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民俗红皮书:保卫民俗

中国西部民俗红皮书:保卫民俗寺别策划
rTheSpecialScheme
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和民族艺术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
迹;地方戏曲,说唱艺术,年画.民间工艺等随着其生存土壤的破坏多媒体会议
和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日渐式微;民族文化的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
面对民俗遗产的不断消亡.仅有文化人的坚持和苦行还远远不够.-j赫冀成
对于民俗.其实是有不同界定的.
曾担任过英国民俗学会会长的博尔
士认为:民俗包括作为民俗精神秉
组成部分的一切事物,而有别于他
工艺技术.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
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
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
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
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
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从这段
可以看出,狭义的民俗.仅指一些仪
动.这次文化部提出的几项保护民
是节日大约也遵循这样的定义.
但是,民俗的范围也可以很大包括
生产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
特定的生产技艺民间艺术等也被
民俗当中.
匠的记忆
也许.当你翻开这本杂志时.正好时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不过.现
有多少人知道"二月二龙抬头"
它已成为沉睡于民俗志中的一个名
在陕西.二月二是与炒豆豆联系在
的.记得上小学时小孩子们在这天
保卫民俗口文/本刊记者陈小玮
定会在自己的衣兜里装上至少一种
炒豆儿或喷香的黄豆或嘎嘣脆的包谷豆.或油脆酥香的面豆.面豆也叫琪琪豆,用半发的面烙成半指厚的薄饼,不用烙熟.只要软硬合适.能用刀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块就行.然后在锅里稍擦些油不断地翻炒直到金黄即可.缺零食吃的小孩子总盼着这一天.至于这一天为什么一定要吃炒豆豆.从没追究过.直到查资料时.才知道这一天是为了祭奠龙王. 祈求农作物丰收.
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把自己封
闭在恒温的空调房里.只有在风沙扬尘. 洪水泛滥的新司里才惊觉气候竟如此地反常.偶尔也会在茶余饭后对要不要敬畏大自然来一番争辩.大家早就学会看天气预报安排生活.又怎会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龙王身上呢?不要说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也不会用这样的民俗活动来祈求丰收了.
中国传统的节日二三十个多与农
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特别是自然神)
崇拜驱邪禳灾等仪式活动有关.可以说
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
节日与祭祀同语.在韩国.端午节就叫
端午祭.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所
有与原始宗教有关的仪式都被打上封
建迷信的烙印.从而使诸多民俗失去了
生存的土壤.眼下的许多所谓的民俗保护,不过是以当下的手段(文字的或影像的)将其记录下来使其成为一块卵石.
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中.
频l晦失传的技艺
合阳线偶戏"起于汉而兴于唐是
目前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长的在文化
部公示的5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据一席之位.
用作表演的木偶.在当地也叫"葫
芦".葫芦制作难度最大的则是刻偶
头.偶头多用当地最好的柳木雕成.经过干燥打磨上等几道工序后一个木
偶头就勾画成了偶人不仅眼睛能左右
转动眉毛能扬.嘴能张.甚至还能喷火.
g20能源部长会议
如今合阳县能刻偶头的仅剩两人
鲁兆兴是其中的一个.已55岁的鲁兆兴, 早在1981年就离开工作了8年的线偶团在黑池镇卖纸扎.
兰州三样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
筏子赛军舰"这是常挂在老兰州"嘴
边的~句话.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流行
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尤
以兰州一带为多.过去.黄河上没有桥■
籼N,w暖州,2小m2—3l9
策划1
苗族大妈制作绣品
,过河,运货靠的就是羊皮筏
碴着一座座黄河桥的修建拥
历史的羊皮筏子.实用功能
游人的探险需要上了.交通
今羊皮筏子只能搞漂流.将来
}漂流都搞不成,羊皮筏子就
I"一位筏工这样说道.
:羊皮筏子世家的胡奎从15
着父辈学习做羊皮筏子,现
是兰州市为数不多的老年筏
把已消失了55年的牛皮筏子
萌发菌并想以此申请专利.胡奎老人
筏子没有多少用了.但他依
还把手艺传给了JL-7-.但这门
保持多久谁也无法保证.
i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
顷美的75岁的老艺人是目
l~一个会编毛南族花竹帽的
是毛南族青年的传情之物工
:上世纪4O年代~顶花帽可
米.
所在的古周村过去是远近
;织村".大部分男人都有一手
J品编织手艺.谭顺美十几岁
wald
门手艺.随着古周村花竹帽
艺人的相继去世村里会编花竹帽的艺人只剩下谭顺美一人.
贵州的苗族服饰.刺绣的图案.通常
反映了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和图腾.这门工艺现在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法国人先后四十余趟来贵州收购苗族的刺绣并得意地说:以后你们要研究苗族刺绣就请到法国来我不收你们的门票.
有调查发现.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
和民族艺术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地方戏曲,说唱艺术年画民间
工艺等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化而日渐式微民族文化的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
市场大潮的冲击
陕西华县比较知名的民俗当属皮影
和面花了.
在华县文化馆的民间艺术展览中
皮影独占一个展室.这JL有张照片很引人注目.可以说是华县皮影的全家福.从事皮影的艺人共聚一堂但绝大多数是老人.
华县皮影协会的负责人车怀庆告诉
记者全国有皮影的地方很多华县皮影出名是因为雕工精细唱腔原汁原味.华县现在能演唱的就是十几个人.两个班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0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俗   筏子   羊皮   华县   皮影   文化   刺绣   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