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煤矿标准化-第四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年度辨识评估制度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年度辨识评估制度
根据中汇富能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的要求,为规范统一中汇富能煤矿各专业组的安全风险辨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辨识范围为全矿井。
第二条辨识组织
(一)由矿长负责在每年底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
辨识。
(二)由矿长负责在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惠或所在省份发生
重特大事故后,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三)由工程师负责在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一次
专项辨识。
(四)由分管负责人负责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
重大变化时,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一次专项辨识。
(五)由分管负责人负责在排放瓦斯,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组织有关业
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进行一次专项辨识。
第三条辨识评估方法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特点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种类,本矿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是一种常用的半定量评价法,用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该方法通过对作业人员作业活动过程排查,结合作业场所的工程分析、现场排查、环境
分析等全面识别岗位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逐项
评估。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判定岗位安全风险等级,由此来确定作业岗位风险管控层级。
计算公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风险越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频繁程度越大,风险越大;
C-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越大,风险越大。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
风险,对应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标示。风险
值D值≥270为重大风险(Ⅰ级)、270>D≥140为较大风险(Ⅱ级)、140>D≥70为一般风险(Ⅲ级)、D<70为低风险(Ⅳ级)。
重大风险(Ⅰ级):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较大风险(Ⅱ级):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Ⅲ级):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
低风险(Ⅳ级):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编制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按照职责范围报告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安全风险
类别和等级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数据库,在井口或采掘工作面作业现场显著位置公示“红
橙黄蓝”四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点的定级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估出的最高险级
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风险点也相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流程。
年度辨识评估。每年年底矿长组织各分管副矿长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下一年度安
全风险辩识评估。重点对井下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
容易导致死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辩识评估。
工作流程:矿长组织召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
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各专业评估小组分头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安监科对各专业小组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矿长组织会审形成矿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下发至各单位并公示重大风险清单、管控措施等,各级管理人员跟踪落实管控措施实施情况。表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流程图》
成果应用: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等。
表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流程图
安监科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
。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第五条要组织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第六条安全风险管控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矿长组织实施,有具体工作方案,人员、资金有保障。
第七条及时公告重大安全风险
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第八条信息管理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第九条教育培训
(一)入井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二)每半年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1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
第十条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消除、预防、降低、隔离和警告的各种硬件设施改造、技术手段与工程措施等。(1)消除。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工艺代替有害工艺等。
(2)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困难时,可采用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害发生,使用各类安全保护设施等。
(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应减弱危害的程度,如局部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减震装置、降噪装置等。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自救器、各类防护面具)等。
(5)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管理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人员进行全面及有效培训、制订工作计划并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整改、统计分析和总结有关数据、加强应急准备等管理手段,控制和降低风险程度。
(1)每月月底根据现场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2)采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立和运行各种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体系等方法全
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后,明确相关人员负责规划及实施,并定期迫踪其执行状况。
(4)措施落实完成后,对效果进行评估,对于管控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重新进行管控,确定是否降低风险级别,如果不能立即整改,则采取相应的日常监测技术手段。第十一条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动态监控体系
对已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实时、定期和动态的检查、监测,并及时反馈风险动态信息的管理过程。
第十二条风险分级上报
重大风险上报至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管控;较大风险上报至专业分管领导管控;一般风险上报至科室级、区队级直接领导管控;低风险由各班组级或岗位自行管控。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87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险   评估   辨识   管控   组织   年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