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疯狂并购席卷中国顺者亡逆者亦亡

施耐德疯狂并购席卷中国顺者亡逆者亦亡
施耐德电气简介
施耐德电气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级电工企业。19世纪,施耐德电气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20世纪,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电气遇到过无数次挑战,也做过数次重大战略选择,现在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者。
施耐德电气2004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3.65亿欧元,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拥有84,866名员工,197家 工业公司、150个客户服务中心及9000多个销售点。施耐德电气于1979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华已经拥有6000名员工,4个分公司,42个地区办事处,14家生产型企业,4个物流中心,2个培训中心和1个全球研发中心,400多家代理商和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自1995年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公司的平均增长率高达35%,2004年完成销售额56.97亿人民币。
正泰集团简介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7月,现有员工23000余名,下辖8大专业公司、2000多家国内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并在国外设有50多家销售机构。产品覆盖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工业自动化和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等七大产业,产品畅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泰集团是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之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位,年利税总额连续三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纳税百强前五名。"正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大系列产品跻身"中国名牌"
南存辉质疑施耐德:顺者亡,逆者亦亡?
  大棒加胡萝卜,以知识产权为打压手段,施耐德兵不血刃席卷中国。
  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约定了周密的技术保护条款,德力西能否借助与施耐德的合资提高自主研发实力,答案并不乐观。
  2006年,是施耐德并购战车加速攻城略地的一年,在先后与S宝光和德力西达成并购和合资协议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质疑,让这两起尚未完全完成审批的并购案,徒增变数。
  漩涡中的施耐德保持了低调,对于南存辉的质疑,施耐德公关部门以不清楚为由谢绝采访,只是在谈到施耐德在中国市场地位时,施耐德保持了骄傲,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位宣传部专员对记者表示:施耐德的低压配电,不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份额都是第一位的。
  并购是施耐德的传统。在过去10年当中,施耐德销售额从4亿欧元增长到今天(2006)的70亿欧元,并购战略功不可没。而分析施耐德的并购战略,诚如南存辉所讲不合作就起诉,合作就撤诉大棒加胡萝卜手段成为最鲜明的特之一。
  并购狂人--施耐德
  虽然从1979年开始,施耐德就开始在中国销售产品,但施耐德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却要等到1987年,天津梅兰日兰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投资最早的企业。
  从进入中国开始,施耐德与所有的世界级电气巨头一样,专注于高端市场。在温州的正泰、德力西崛起之后,低压电气市场的市场份额虽有争夺,但一直泾渭分明。
  施耐德电气是全球最大的低压电器供应商,旗下有梅兰日兰、TE电器和美商实快电力三大
品牌,2005年全球销售额1205亿人民币,其中在中国市场实现了96亿元销售额。但是这近百亿元销售额都来自于低压电器产品中的中高端产品———因为在低端低压电器领域,施耐德遭遇了温州企业的猛烈阻击。
  所以长期以来,在低压电气的高端市场,施耐德等跨国企业占据着牢不可破的绝对地位,而在低压电气的低端市场,正泰们凭借成本优势享有巨大的话语权。
  但从2005年开始,均衡开始打破。施耐德、西门子、GE等世界电气巨头开始对国内的电气企业展开了新一轮的并购,试图完成在华的二次布局,而具有浓厚并购传统的施耐德表现的异常骁勇。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杜华君曾经表示,施耐德的首要任务是增长,我们增长的途径可以通过并购、收购以及和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实现这个增长的目标,通过并购加强我们公司的自身增长。
  施耐德电气是一个擅长收购的公司,在与德力西合资以前,施耐德在国内有15起成功的收购案,包括不久前(2006)刚刚收购的奇胜电器、天津万高和S宝光。
  2005年,施耐德集团在全球的整体并购案已经有20个左右,相当于每一个月有两个并购案成功的实施。在过去10年当中,施耐德销售额从4亿欧元增长到今天的70亿欧元,这个增长是非常快速的,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就是并购。
  诉讼与并购:施耐德中国复调
  施耐德从90年代末开始,逐渐将收购作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竞争压力的主要手段。
  从90年代开始,面对温州低压电气军团的崛起,施耐德感到的压力。收编自然是具有浓厚收购传统的施耐德第一选择。
  在南存辉的记忆中,施耐德与正泰关于并购的谈判,前前后后至少有过三次,而伴随这三次谈判的是,施耐德以产品侵权为由对正泰提起的多起诉讼。
  1994年,施耐德提出以现金方式收购正泰80%的股权,谈判失败后的19951月,施耐德就在杭州起诉正泰产品侵权;1998年,施耐德又提出要控股正泰51%,谈判失败后,19991月份,施耐德又在北京提起诉讼;2004年,施耐德与正泰第三次走到谈判桌前,这次的方案是5050的方式合资。
