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案

15  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导学案(一)
      主备人:李佳颖        历史组    适用班级:1-4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对本课的史实可联系必修1专题去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思考感悟】
北京大学校园景致一组: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得出——,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展开之时,正是北大起飞阶段)
北大红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北大图书馆、文化部。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曾经在这里执教。现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呢?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思想方面:                                                   
4、政治方面:                                                       
二、兴起
1、标志:        年,        在上海出版《            》,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敬告青年》一文,启示青年树立变革现实思想,号召青年勇于创新;
2、代表:陈独秀、                      、钱玄同、            、刘半农等。
3、主要阵地和活动中心:《              》(即原《敬告青年》)
北京大学(        任北大校长。他在学术上实行的“                  ,百家争鸣”方针,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4、口号:                        ,即    先生和      先生。
三、内容
  1)前期:
①倡导              (核心),反对                          ——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          为代表的    家传统道德。为此,新文化运动提出“                  ”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发表《                》和陈独秀发表《                 
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          革命。鲁迅的《                  》揭露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是            的典范。
2、后期新发展——十月革命后,            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实质:前期是                  新文化反对        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          运动。
2、进步性:它动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思想。它解放了人们思想,        和科学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对于      文化和            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
基础演练
1.在中国最早举起新文化大旗的人是
A  B  C  D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②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中国的富强                      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新文化运动最初出现新的发展是指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
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对封建
5.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6.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相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在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B.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绝不相容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D.尊孔思潮与帝制复辟的内在联系
7.阅读下列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
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①这段文字出现在什么运动时期?
②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③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导学案(二)
主备人:李佳颖        历史组    适用班级:1-4
一、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
1、首倡:      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                  ——第一次举起            大旗。
2、发展:(1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1919年,            出版《              》其中还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               
各地还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如北京的“                    、湖南的“                    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翻译出版(1920年的《共产党宣言》)
2)劳动节纪念活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0年新青年等刊物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提高工人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
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还有《          》《            》《                  》《工人周刊》和办补习学校、识字班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这些宣传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二、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背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
那时传人中国的还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先进知识分子进行认真研究比较,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                、瞿秋白、周恩来等
3、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
建党:中共一大:时间:          组织上建党
中共二大1922.7 思想建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补充新文化运动影响:
1、进步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运动
②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③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沉重的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④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⑥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她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
①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众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
【重点突破】: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民主思想的异同。
(1)相同
①都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②都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③都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的进步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区别
①维新派和革命派侧重于民主制度的建设,而激进派侧重于民主思想的建设。在民主政治要
求方面,维新派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要求实行民主共和。
②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激进派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专制主义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
③实践的结果程度不同,维新派的“百日维新”,在变法中并未实现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得以强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3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11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马克思主义   思想   中国   传播   文化   政治   民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