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国内首套自主开发POTBA技术工业化试验圆满完成!

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题,使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可生物分解的材料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生物降解塑料对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环境将有积极的意义。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深圳下足功夫,严格管控塑料制品生产,鼓励可降解塑料研发。
一方面,深圳从塑料制品生产前端入手,严格限制禁止类塑料产业立项审批。自2016年起,深圳市产业目录中明确将“厚度低于0.025 mm的商品零售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禁止、淘汰类产业,并严格把好立项审批关。同时组织开展淘汰类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产能摸排调查,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低端塑料生产企业。
另一方面,深圳扶持可降解、可替代塑料产品研发和推广。据介绍,今年以来,深圳组织实施了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一批扶持计划,设立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可降解塑料企业申请绿制造体系。在这项政策的扶持下,深圳多家企业取得可降解塑料生产技术突破。
以深圳万达杰公司为例,这家公司膜袋生物降解率可达70%以上,入选第五批国家绿产品。据介绍,万达杰公司生产的新材料聚乳酸是以木薯、番薯等非粮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来源的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广泛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具潜力的理想绿高分子材料。“在各生物降解塑料技术路线中聚乳酸生产耗能只相当于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的20%~50%,产生的CO2则为相应的50%。”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深圳还举办技术论坛,实现产学对接一体化。据介绍,深圳于2020年11月14日举办了“2020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关技术论坛”,在促进学界技术与产业应用对接、标准与产业对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扩大了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打破垄断!国内首套自主开发PO/ TBA技术工业化试验圆满完成!
Breaking the monopoly! The first domestically developed
PO/TBA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 test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经过72 h稳定运行,12月17日23点10分,伴随最后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全面达标,标志着滨化集团PO/
TBA工业化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O/TBA技术,对于打破国际化工巨头技术垄断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C3C4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装置,其工艺是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作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共氧化法环氧丙烷技术。
(1)异丁烷共氧化法(PO/TBA)简介
异丁烷共氧化法(PO/TBA)最早由美国ARCO 公司在1967年开发。该工艺以丙烯和异丁烷为原料,生产环氧丙烷的同时联产叔丁醇(TBA)或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过程主要包含异丁烷氧化、丙烯环氧化、产品分离、精制、催化剂回收和制备及叔丁醇的处理6个工序。
异丁烷与纯氧反应生成叔丁基过氧化物和TBA,经过浓缩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叔丁基过氧化物与丙烯反应生成PO和TBA,TBA与甲醇反应得到MTBE。
该工艺的优点为,不以氯为原料、污染小,克服了氯醇法三废污染严重、腐蚀大和需求氯资源等缺点。
PO/TBA工艺每生产1 t环氧丙烷需消耗丙烯0.78 t、异丁烷2.77 t,联产2.3-2.5 t TBA或3.0~3.2 t MTBE。该工艺原料及产品涉及较多,上下游需要完整产业链配置,并且投资额较大。另外,如何合理的消化和利用大量的联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技术的推广与装置的整体效益。
典型的PO/TBA工艺主要由ARCO、Texaco、LyondellBasell和Huntsman等公司所掌握。
2014年,万华化学引进Huntman异丁烷共氧化法(PO/MTBE)技术,建成投产24万t/年环氧丙烷联产75万t/年MTBE装置。金陵亨斯迈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Huntsman公司的技术,于2017年建成投产年产24万t环氧丙烷联产74.2万tMTBE项目。
滨化开发的PO/TBA新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提高约10%的利润率。本次工业化试验对于打破国际化工巨头技术垄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滨化北海项目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2021年第47卷·61·
第47卷  第2期
·62
·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2)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
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滨州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园,为国内首套自主研发共氧化法环氧丙烷技术产业化项目,项目采用轻质原料,绿生产过程,产品面向高增长性新能源和新材料,主要建设60万t/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80万t/年丁烷异构化装置、30万t/年环氧丙烷(联产78万t/年叔丁醇)装置、15万t/年合成氨装置。2020年8月5日,该项目公用工程开工。
摘编自“山东滨化”
正大聚氨酯端氨基聚醚技术工艺装
备国内领先
Zhengda polyurethane amino-terminated polyether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re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2020年12月18日,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在淄博对淄博正大聚氨酯有限公司完成的“临氢催化胺化法合成端氨基聚醚(聚醚胺)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山东大学冯圣玉教授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工艺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工艺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正大聚氨酯开发的“临氢催化胺化法合成端氨基聚醚(聚醚胺)关键技术”项目以聚醚多元醇、液氨、氢气为原料,采用临氢催化胺化法合成端氨基聚醚(聚醚胺)的关键技术,生产高品质端氨基聚醚(聚醚胺),开发了新型催化剂和桨叶设备,催化剂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同时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副反应少,合成转化率高。
据了解,正大聚氨酯采用临氢催化胺化法开发了不同分子量的端氨基聚醚(聚醚胺)合成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五年来生产实践表明,工艺路线科学合理,采用的间歇法工艺技术,生产方式灵活,产品品种切换方便。产品经权威部门检测满足标准要求;经用户使用表明,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可替代进口产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定委员会建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应用领域。
正大聚氨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端氨基聚醚在工
业领域的规模应用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广泛应用于风电产业,饰品饰材、环氧地
坪、铁路运输、汽车、塑胶跑道、弹性体聚氨酯等多个领域。随着我国生产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端氨基聚醚与聚酯(聚醚)多元醇价格差距可能会逐步缩小,在聚氨酯领域,特别是在高性能弹性体系中,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将会越来越多地被端氨基聚醚所替代。2019年全球端氨基聚醚市场规模达到了5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随着可再生能源稳步复苏,海上风电的推行,风电行业逐步好转,端氨基聚醚市场需求总体上稳中有升,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正大聚氨酯是山东瞪羚标杆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年产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主要生产端氨基聚醚、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可降解聚氨酯新材料、聚氨酯弹性体预聚体等。其中端氨基聚醚年产能3.5万t ,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大端氨基聚醚生产商。
此前,国内95%以上的端氨基聚醚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端氨基聚醚生产由少数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端氨基聚醚的来源和价格已成为制约聚氨酯弹性体技术发展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应注射成型和喷涂聚脲弹性体制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摘编自“中化新网”
亨斯迈用废旧塑料瓶生产聚氨酯原
Huntsman uses waste plastic bottles to produce polyurethane
raw materials
聚氨酯的用途非常广泛。这种由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的材料可以制成滑板轮、汽车的刚性结构、床垫的记忆泡沫以及冰箱和建筑物的隔热材料。
但是,聚氨酯的性质—由分子紧密结合且通常不可逆地与交联物结合而成的特性,与可再次熔化的热塑性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或聚丙烯(PP )相比,它的回收是一项挑战。
塑料生产商试图用更环保的原料,例如从大豆油中提取的多元醇,来提高聚氨酯的可持续性。
亨斯迈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只是在其案例中,它正在以一种有助于解决更广泛的塑料废物问题的方式使聚氨酯更具可持续性:使用从回收塑料中提取的多元醇。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4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19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产   聚醚   技术   氨基   塑料   项目   产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