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研究历史

钠离子电池研究历史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22年第08期
        钠离子电池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早期被设计开发出来的电极材料如MoS2、TiS2以及NaxMO2电化学性能不理想,发展非常缓慢。寻合适的钠离子电极材料是钠离子储能电池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2010年以来,根据钠离子电池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正负极材料,在容量和循环寿命方面有很大提升,如作为负极的硬碳材料、过渡金属及其合金类化合物,作为正极的聚阴離子类、普鲁士蓝类、氧化物类材料,特别是层状结构的NaxMO2(M=Fe、Mn、Co、V、Ti)及其二元、三元材料展现了很好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研究员带领团队自2011年起致力于安全保、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开发出低成本铜基正极材料、煤基碳负极材料、低盐浓度电解液,其核心专利获得中国、美国、日本及欧盟授权。2017年,建成百吨级正、负极材料中试线,兆瓦级产能的
电池线,研制出能量密度为150 Wh/kg,循环寿命达4500周的钠离子电池,并先后完成电动自行车、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和首座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应用和全球首座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研制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可以满足自行车等各类低速电动车及电动船的需求,也可用于家庭/工业储能、5G和数据中心后备电源,且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及分布式储能等大规模储能领域。
        2015年11月30日,法国一支研究团队在可充电电池材料上取得了一项重大进步,“18650”锂电池被普遍用于笔记本、LED手电、以及特斯拉Model S汽车等设备上,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们首次开发出了业界标准的18650规格的钠离子电池。
        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教授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973计划支持下,从工业化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氧化石墨烯对[Na2/3[Ni1/3 Mn2/3]O2电极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无粘结剂的高电导特性的柔性电极,在0.1C至10C充放循环条件下,获得良好的容量和循环性能。该研究小组还采用廉价的普鲁士蓝类材料(NaMFe(CN)6),通过优化晶体内部分子结构,构筑了高容量、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比容量高达118.2mAh/g (10mA/g)。在国际上首次将该材料与硬碳负极材料制备了储能型钠离子电池的原型电池,
其能量密度达到了81.72 Wh/kg,是铅酸电池的2倍,为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工业化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2018年12月,南京理工大学夏晖教授与中外团队合作,首创结构设计和调控方法,在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这种正极材料制成的电极比容量达到211.9毫安时每克,而市面上流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约为140毫安时每克。充放电过程中,这种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无相变,体积变化仅为2%,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6%,而电池行业一般的比容量保持率标准约为80%。
        2021年7月29日消息,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称,总体来看,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高寒地区高功率应用场景。
        2020年11月,中科院物理所胡勇胜研究员与中外团队合作的钠离子电池论文《Rational design of layered oxi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在世界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预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构型的方法,并在实验上证实了该方
法的有效性,为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该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0项候选成果。
        2020年12月,胡勇胜团队汇集近十年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探索中取得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近四十年在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的杰出成果,组织撰写了《钠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系统总结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集中探讨钠离子电池的关键问题。
        综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4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94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池   材料   研究   储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