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版)

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因此当孙中山埋头“心理建设”的同时鲁迅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自主学习
一.改造国民性:学习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前期新文化运动
(一)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主要任务、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活动基地?提出的核心主张?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二)怎样改造国民性?——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反对专制:“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据此分析民主的含义?
(2)提倡科学(Science赛先生)、反对迷信:“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科学的含义?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和新道德的各自含义?李大钊说:“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分析新文化运动健将批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的发起人是?代表性的文学家是?新文学“新”在哪?胡适:“文学在今日不当为少数人之私产,而当以能普及最大多数之国人为一大能事”。陈独秀认为:白话文是“文学的德莫克拉西。”据此分析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
(三)国民性改造的一个成果——文化平民化:1919年3月,北大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老舍、郁达夫等众多文学家都创作了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反映了什么现象?
(四)国民性改造的怎么样?——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积极性:大部分学者认为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也是五四运动的前奏,其依据何在?除此之外,前期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意义?
2.局限性:陈独秀说“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现代学者李时岳认为:“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众中去。”据此分析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有哪些?
【课堂思考1】材料一: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余年的原故,……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时代变了!西洋动的文明打进来了!西洋的工业经济来压迫东洋的农业经济了!孔门伦理的基础就根本动摇了!”
——李大钊
请回答: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健将对待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二. 近代化的转轨:从资本主义模式近代化到社会主义模式近代化——后期新文化运动
(一)五四之前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背景?著作、观点?李大钊的地位?
(二)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的迅猛传播:背景?表现?意义?
【课堂思考2】以五四运动为界,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期,之前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之后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呢?首先,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成效不大;其次,一战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引起了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再次,是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损害中国主权,引起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反感;再次,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发表对华宣言,宣布放弃在华一切特权,激发了中国人民对苏俄政府的好感,使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新气象等。在此背景下,中国人的思想界发生了两大转变,一个是学习西方由以欧美为师变成了以俄为师;另一个是本土从传统文化反弹,现代新儒学兴起。
请回答:从战争之后,中国发展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模式,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演变轨迹,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却选择了社会主义近代化模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发生这种剧变的原因有哪些?
易错易混易漏点辨析
一.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并不意味着此时才出现白话文;实际上白话文很早就出现了,《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就是白话文。
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五.五四运动之前,李大钊已经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但不足以改变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之后,宣传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六.其实在李大钊之前,已有人在中国零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因此不能说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但与其他介绍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的是,李大钊较早的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救国良药,所以被称为第一个在中国竖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七.从康有为尊孔到陈独秀批孔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民主启蒙思想和共和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的层次由制度演变到文化,儒学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必然受到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等。
八.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的原因:中国之前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成效不大;一战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中国人民对欧美式传统民主体制的信仰产生动摇;一战期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了舞台;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李大钊的推动等。
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0.1916年,李大钊在《民彝》杂志创刊号上发文称:“为其历史所经阅者弥久,斯其圣哲所垂诏者弥多”,“民彝(意为人伦)受繄蒙也弥厚”,“其政治趋腐败也弥深”。所以,“吾华之有孔子,吾华之幸,亦吾华之不幸也”。可见,当时李大钊主张
A.应彻底否定儒学B.移风易俗应先行
C.批判儒学之糟粕D.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11.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说:“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积极继承并吸收外来文明                        B.否定神学崇尚科学
C.尊重理性并倡导世俗文艺                        D.打倒传统描绘蓝图
3.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7.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9.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
A.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14.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批学者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因此把西方哲学思想融会在中国传统智慧之内,从而肯定中国传统哲学也可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等现代思想。这个学派被称之为“新儒家”。“新儒家”兴起的主要背景是
A.三纲五常等的观念根深蒂固                      B.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
C.西方工业文明弊端日益暴露                      D.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旧文化
18.陈独秀说:“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黩,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这说明
A. 陈独秀反对激烈的“打倒孔家店”
B. 陈独秀倡导民主自由的价值观
C. 汉武帝是阻碍发展的历史罪人
D. 汉武帝独尊儒术毫无积极作用
21.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          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22.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
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3.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郑观应
D.陈独秀
27.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11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