证实鸟类活动范围因生态环境变化提供实证(方克艰, 2008)。总之,环志可提供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资料,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鸟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提供依据(侯韵秋等, 2000)。
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的指导与支持下,翠湖湿地公园多年一直坚持在园内开展鸟类
环志项目。公园鸟类环志工作在中国观鸟会环志志愿者的帮助与支持下,较好地开展了每年春秋两季的鸟类环志工作。截止到2019年已成功环志的鸟类达8 000余只次,其中包括一些被回收的环
DOi:10.3969/j.issn.1673-3290.2021.02.06
28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第17卷 
志鸟个体。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翠湖湿地公园概况
翠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40°06′N,116°11′E),地处温榆河水系南沙河流域中游,占地面积157.6 hm2,其中水域面积约90 hm2。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以地域性乡土树种为主体,以本土湿地植物为特,形成以陆地乔木、灌木、地被,水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所组成的复合鸟类栖息地体系。环志地点位于公园封闭管理区,环志环境相对稳定,昆虫种类繁多、两栖爬行类动物较多,在春秋迁徙季是鸟类重要补给地和栖息地。通过翠湖湿地公园迁徙季环志的鸟类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出春秋季湿地鸟类迁徙特征,是研究北京城市湿地鸟类生态的良好基地。
1.2  研究方法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自2014年起,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展为期15 d左右的鸟类环志工作。鸟类环志采用网捕法捕鸟,每个环志季,网的拦截总面积约750 ㎡,网孔径2 cm;每日布网时间24 h(除个别下雨天气收网),网具和脚环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提供。
翠湖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网场布设在公园封闭管理区环志屋周边,环志屋东北部有一处被园内水域包围相对封闭的荒岛(自然恢复的植被区)为主要环志场所,其他网场均在环志屋周边。每张网的位置用GPS定位(图1),保持每年春秋季不变。根据近4年来网捕结果,用数字化技术分析数据,比较统计结果,如网捕鸟种数、落网时间规律,同种鸟的个体差异(如雌雄迁徙时间、体重、体长等区别等)等。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迁徙季翠湖湿地公园湿地优势鸟种种的迁徙特点以及活动情况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秋迁徙季优势种鸟类相似,且有差异
2016—2019年,翠湖湿地公园共环志鸟类87种6 792只次,属13目33科,共回收鸟10种115只,回收率达1.7%。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春秋季迁徙鸟类组成略有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春季环志迁徙的雀形目优势种鸟类是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红喉姬鹟(Ficedula albicilla)、小鹀(Emberiza pusilla)、树鹨(Anthus hodgsoni)等。从表2可以看出,秋季环志迁徙的雀形目优势种鸟类是小鹀、黄喉鹀、树鹨、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等。
图1  翠湖湿地公园网场分布图(选自Google地图2019年9月)
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Cuihu wetland park
(selected from Google map, september 2019)
表1 春季环志迁徙季优势种鸟类
Table 1 Dominant bird species in spring banding migration season
年份序号 物种数量/只备注
2016年1黄喉鹀107雌鸟53只,雄鸟54只
2红喉姬鹟86雌鸟19只,雄鸟67只
3小鹀41
4树鹨31
2017年1黄喉鹀130雌鸟58只,雄鸟64只
2红喉姬鹟87雌鸟20只,雄鸟62只
3小鹀31
2018年1小鹀99
2红喉姬鹟90雄鸟71只、雌鸟19只
3黄喉鹀67雄鸟42只、雌鸟25只
4树鹨42
2019年1树鹨150
2红喉姬鹟112雄鸟95只、雌鸟17只
3棕头鸦雀94
4黄喉鹀66雄鸟29只、雌鸟37只
表2  秋季环志迁徙季优势种鸟类
Table 2 Dominant bird species in autumn banding migration season
年份序号 物种数量/只备注
2016年1小鹀142 
2灰头鹀51
3树鹨40
4黄喉鹀30雄鸟8只,雌鸟22只
5红胁蓝尾鸲 30雄鸟16只,雌鸟14只
6红喉姬鹟26
2017年1小鹀356
2黄喉鹀77雄鸟24只,雌鸟52只
3灰头鹀58
4树鹨16
2018年1小鹀178
2棕头鸦雀178
3黄喉鹀54雄鸟15只、雌鸟39只
2019年1小鹀1 289
2树鹨447
3黄喉鹀139雄鸟80只、雌鸟59只
4棕头鸦雀107 
29第2期闫亮亮等: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环志研究
