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燃烧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燃气燃烧计算
燃烧: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分〔H2、 CmHn、CO 、 H2S 等〕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剧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的热和光的物理化学反响过程称为燃烧。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比例混合、具备一定的能量、具备反响时间
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气的热值,单位是kJ/Nm3。对于液化石油气也可用kJ/kg。
  高热值是指1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其中的水蒸气以凝结水状态排出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是指1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但烟气中的水蒸气仍为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一般焦炉煤气的低热值大约为16000—17000KJ/m3
天然气的低热值是36000—46000 KJ/m3
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是88000—120000KJ/m3
按1KCAL=4.1868KJ 计算:
焦炉煤气的低热值约为3800—4060KCal/m3
天然气的低热值是8600—11000KCal/m3
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是21000—286000KCal/m3
热值的计算
热值可以直接用热量计测定,也可以由各单一气体的热值根据混合法那么按下式进展计算:
 
理论空气需要量
  每立方米(或公斤)燃气按燃烧反响计量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单位为m3/m3或m3/kg。它是燃气完全燃烧所需的最小空气量。
过剩空气系数:实际供应的空气量v与理论空气需要量v0之比称为过剩空气系数。
α值确实定
    α值的大小取决于燃气燃烧方法及燃烧设备的运    行工况。
    工业设备α——1.05-1.20
    民用燃具α——1.30-1.80
α值对热效率的影响
α过大,炉膛温度降低,排烟热损失增加,
  热效率降低;
α过小,燃料的化学热不可以充分发挥,
热效率降低。
应该保证完全燃烧的条件下α接近于1.
烟气量 含有1m3干燃气的湿燃气完全燃烧后的产物
运行时过剩空气系数确实定
计算目的:
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燃烧效率与热效率的降低。
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的有害物含量。
根据烟气中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O2---烟气样中的氧的容积成分
〔2〕根据烟气中C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CO2m——当  =1时,干燃烧产物中CO2含量,%;
    CO2——实际干燃烧产物中CO2含量,%。   
1.4个燃烧温度定义及计算公式
热量计温度:一定比例的燃气和空气进入炉内燃烧,它们带入的热量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由燃气、空气带入的物理热量(燃气和空气的热焓);其二是燃气的化学热量(热值)。假设燃烧过程在绝热条件下进展,这两部分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烟气本身,那么烟气所能到达的温度称为热量计温度。
燃烧热量温度:假设不计参加燃烧反响的燃气和空气的物理热,即ta=tg=o,并假设a=1.那么所得的烟气温度称为燃烧热量温度。
理论燃烧温度:将由CO2HO2在高温下分解的热损失和发生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考虑在内,那么所求得的烟气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tth
实际燃烧温度:
2.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
热值:一般说来,理论燃烧温度随燃气低热值 Hl的增大而增大.
过剩空气系数:燃烧区的过剩空气系数太小时,由于燃烧不完全,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使理论燃
烧温度降低。假设过剩空气系数太大,那么增加了燃烧产物的数量,使燃烧温度也降低
燃气和空气的初始温度:预热空气或燃气可加大空气和燃气的焓值,从而使理论燃烧温度进步。
3.烟气的焓与空气的焓
烟气的焓:每标准立方米干燃气燃烧所生成的烟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t℃所需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每标准立方米。
空气的焓:每标准立方米干燃气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t(℃)所需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每标准立方米。
第一章考虑题
第一章课后例题必须会做。
燃气的热值、理论空气量、烟气量与燃气组分的关系,三类常用气体热值、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的取值范围。
在工业与民用燃烧器设计时如何使用上下热值进展计算
在燃烧器设计与燃烧设备运行管理中如何选择过剩空气系数
运行中烟气中CO含量和过剩空气系数对设计与运行管理的指导作用
燃烧温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进步措施。
第二章 燃气燃烧反响动力学
链反响:不是由反响物一步就获得生成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基元反响来进展的,直到反响物消耗殆尽或有外力使其终止。
链反响的分类:〔a〕直链反响        〔b〕支链反响
