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看民俗旅游发展

从国内外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看民俗旅游发展
——以泼水节和狂欢节为例
[摘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以中国的泼水节和巴西的狂欢节为代表的国内外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它沉积和浓缩了该民族的精华,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者,推动者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效应。
[关键词]:中国泼水节巴西狂欢节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俗旅游
节日,是人类从远古以来为了表达丰收的喜庆、纪念重大事件、缅怀历史人物、关心某种社会和自然事物等所形成的或设定的特殊日子。民俗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是民间相沿积久的、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性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的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符号,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或地区均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以中国的泼水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为例。它们的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带有鲜明的文化烙印,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传统风俗、地方特和民族风情。因此,节日与民俗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人们往往选择喜庆节日时外出旅游,从而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民俗旅游
消费高峰,这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的特征
中国的“泼水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作为中外传统节日的代表,它们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游客。它们共同的民俗文化特征共同体现如下:
(一)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奔跑的火光
泼水节和狂欢节的形成,是中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体现。关于它们的起源,已无确切考证,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认为“泼水节”的由来是古时候,一个叫捧玛点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祸害人间。天神英达为普救众生并将实情告诉他的七个女儿。这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他们打听到头发能把父王的头割下来,谁知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七个姑娘把魔王的头轮流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打来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七姊妹大义灭亲的果敢行动和功绩,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热情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了永久的敬意。也为了纪念麻哈捧重修风雨冷热法公诸于世,人们就把魔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的日子,定为泼水的日web of science
子。这一天,浴佛之后,人们就用清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长。
而欧洲神话记载了狂欢节的一种起源,相传很久以前,罗马市中心盖在地狱上的石头被人搬开,带罪的灵魂跑出来,到了升天之路,由此而流传下来这个欣喜若狂的节日。但是,一般都认为狂欢节起源于原始宗教性节日,是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活动。
(二)民族节日民俗文化呈现着多样性、独特性和神秘性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人们往往将第三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传统的泼水节民俗是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少男少女们在林间玩起丢包游戏,花包是爱情的信物。"放高升"和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以里约热内卢为代表的狂欢节更是将巴西的狂欢尽显得淋淋尽致:狂欢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各桑巴舞学校的桑巴舞大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豪华彩车,彩车上有千姿百态的漂亮男女青年,有化装奇特、牛头马面的各人物,有妖魔鬼怪,有善男信女各类神仙,表演巴西的风土人情、民族
特点和巴西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参加游行的演员们身穿奇异奢华的服饰,伴着的音乐,唱着自己学校的歌,跳着活泼动人的桑巴舞,像一片彩云翩然而过。加之雄浑激越的桑巴音乐以及激动人心的鼓乐,形成浑然一体的大型表演场面。欢呼声、鼓乐声、号角声、汽车喇叭声,汇成一股震天撼地的狂欢曲,尽欢方罢。
(三)民族节日民俗文化具有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竞争环境中,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节奏都明显加快,一切都充满着紧张。在身体和精神长期感受压力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疲劳、沮丧、压抑等损害人的心理健康的情况。在狂欢节期间,人们不分肤种族、男女老幼,不论朝野官员、贫富贵贱,都载歌载舞,尽情宣泄。举国上下万人空巷,完全沉浸在狂欢之中。泼水节活动还能调节人民的情绪、放松身心;节日的美食、漂亮服饰可以使人民心情欢愉,家人团聚的融融亲情又引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因此,节日民俗确能起到调节人们情绪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
二、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资源对民俗旅游的影响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资源,有将对民俗旅游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传统节日带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旅游活动是人类一种健康而积极的交往活动——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为其根本特征,文化性质是旅游活动的内涵,而经济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因此旅游可以表述为具有文化性的经济性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果我们把传统节日和平日的旅游作一比较,会发现节日期间的旅游人数多,满意度也高。比如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人为了亲身体验巴西的狂欢节,往往会选择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去巴西旅游。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些节日期间,这些国家往往能把本民族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尽显得淋淋尽致,让游客们加入到他们喜悦的节日中,了解他们的民俗文化。因此,人们更愿意在少数民族节日期间旅游,少数民族节日成为吸引城乡旅游者旅游的最佳时期。
(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大胡子小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和。包括丰富多彩的文化游乐活动,如泼水节中的赛龙舟,孔雀舞,斗鸡,狂欢节中的盛装舞会,桑巴舞比拼,彩车游行等,不仅促进了运动者的个体发展,也使观众感受到了美的愉悦。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欣赏性和参与性都很强,人们可亲自参与其中,身临其境体验浓郁的民族节日气氛;或以旁观者身份欣赏他人表演,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还有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及手工艺品,如巴西狂欢比赛服装十分考究,且衣裙多用欧洲古代妇女伞型大泡泡裙,制作复杂,但却尽显民族特,还有中
国毛南族的花竹帽,壮族的壮锦,傣族的贝叶经制作,以及节日美食巴西烤肉,壮家的五糯米饭,毛南族的豆腐圆、粉蒸肉、米蜂仔、毛南饭、毛南三酸等。因此,旅游者更愿意选择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景点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异地风情,更能享受美食文化,这都进一步推动着民俗旅游的发展。
三、传统节日民俗旅游的创新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对此无不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西双版纳旅游业傣族园的创新开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早在2001年初,傣族园就紧紧抓住“泼水节”这个民俗文化的主题,倾力打造百名傣家小卜哨“天天欢度泼水节”等系列民俗精品活动。在这里,泼水节摆脱了时空限制,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依托和符号。傣族园的天天泼水节不再是节日的庆祝程式,而是天天都有的一系列民族旅游活动项目,如:寨门迎宾,傣族村寨参观,曼春满古佛寺参观,傣族民间音乐展示,傣族手工艺展示,歌舞表演,天天泼水节,还有傣家乐活动以及根据季节特点举行赛龙舟、放高升、斗鸡、赕佛等活动。泼水节的创新开发,既传承了民族文化,保护了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傣锦、纺线、贝叶经等,又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其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了景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显
示泼水节项目的创新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截至2008年12月31日,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419万余人次(含免费接待人数75万人次),景区累计上缴国家税收405.7万元,傣族园直接安排员工就业岗位大战略2009
1067个,创造就业机会2000余个,实现景区五寨村民年人均旅游收入3500余元,实现年社会综合效益5000余万元。
同样,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因此也带动了整个狂欢产业的发展,资料显示巴西从事与狂欢节有关职业的人员不少于10万,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工作者。桑巴舞学校的专业创作者、服装设计师和音乐编舞等人员,往往是今年狂欢节刚结束,就已开始为明年的狂欢节而忙碌了。巴西有专门的狂欢服装工厂和道具工厂。里约特级队表演每队平均投资在100万美元左右,最多达150万美元。有的豪华彩车一辆就耗资20万美元。桑巴舞学校的资金来源于平时收取的门票、参加表演者缴的费用、政府和大公司的赞助和比赛获得的奖金等,收入颇丰,政府和商家每年为狂欢节投资的总额达4000万美元。但也因此每年的狂欢节都能吸引着成千上万国内外游客,为巴西每年带来可观的大约25亿美元经济收入。天开水库
参考文献
【1】曹倬衔.《论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OO7。【2】王曜.《民族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二》【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
【3】葛莉.《傣族园泼水节创新开发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大连寒武纪【4】王平.《漫话巴西狂欢节》【M】world  culture
【5】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
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3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80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狂欢节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