2.1.2 植被、景观与候鸟迁徙的关系 北京地处亚热带向亚寒带的过渡区,是春秋两季众多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全球有八大候鸟迁徙通道,经过中国境内的共3条,其中北京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每年过境南迁或北徙的候鸟达300多种。候鸟为了在繁殖地的食物、环境最佳时期到达,每年要
根据气候、风力等对迁徙时间进行调整(Lykke et al, 2019; McNamara et al, 1998; Thorup et al, 2017) 。
长期环志可摸清鸟类的本底数据、监测鸟类种的动态变化、评价栖息地生境质量。春秋两季迁移的候鸟中林鸟以黄喉鹀、小鹀、树鹨、红喉姬鹟为主,这些候鸟喜在灌草丛及林下空间活动,喜食草籽、昆虫等。翠湖湿地公园植被以榆树(Ulmus pumil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等乔木为主,林下有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天目琼花(Viburnum opulus)等灌木丛,以及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山麦冬(Liriope spicata)、早熟禾(Poa annua)等地被植物。丰富的植被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在春秋迁徙季鸟类多样性高、数量多,同时也吸引候鸟每年往返来园夏候繁殖、越冬或旅居。园内水生植物丰富,也为水鸟和近水鸟种,如涉禽鹭类、鸻鹬类、游禽雁鸭类以及翠鸟、苇莺、鸦雀等提供了栖息和食物来源。
2.2  回收鸟类分析
2.2.1 回收数量多的鸟类 2016—2019年,回收环志鸟类数量最多的留鸟依次是棕头鸦
雀(Sinosuthora webbiana)、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等,而迁徙鸟回收数量较多的是黄
喉鹀、小鹀、红角鸮(Otus sunia)等。由于
回收留鸟数量较多,如棕头鸦雀截止到2019
年已经累计回收多达74只,表3仅列出部分
重要回收个体。环志鸟类的重捕,可为了解
候鸟的迁徙路径和野生鸟类的自然寿命提供
野外数据(黄华等,2019)。
2.2.2 留鸟回收信息分析 翠湖湿地连续
6 a春秋季鸟类环志,留鸟的回收信息最多,
因为留鸟是园内常见鸟,并且偏爱在灌丛、苇
丛和低矮的乔木上活动,其生境靠近网场,故
容易被网捕到。其中留鸟包括灰头绿啄木鸟、棕头鸦雀、银喉长尾山雀、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等。灰头绿啄木鸟已回收到2~4 a 前的环志鸟,其中环号为F09-5784灰头绿啄木鸟(雌成鸟)首次环志时间为2014年4月19日,于2018年5月1日再次回收,为目前环志-回收时间最久的灰头绿啄
木鸟。环号为F09-5789的灰头绿啄木鸟(雄成鸟),首次环志之后,先后4次被重捕。环号为C22-4564的星头啄木鸟(雌成鸟),首次环志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于2019年4月30日回收。以上数据显示出这两种啄木鸟分布区域十分稳定,自然寿命至少5~6 a。网场位置不变,鸟回收的概率较高。
棕头鸦雀是留鸟回收率最高的鸟种,2016—2019年累计回收了74只棕头鸦雀。环号A171-5448的棕头鸦雀(成鸟)首次环志时间为2016年10月3日,于2019年4月23日回收,该只鸟是目前环志时间较早的棕头鸦雀。这些鸟类重捕的记录证实,棕头鸦雀在翠湖湿地公园活动范围非常固定,一直在环志屋附近(分布区保持多年不变),且在翠湖湿地自然状态中生活良好,自然寿命至少可达到5 a 以上。
留鸟回收鸟种和数量相对较多,开展环志以来,由于环志网场固定,同一只鸟重复回收的次数也逐渐增加。留鸟回收概率频率越高,得到该只鸟的活动范围、觅食情况、自然寿命等信息也越丰富,可更好地了解这些留鸟的生存状况及生态习性,研究气候、植被、食物资源、造巢条件等环境因素对留鸟的影响,便于开展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
表3  部分回收重要个体
Table 3  important individuals partially recovered
回收鸟种性别环型 环号环志时间回收时间
红角鸮G12-05142016/04/23 7号网2017/04/26 8号网
普通翠鸟雄R00-45192017/04/30 16号网2019/04/20 4号网
星头啄木鸟雌C22-45642014/09/30 17号网2018/05/03 8号网、
2019/04/30 18号网星头啄木鸟雄C34-46062018/04/24 8号网2019/04/29 8号网
灰头绿啄木鸟雌F09-57842014/04/19 17号网2018/05/01 18号网灰头绿啄木鸟雄F09-57892014/09/26 14号网2016/05/03 15号网、
2017/09/24 14号网灰头绿啄木鸟雌F09-58232017/09/23 8号网2018/04/26 5号网、
2019/10/07 9号网
小鹀A115-68902015/09/16 14号网2016/05/04 18号网黄喉鹀雌B183-70432014/04/29 14号网2015/04/30 18号网黄喉鹀雌B208-39392014/10/17 17号网2015/10/20 18号网黄喉鹀雌B208-39012014/10/16 10号网2016/04/24 9号网
黄喉鹀雄B183-89762015/10/15 18号网2017/10/06 1号网、
2019/12/18 14号网黄喉鹀雄B195-42312018/10/05 2号网2019/10/07 6号网
30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第17卷 
2.2.3 候鸟回收信息分析 环号为B183-8976的黄喉鹀(雄,成鸟)首次环志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4年之后2019年12年18日重捕。另外还有2只被回收的环号为B208-3901的黄喉鹀(雌,成鸟)和B183-8976黄喉鹀(雄,成鸟),证实了黄喉鹀在翠湖湿地公园的居留类型为冬候鸟或是旅鸟,表明黄喉鹀会忠实于越冬地或迁徙驿站的习性。环号为A115-6890的小鹀成鸟被回收,表明小鹀在本公园居留类型为旅鸟或是冬候鸟。另外一只环号为G12-0514的红角鸮成鸟于2016年4月23日环志,2017年4月26日被回收。显示红角鸮重返繁殖地且原巢区,首次网捕与回收网捕的位置小于20 m。
