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
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5.金梅子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7.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
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26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
25.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22.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29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30.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31结构的质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2计算竖向地震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33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37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38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39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21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24.规范规定所有的建筑都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25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26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2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29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火地人
31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33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41.任何结构都要进行两个阶段的抗震设计。(×)   
34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35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36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37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45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46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48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49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50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54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55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56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57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63.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6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65.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70.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二、填空题
、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波和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波为主。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场地覆盖层厚度   进行分类。划分为   类。
3.根据震源深度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4.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有:理论计算法 经验公式计算法 半经验半理论计算法 等。
5.地震现象表明,地震波中  纵波  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横波 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 面波 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6.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 多遇地震 作用下和 罕遇地震 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7.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  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    强节点 强锚固 等设计原则。
、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结构顶部cad模型 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 诱发地震 天然地震 两类。
12.按照震源的深浅,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每年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至于 浅源地震
13.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按其在地壳中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 体波 面波   ;其中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 面波 造成的。
14.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 ;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 
15.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体系的高层建筑,其自振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    的数量来决定的;其数量多、厚度大,自振周期就越
16.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   烈度 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有关。
17.《抗震规范》根据 烈度 高度 建筑物的类型 ,将钢筋混凝土房屋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
18.根据震害分析,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应遵循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9.砌体结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可根据楼、屋盖的刚度大小分为屋盖的水平刚度 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负荷面积 三种情况进行。
20.多层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 框架体系 框架-支撑体系
框架-剪力墙板体系 筒体体系 
21.液化土的判别方法有 初步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2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类型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23】地震系数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印度将中国领土划入直辖区【24】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25.为了实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我国的抗震规范以 建筑物的分类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设防的一般目标 作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
26.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与抗震设防烈度相应的 计地震动参数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表征。
27.设计特征周期是表征地震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与建筑所在的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 因素有关。
29】《抗震规范》采用两步判别法来判别可液化土层,即初步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通过判别 标准贯入锤击数新壮态 可以判别液化等级。
31】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D值法
32地基抗液化措施应根据建筑的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地基液化等级 ,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33】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34 地震按其成因也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诱发地震 
35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中震源所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用符号 M 表示。i聚合支付
36地震烈度是度量地震造成地面上各地点的破坏程度
37.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指震源在地球表面的投影
39《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40.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四类,分别为 类。
41.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土的刚性大小 场地覆盖层厚度
42.震害调查表明,土质愈 ,覆盖层愈 ,建筑物的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
43.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44.建筑场地的类别,按 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46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液化等级,根据 液化指数 划分为三级 轻微 中等 严重  
47.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是要做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48.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 多遇 地震作用下和 罕遇 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49.《抗震规范》规定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4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84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抗震   结构   房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