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LiMn2O4及其性能研究

固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LiMn2O4及其性能研究
作者:史晋宜 徐小婷 伍先辉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32
        要:本实验主要以乙酸锂和乙酸锰为合成材料,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原料经850℃焙烧制得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并是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物理性质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尖晶石LiMn2O4;固相法;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1概述
        锂离子电池是在锂二次电池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性能电池。与其它的可充电池相比,它的比能量已提高到120Wh/Kg,是铅酸电池的6倍,Cd-Ni电池的近3倍,金属MH-Ni电池的1.5[1]。锂电池有:电池电压高、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环境友好等优点[2]
        尖晶石LiMn2O4具有成本低、结构相对稳定和绿环保等优点,已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的
正极材料。虽然它的理论比容量为148mAh/g,但实际初始比容量却仅为120mAh/g左右。因此LiMn2O4的容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56]。由于我国的锰储量丰富(居世界第四位),应用锰锂正极材料可大大降低电池成本;而且锰无毒,污染小,人们对回收利用问题在一次锂电池中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因此氧化锰锂成为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
        本实验主要以乙酸锂和乙酸锰为合成材料,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此实验主要研究原材料的焙烧温度850℃对尖晶石粉末LiMn2O4的理化性质、颗粒形状的影响。产品是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2 实验部分
        2.1 晶体的合成
        电极材料合成方法如下:称取适量乙酸锂和乙酸锰,混合均匀,把称量好的药品放入球磨罐中,球磨6个小时,得到黑粉末。取上述样品放入坩埚中,在850℃煅烧15小时,取出煅烧好的样品,放入研钵中研磨至无颗粒感。
        2.2 电池的制备
        称取10mgLiMn2O4粉末与TAB混合后,压成1cm2的薄片。压片后在真空干燥器中80℃下烘干四小时,压片机压片制成电极;用金属锂/聚丙烯薄膜分别做电池的阳极和绝缘隔膜;电解液采用11混合的碳酸乙烯酯和二甲基碳酸二甲酯,电解质为LiPF6。在真空手套箱中将其组成CR2032的纽扣电池。
        将组装好的纽扣电池静置一小时,用LAND电池测试系统测试充放电的性能,充放电电流为1C,电压为3.04.4V
        3 结果与讨论
        1为固相法制得的产品颗粒的扫描电镜(SEM)图,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颗粒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3um,晶型轮廓较明显,边缘清晰。采用固相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时,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因此制得的晶体颗粒通常粒径较大,但由于在煅烧前采用了球磨对原料进行混合粉碎,故而得到的产品颗粒较为均匀。同时,在低放大倍率图中可以看出,晶体并没有出现液相法常出现的团聚现象,这也是固相合成法的优势之一。对于阴极材料LiMn2O4来说,由于在充放电的过程中,Mn3+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而出现部分溶解现象,从而会破坏材料表面结构,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对于固相法制得的材料颗粒,由
于其晶体粒径较大,从而使固相与液相的接触面积减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n离子的溶解,但是,与此同时,粒径大的晶体颗粒会导致Li+在固体颗粒内部迁移的距离过长,从而降低材料的电导率,影响电极在高倍率放电是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在选择合成材料方法的时候,需要平衡粒径大小对电化学性能带来的影响,选择一个合适的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
        2 3分别为制得的产品XRD衍射图以及LiMn2O4标准XRD衍射图。与标准谱图对照可知,采用固相法制得的产品符合Fd3m对称性,确认为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从XRD结构中未见杂质峰出现,说明采用的实验条件能够满足合成该材料的要求。另,从衍射强度上可以看出,得到的产品X射线衍射强度较高,说明产品的结晶性比较好。因此,我们认为,在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制备晶型单一的锰酸锂晶体。
        4 为采用制得的锰酸锂为阴极材料组装而成的电池在2C条件下的充放电循环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材料初始的放电容量较高(前3次循环在120mAh/g-130mAh/g之间),然而,经过50次循环以后,容量下降了约50%左右,循环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我们分析,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导致了其容量下降过快:(1)尖晶石结构LiMn2O4的杨-泰勒效应。对于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来说,杨-泰勒效应是导致其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本实验中,虽
然采用了固相法来合成锰酸锂,但是由于采用的实验条件强度较高,使得得到的产品结晶度较高,从而加剧了杨-泰勒效应,并导致了其容量下降过快。(2)充放电过程中Mn离子的溶解。在充放电过程中,Mn3+会溶解到电解液中,从而导致锰酸锂晶体表面的结构坍塌,并导致了其容量下降过快。通常情况下,固相法并不会制得颗粒较小的产品,但由于本实验中,在煅烧前对原料进行了球磨,因此使得制得的颗粒较小,使得产品颗粒与液相电解液接触面积加大,从而使得循环测试过程中容量下降过快。另外,不同的反应条件也会使产品的形貌发生改变,因此,控制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也可以达到控制产品粒径的目的。另外,本次实验采用了较大的电流(2C)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也是导致容量下降过快的一个因素。
        4 结束语
        本实验采用固相法在850℃条件下制得出了LiMn2O4,产品粒径为2-3um,产品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虽然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比较高,但是循环效率不是十分理想。这主要和采用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以及测试条件有关,在下一步的实验中,我们拟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在固相合成方法下,得到一个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J.E.Chilton Jr.G.M.Cookin AbstractLithium Nonaqueous Secondary BatteriesECS fall MeetingECS fall MeetingBoston196290-91.
        [2]郭炳煜,徐徽,王先友,等.锂离子电池[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93.
        [3]内田隆裕.电池[M].郭成言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8-69.
        [4]吴宇平,戴晓兵,马军旗,等.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
        [5]吴宇平,万春荣,方世璧.锂离子二次电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Liu YiFujiwara TYukawa HMorinaga M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lithium manganese oxide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kery electrodes[J].Solid State Ionics 19991263209.
        *通讯作者:史晋宜,男,副教授,博士,工作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主要
研究方向为电极材料的开发及改性。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93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电池   产品   实验   容量   颗粒   条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