这些候鸟重捕说明以下3个问题:
(1)黄喉鹀、小鹀等候鸟,其迁徙的路线大体不变,而且从重捕的时间来看,春秋季的路线也没变。因为环志网场固定,回收的鸟均在第一次被捕的网场周边重捕,直线距离50 m左右。
(2)红角鸮在公园的繁殖区域非常固定,来年回到固定的场所。上述红角鸮,连续2 a都在春季被网捕,而且在相同区域被回收。
(3)通过重捕这些候鸟可以准确地记录不同鸟类的自然寿命,便于开展其种的专题研究。
3  讨论
3.1  环志数据可为鸟类提供适宜生境
通过对优势种鸟类环志量以及回收鸟类的统计,发现园内留鸟鸟类较为稳定,候鸟数量逐年增加。留鸟种的稳定,反映了翠湖湿地公园园内生境适宜,另一方面公园通过分区域管理、开辟封闭保育区、开放区、过渡区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类干扰,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候鸟种易受繁殖地生境和迁徙过程的影响,尤其是迁徙途中的偶然事件(如暴风雨、剧烈降温),会导致种数量的波动。因此,开展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十分重要,以利于鸟类栖息、迁徙、繁衍与越冬。
3.2  利用环志数据,开展湿地保护研究
多年的鸟类环志与回收数据表明,翠湖湿地公园是候鸟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针对不同鸟类的繁殖、越冬、迁徙(补给驿站)的诸多功能需求开展湿地的建设与保护,如:分析环志网场周边的植被环境,总结不同鸟类的觅食、繁育和活动场所等。
湿地不仅吸引水鸟,也吸引大量的林鸟、灌丛鸟、鸠鸽及猛禽等。因此,开展湿地保护的基础研究,应该从更多、更大的类入手,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数据采集和观测,搞清楚不同湿地的生物结构及关系,便于提升湿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方克艰, 于晓东, 姚恒彪. 2008. 黑龙江嫩江高峰林区鸟类环志监测报告[J]. 四川动物,27(6): 1071-1078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2000. 中国鸟类环志概况 [M]. 湖北:野生动物 (6): 2-4
黄华, 张峻峰, 朱家贵, 等. 2019.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6年鸟类环志的初步研究[J]. 绿科技(16): 36-38
李显达,陆军,郭玉民,等. 2014. 嫩江高峰林区莺科鸟类环志研究[J]. 野生动物学报, 35(2): 187-193
李显达, 朱坤杰, 付宇霞,等. 2007. 吉林珲春2002—2005年鸟类环志监测报告[J]. 四川动物, 26(3): 542-549
马志军. 2009. 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 44(3): 5-8
汤臣栋. 2012. 崇明东滩鸻鹬类迁徙[J].湿地科学与管理, 8(1): 38-42
唐松元, 段文武, 李立, 等. 2018. 湖南隆回屏风界鸟类环志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 45(2): 34-38
张孚允, 杨若莉. 1997. 中国鸟类迁徙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郑光美. 2017.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lykke P, Nina M J, roine s, et al. 2019. sex-specific difference in migration schedule as a precursor of protandry in a long-distance migratory bird[J]. The science of Nature, 106: 45
Minton C. 2003.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banding and flagging waders in Australia?[C]//straw P J.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shorebirds in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roceedings of the Australasian shorebirds Conference. Canberra, Australia.
Wetlands international Global series 18, international Wader studies 17. sydney: Wetlands international
McNamara J M, Welham r K, Houston A i. 1998. The timing of migr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annual routine[J].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9: 416-423
Tøttrup A P, Pedersen l, Onrubia A, et al. 2017. Migration of red-backed shrikes from the iberian Peninsula: optimal or sub-optimal
detour[J].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8(1): 149-15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5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21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鸟类   环志   迁徙   公园   回收   候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