可燃气体的燃烧都属于支链反响
稳定的氧化反响过程;任何可燃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接触,都要发生氧化反响。假设氧化反响过程发生的热量等于散失的热量,或者活化中心浓度增加的数量正好补偿其销毁的数量,这个过程就称为稳定的氧化反响过程。
不稳定的氧化反响: 假设氧化反响过程生成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或者活化中心浓度增加的数量大干其销毁的数量,这个过程就称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响过程。
着火: 由稳定的氧化反响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响而引起燃烧的一瞬间。
支链着火: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活化中心浓度迅速增加而引起反响加速从而使反响由稳定的氧化反响转变为不稳定的氧化反响的过程,称为支链着火
热力着火:一般工程上遇到的着火是由于系统小热量的积聚,使温度急剧上升而引起的、这种着火称为热力着火。
燃料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叫着火温度。即燃料在充足空气供应下加热到某一温度,到达此温度后不再加热,燃料依靠自身的燃烧热继续燃烧(持续5min以上),此温度即称为着火温度或着火点。
燃料的着火温度随燃料的种类、燃料的形态、燃烧时周围的环境而变,不是一个常数。
在常压〔大气压〕下
液化石油气的着火温度为365460℃
天然气的着火温度为270540℃
人工燃气着火温度为270605℃
可燃混合物热力着火的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压力
可燃物与环境的传热系数
成分〔物性〕
1、点火:当微小热源放入可燃混合物小时,那么贴近热源周围的一居混合物被迅速加热、并开始燃烧产生火焰.然后向系统其余冷的部分传播.使可燃混合物逐步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强迫点火,简称点火。
点火的两个重要因素:着火  火焰传播
2.点火源:灼热固体颗粒、电热线圈、电火花、小火焰等。
4.电火花点火:把两个电极放在可燃混合物中,通过高压电打出火花释放出一定的能量,使可燃混合物点着,称为电火花点火。
电火花点火的两个阶段:初始火焰中心的形成  火焰的传播
最小点火能:当电极间隙内的可燃混合物的浓度、温度和压力一定时.苦耍形成初始的火焰中心,放电能量必须有一最小极值,能量低于此极值时不能形成初始火焰中心,这个必要的最小放电能员就是最小点火能量Enin。
熄火间隔 :当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隔 小到无论多大的电火花能量都不能使可燃混什物点燃时,这个最小间隔 就叫熄火间隔
第二章考虑题
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反响速度的影响
什么是支链反响,支链反响对燃烧的影响
为什么着火温度不是一个常数
影响着火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常用燃气的最小点火能与熄火间距是多少
第三章燃气燃烧的气流混合过程
自由射流 当气流由管嘴或孔口喷射到充满静止介质的无限大空间时,形成的气流。
等温自由射流:周围介质的温度和密度与喷出气流一样
4.层流射流的等浓度面
边界1是射流边界
边界2是射流核心区边界
界面3Cg=Ch
界面4Cg=Cst
界面5Cg=Cl
A:纯燃气
B:处于着火浓度上限以外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物
C:处于着火浓度范围以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物,含有过剩燃气;
D:处于着火浓度下限以外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物,含有过剩空气
E:处于着火浓度下限以外的燃气和空气混合物
5.层流扩散火焰长度
当燃气成分一定时,层流扩散火焰的长度上主要取决于燃气的体积流量。
    流量增大        火焰长度增大
  出口速度一定时,喷嘴直径越大,火焰长度也越大
  喷嘴直径越大,火焰长度也越大。
  流量一定时,那么火焰长度与直径无关。
平行气流中的自由射流
射流速度与外围平行气流速度的速度梯度
射流的扩张角
轴心速度的衰减
射流核心区的长度
2.平行气流中射流轴心速度的衰减
绝对穿透深度h :在相交气流中,当射流轴线变得与主气流方向一致时,喷嘴出口平面射流轴线之间法向间隔 h定义为绝对穿透深度。
相对穿透深度:绝对穿透深度h 与喷嘴直径之比,定义为相对穿透深度,即h/d
射程:在射流轴线上定出一点,使该点的轴速度在x方向上的分速度Vx为出口速度V25%,以喷嘴平面至该点的相对法向间隔 X1/d,定义为射程。
多股射流与受限气流相交时的流动规律
影响因素〔1〕主气流流动通道的相对半宽度B/2d
〔2〕射流喷嘴相对中心距s/d。
旋转射流:射流在从喷嘴中流出时,气流本 身一面旋转,一面又向静止介质中扩散前,这就是旋转射流,简称旋流。
2.旋转射流的特点: 旋转紊流运动、自由射流、和绕流
3.产生方法
〔1〕使全部气流或一部分气流切向进入
〔2〕设置导流叶片
〔3〕采用旋转的机械装置
4.旋转射流的根本特性
1〕.增加切向分速度,径向分速度较直流射流时大;
2〕.径向和轴向上都建立了压力梯度。强旋转射流内部形成回流区;
3〕.内外回流区的存在对着火稳定性有影响;
4〕.旋转射流的扩展角大;
5〕.射程小
旋转射流的无因次特性——旋流数:旋流数s不仅反映了射流的旋转强弱,射流动力相似的相似准那么。
考虑题
1、相对穿透深度与射程定义及其在气流混合过程中的物理意义。
2、燃气自由射流的特点与图形
3、不同相交气流的流动规律
4、旋转射流的特点与产生旋转射的方法、旋流数的计算;
第四章燃气燃烧的火焰传播
火焰面:未燃气体和已燃气体的分界面即为火焰锋面,亦称火焰前沿〔前锋〕。 常压条件下火焰前锋的厚度:10-2~10-1mm
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沿其法线方向朝新颖混气传播的速度。用 Sn表示。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4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82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燃烧   温度   燃气   射流   空气   反响   着火   火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