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收入·消费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张俊鹏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中央反复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顶层设计和目标要求越来越明晰化的同时,
也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完成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辩证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内
在逻辑关系,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总体设计,并具体做好领导体制、发展规划、政策保障、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方
面的衔接。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F323.8;F320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10月26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在第七部分,以专章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安排部署。如果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推进乡村振兴,将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辩证关系
1.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联系
一方面,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优先任务。没有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了七条中国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减贫之路。可见,中央对减贫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将其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脱贫攻坚解决的是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虽然目前832个国定贫困县都已经脱贫摘帽,但是规模性返贫风险依然存在,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目标。1.1.1 政策内容相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农业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只有“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而脱贫攻坚则是主要解决农民问题的,两者在产业、搬迁等方面具有相似的制度安排。例如,两者都将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而发展特优势产业则更是建立长效富农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1.1.2 主体作用相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12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贫困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劳动致富的观念。在脱贫攻坚中,贫困户和政府各司其职,贫困户是产品制作、收益共享的主体,而政府则是扶贫资金投入以及派驻干部帮扶的主体。诚然外部支持很重要,但决不能轻视贫困众的主体地位,要努力激发贫困众的内生动力,让脱贫变得可持续。在乡村振兴中,依然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培育一批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让农民成为真正有吸引力、有奔头的职业,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
1.1.3 体制机制相承。脱贫攻坚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即“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这是脱贫攻坚获得决定性成果以及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充分吸收脱贫攻坚优秀经验,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
1.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别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都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但在不同阶段,两者的工作侧重点是不同的,工作内容也各具特。在工作要求上,脱贫攻坚聚焦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更全面、层次更高;在时间节点上,脱贫攻坚的要求很明确,即2020年必须收官,而乡村振兴则要伴随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长期过程;在工作对象上,脱贫攻坚主要是要瞄准贫困县、贫困村,特别是贫困户,要求精准到户,而乡村振兴涉及到所有农业、所有农村、所有农民,通过乡村振兴来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1.2.1 特定体与普惠支持。脱贫攻坚面向的是一特定的体,即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乡村振兴的覆盖面更广,它包括所有的农村人口,具有普惠性的特点。脱贫攻坚的政策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别,在贫困县和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别。而乡村振兴的政策不是针对特定体设计的,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收稿日期]2020-12-18
[作者简介]张俊鹏(1996—),男,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张俊鹏: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131-
收入·消费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2卷第5期(总第505期)
1.2.2 精准施策与整体推进。2013年11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最大亮点所在。这种“精准滴灌”的开发式扶贫强调从每一个贫困户致贫原因着手,制定差异化的扶贫对策,保证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而乡村振兴则更多的具有区域性,强调农业农村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1.2.3 短期见效与长效机制。综合来看,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当中只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具有持续“造血”功能,其他四个都需要政府进行“输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帮扶力度在短期内可以见实效,但要想长期发展,还是要融入市场当中,靠市场手段脱贫致富才是利长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2 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困难以及      对策
2.1 困难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1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产业的发展短时间内是成不了气候的,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产业体系的形成靠政府的扶持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贫困地区的短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每个村看起来好像有几个产业发展的项目,但是其经营主体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够,从一个区域来看,还不能完全融入市场大环境,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精心呵护”。
2.1.2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不可否认,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扶贫先扶志,脱贫攻坚不养懒汉,乡村振兴更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对于干部来讲,由于有硬性指标的约束,存在一些形式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现象,这一点要从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2.1.3 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有待加强。这些年,脱贫攻坚自上而下有很多特殊政策和非常措施,如何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将脱贫攻坚留下的好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乡村振兴常态化的制度性安排,这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挑战。可以确认的是,脱贫攻坚的有些做法并不一定是适用于乡村振兴,如何创造性地加以吸收转化,需要上下同心,搞好顶层设计,更要进行实践探索,积累实践经验。
2.2 对策建议
2.2.1 实现领导体制的衔接。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是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脱贫攻坚能取得关键性进展,关键是中央率先垂范,总书记亲历亲为,带动五级书记亲自抓。应该将脱贫攻坚的这
种体制、这个劲头延续到乡村振兴中,将扶贫开发“四个优先”原则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体制和机制。2.2.2 实现发展规划的衔接。脱贫攻坚是有进度、有计划、有项目、有资金保障的硬任务,是实实在在给贫困人口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事情,乡村振兴更应该如此,也应该有一些重大的工作安排、进展要求和工程项目,所以要做好两个战略规划的衔接工作,结合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和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新要求,空缺、补短板。重点是要抓好县、乡、村的规划,中央进行顶层设计,具体的安排还要通过县、乡、村来具体地部署和落实。
2.2.3 实现政策保障的衔接。脱贫攻坚有一整套包括人力、教育、医疗、住房、资金等的政策,而且落实得很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乡村振兴也应该如此,将脱贫攻坚当中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转化为制度性的安排。党中央明确要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使有调整,也应该有一个过渡期,要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总结在脱贫攻坚政策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当然,乡村振兴政策的针对性可能与脱贫攻坚不同,乡村振兴更要讲区域性和普惠性,它不可能针对某一个人去设计一整套体系,而是针对一个区域提供一个普惠性的政策。
2.2.4 实现产业发展的衔接。产业发展增强贫困众的内生动力,提升“造血”功能,保障脱贫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产业振兴应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产业新业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村一品”工程,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产业的目的在于吸纳就业,提升贫困众自我“造血”能力,但产业发展并不能自动地惠及
贫困人口,要通过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有效提高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
2.2.5 实现人才建设的衔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减少是大势所趋。要适应这个趋势,尽可能地消除这个趋势对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人,需要人才,没有人才,何来的振兴。应该精心选拔优秀农村人才,让能干事、能成事的优秀乡村人才真正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给乡亲们出主意、做规划,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中流砥柱作用。还要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其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发挥着科技作为农业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国家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中坚力量,且在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和科学技术引导上发挥着重要带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
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5):15-23+154-155.
[2] 廖彩荣,郭如良,尹琴,等.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保
障措施与实施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2):273-282.
-1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1:4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05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脱贫   乡村   振兴   攻坚   发展   产业   农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