  施耐德的意图是通过诉讼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还是试图以诉讼为压力达成并购的目的,很难有一个非此即彼的清晰结论。但记者从相关司法界人士中所获得的部分卷宗资料,可以看出,施耐德的有些诉讼是服务于并购的。
  以1999年施耐德在北京对正泰及其经销商的诉讼为例,可以清晰得出这样的规律———当正泰愿意坐下来谈并购的时候,施耐德也愿意对前期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的知识产权诉讼提出撤诉。
  1999年,施耐德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向正泰集团和北京华云正泰经营部(正泰集团在北京的经销商)提起诉讼。
  诉讼称,施耐德曾经于1988511日向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简称专利局)提出名称为辅助跳闸单元与多极断路器单元相结合的组合式断路器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局于1993717日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88102711.1。被告正泰集团公司未经施耐德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生产、销售含有本专利的漏电断路器产品,被告华云正泰经营部未经我许可,销售被控侵权产品,两被告的行为侵犯了施耐德的专利权。
  施耐德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正泰集团公司停止生产、销售(包括在计算机网络上销售和做广告)、出口被控侵权产品的侵权行为;华云正泰经营部停止销售被控侵权产品的侵权行为;两被告销毁被控侵权产品及其说明书或将其交给原告;被告正泰集团公司在《低压电器》和《电世界》上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其中被告正泰集团公司赔偿50万元人民币;两被告承担原告支出的案件合理费用及诉讼费。
  北京一中院在2000213日受理后,于2001327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正当双方等待最终宣判时,原告施耐德电气公司于200468日以本案所涉及之专利部分维持有效为由,申请撤回对被告正泰集团公司、北京华云正泰技术服务经营部的起诉。
  施耐德为何撤诉,施耐德的人士以不清楚为由婉拒采访。但据南存辉介绍,在施耐德撤诉的2004年,施耐德与正泰第三次走到谈判桌前,这次的方案是5050的方式合资。
  从合资到独资:施耐德并购路
  2004年的这次谈判中,南存辉称,正泰当时建议将双方在中国的所有资产合在一起,施耐德同意保留正泰品牌,但是出口渠道必须由施耐德掌握,另外,3年后,施耐德再收购正泰持有的另外50%股份。最终,双方在品牌、董事会发言权等事项上没有达成一致。
  谈判未果后,2005年,施耐德再次在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发起对正泰的知识产权诉讼,并给多家正泰的国际客户发出销售警告,以及印有蒙娜丽莎和猴子图样的暗示性歧视竞争对手宣传画。
  南存辉愤怒地说:跨国公司惯于用标准、专利、收购、诱惑、威胁、污蔑等一切手段来达到目的。
  而施耐德对于德力西的态度与正泰如出一辙。南存辉透露,2005年,施耐德同时也将德力西告上法庭,要求对方为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赔偿巨额资金,后来双方达成和解。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的一份针对施耐德的并购研究报告中称:为了保障并购成功,施耐德公司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对于拒绝并购或者合作不顺利的,都会施以知识产权保护打压。
  在于德力西的合资中,施耐德将与其共同出资,在温州建立一个新合资企业———德力西电气,双方各占50%的股份,施耐德方面提供技术和研发力量,德力西提供厂房、工人。生产的产品为德力西集团现有34个品类产品中产量最高的6类。
  尽管双方约定,合资公司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以德力西品牌营销,但是知情人士表示,这6类产品严格限制了出口,只能在经过施耐德同意下,借助施耐德的分销网络销售。温州柳市镇的一位低压电气企业老总说:这意味着德力西最优竞争的产品,主动放弃了开发海外市场的权利,而这也是当时正泰不愿意与施耐德合资的关键原因。
  在双方的合作协议中,约定了周密的技术保护条款,德力西能否借助与施耐德的合资提高自主研发实力,答案并不乐观。而局限在国内市场销售的6类产品,由于将继续面对国内市场残酷的价格竞争,而合资后,生产成本又难以明显降低,合资公司的未来盈利显然有一个巨大的问号。
  正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廖毅说,施耐德电器在中国市场上每年销售额以20%的速度递增,这必将使国内电器其赖以生存的现有市场快速萎缩,最终只能迫使企业在低层次市场夹缝中求生存。
  施耐德似乎具有对亏损的免疫力,否则柳市镇就不会有要一年亏一亿元,以强大的资金实力将同行淘汰出局的传言。
亏损似乎是所有试图将合资转变成独资的跨国企业的一种手段,这样的案例在中国比比皆是。徐工与卡特彼勒的合资、西北轴承与德国FAG的合资、威孚与博世的合资,都可以看见这种合资———亏损———增资———控制的路径,而结果是扼杀了自主品牌,甚至丧失了某一类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20070116 07:56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峰 上海报道
正泰诉施耐德侵权案落幕 施耐德1.5亿元求和
长达三年的“正泰诉施耐德侵权案”,终以后者向前者支付1.5亿余元补偿金、双方和解而告终。
昨天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浙江高院”)当庭宣布,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泰集团”)与施耐德电气集团(Schneider Electric)就施耐德电气低压(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天津施耐德”)专利侵权纠纷案达成调解协议,天津施奈德向正泰支付补偿金1. 575亿元。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2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05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并购   中国   电气   产品   市场   销售   合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