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维度研究--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_百 ...

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维度研究--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
作者:戴咏川 丁 薇 赵荣祥 王德慧
来源:《大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举措。采用三维度研究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自身素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展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探索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体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维度;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216-03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综合改革,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采用三维度研究方式[1],探索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基于学科体系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构建新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一、初层维度——创新创业自身素质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2]。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新创业而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3]。
    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学校通过讲座等宣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之中,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体,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在进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我校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重点开展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如开设创业性思维与研究方法等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以专业基础课为依托的课程,如学科前沿等,构建具有专业方向特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二、中层维度——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体系,我校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是以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社会背景。开展以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主,结合专业特,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此外,还在部分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的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组建学生团队,集中培养创新创业相关的团队沟通与合作、组织建构与运行等能力,组成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团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全面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同时,通过实践项目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把握和创造商机、搭建商业模式,学习判断商业机会,通过创新创业产品或创业项目路演等提升学生实际创新创业的能力。
    其中,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创新创业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竞赛学生参与性、受益面的基础上兼顾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帮助特长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可以有效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
    通过学校构建的“院赛→校赛→省赛→国赛”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学生的科技竞赛水平以及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参与国家级赛事的水平明显提高,获奖项目显著增加,获奖人次也从2014年国家级获奖259人/次、省级获奖961人/次,提高到2017年国家级获奖1381人/次、省级获奖3571人/次。
    我校也面向大三学生,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专任导师,采取导师制,指导学生在校内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辅助其完成相关实验,学生可利用研究成果发表科技论文。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挑战杯”等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项目,占国家级项目的93.8%,占省级项目的54.1%。从2014年至2017年间,学生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以及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增长迅速(见图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这是国内化工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赛事。该赛事是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5人。我校在开展此赛事时,是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主,兼顾材料、机械、环境、自动控制、管理等相关专业。开始参与的学生只有三年级的250人左右,现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均踊跃加入,2017年参加人数达到400人。我校在2014年全国第八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17年在“东华科技-陕鼓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特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是学校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历史上的最高奖项,也是学校历史上参加国赛的最高奖。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中荣获的国家级特等奖,这是东北赛区近三年来的首个特等奖。在此赛事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直接进入中石化为优秀毕业生就业开辟的绿通道,即“优才引进”计划[4]。
    三、高层维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以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框架为依托,以培育创新创业体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班、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技竞赛和实践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增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深入社会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素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课程体系
    我校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认证标准、坚持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石油化工特等基本原则,对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展开全方位的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学校于2016-2017学年开设创新创业、大学生安全教育等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共计53门,其中创新创业优质课3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课程1门;开展创新创业讲座38次/年。针对专业特点,学校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各专业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开设与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安全类课程,特别是在与高危行业紧密衔接的专业开设化工安全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能力,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如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增设化工安全与环保外,还开设了
化工技术经济学、化工工程管理以及化工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构建以“工程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机融合和“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并重,以“学业、产业、职业、就业、创业”为目标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工程实践体系
    我校也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纳入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实践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至2017年,我校已经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5 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 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 个,省级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 个。同时,我校共建立147 个校外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 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浙大中控三方共建过程控制实验室;与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数字仿真实验室;与英特尔公司共建了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共建了DCS 系统开放实验平台、送配电系统开放实验平台;E+H 公司捐赠20余万元设备,共建了现场检测仪表开放实验平台等。
    其中,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是依托辽宁省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辽宁省石油化工催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国家级特专业,实行“一体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由
中心统一制定建设规划,统一安排实验教学内容,统一调配实验用房与仪器设备,统一购置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设备,统一调配实验技术人员。该中心还与抚顺石化公司、中国寰球辽宁分公司以及抚顺石化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与抚顺石化研究院共建实验室,与抚顺石化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其他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不仅校内实验室全面开放,而且还组织学生到共建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现场实习,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出发,使学生置身于企业工程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每年在该中心从事各类创新创业实验的学生超过300名。
    (三)实物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是以石油化工为专业特的学校,以专业为基础,强化认证专业实验室改造与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在学院(部)内形成对其他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对接石油化工产业链的实践教学综合体。由于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存在学生到工厂实习实训较为困难,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也为实训实习单位带来很大的压力。我校于2013年提出了基于石油化工全产业链的实物仿真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的规划。
    建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实物仿真实践教育基地,以满足学生从石油化工普及教育到高水平实习实训的多层次需要。基地是一条完整地实现石油化工产业链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中石油企业为模板,包括
六个实物仿真实践平台,贯穿石油化工生产主线,实现从油气钻采、油气集输到石油加工、石油化工以及精细化工一条完整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产业链的教学过程。在该基地,学生可以体验石油生产与加工的工艺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这有助于构建具有石油化工行业特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0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71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创新   创业   学生   教育   专业   实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