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为例小体量建筑如何控制大尺度空间

默洛尼卫生洁具
尺度下形与势的转化
(以明十三陵为例)
             
成神经细胞瘤                             
2017.6.5
   
滚球法
大尺度下形与势的转化
(以明十三陵为例)
摘  要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    形与势共存,欲统筹其关系,尤须以空间构成在体性、整体上的大格局以及远观效果上的气魄立意,即以势为本,以势统形。中国古代建筑师熟练掌握了形与势的基本关系和特征,将形与势的转化成功运用到古建筑中,上节中国建筑史课老师就小体量建筑如何控制大尺度空间做了详细的讲解,本文以明十三陵为例浅析建筑与空间的形制。
关键词:形式转化 明十三陵 神道 明长陵
    首先空间尺度从字面分析:尺是一种工具,是空间大小的基本度量单位;度就是度量,是用尺来度和量。“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建筑学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尺度这个概念包含三层涵义:首先,必须用这把尺子去度和量。最后,在此基础上,尺度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尺度的感知与空间的功能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的身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人对空间的感知,尤其是近人空间,总是以人自身的尺寸来作为空间尺度的主要参照。
随着人的活动状态与活动范围的变化,空间尺度会随之产生变化。人与建筑空间的和谐取决于尺度运用上的得当。新序“鲁哀公为室而大,公仪子谏曰:室大,众与人处业,少于人处则悲,愿公辄之也。”传统建筑宫殿建筑对于尺度的处理是这样的:随着地坪标高的逐步提高,建筑物的形体逐步加大,每个庭院的形状、大小的不同,人们的尺度感也由不断的铺垫和变化中走向高潮,从而获得对主要空间的仰慕。建筑空间尺度选择合适,意味着对使用者的干管和精神的尊重。
epin11中国古建筑有很多小体量建筑完美把控大尺度空间的例子,下面以明十三陵为例具体分析。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山环抱,中部为平
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十三陵位于昌平天寿山,整个陵区占地约120平方公里,四面山环绕呈马蹄状, 中间是广裹的盆地,具有天然的封闭隔绝之势。仅西南方山脉中断,形成一处缺口,成为整个陵区的人口。人口处两座东西对峙的小山更被巧妙地当作 “ 双胭” : 这种利用自然山体为“阐”的构思在秦咸阳、隋唐洛阳、唐乾陵等规划设计中都曾得到运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惯用手法之一 ,体现 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十三陵的总体格局气势磅礴 ,规划设计了波澜壮阔的空间序列。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明十三陵中明长陵神道因其他各陵神道均从此道分出,所以,又是陵区的“总神道”,其总长达7.3公里,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石桥、大红门、下马碑、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望柱、石像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一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在这种大尺度的空间中,明十三陵十分注意形与势的关系,建筑视角的转换使得空间环境不再单调乏味,并且很好地利用了空间环境衬托陵墓的庄严和神圣。明长陵神道,自北五孔桥以北,路面宽4.70米。石牌坊由多块巨大的白石及青石料经雕琢组装而成,共有五门六柱十一楼,面阔为五间。其中明间主楼最高,其正脊顶部至地面高约12米,次间、梢间主楼高度则依次递减。大红门,坐落在石牌坊北1.25公里处,龙山
和虎山之间的一个高岗地上。檐下门垛面宽37.85米,进深11.75米,红墙,下辟券门三洞。其中中券门高6.15米,宽5.37米,侧券门高5.87米,宽5.04米。大红门门前左右两侧各设下马碑一座,其制为两碑身各高5.32米,宽1.04米,厚0.38米。明长陵神道作为明十三陵的总神道,其余十一陵的神道直接或间接地均由该道分出,神道将陵区建筑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来看,各陵神道建筑均覆以黄琉璃瓦顶,红墙壁,神道两侧均植以松柏,其中长陵两侧各有松柏六行。明十三陵各陵的神道在走向上都不是笔直的,而是带有弯转曲折之势,充分利用地势,展现形与势的关系,走向的总趋势为陵域的中轴部位。这显示了帝王神道“居中而尊”的无上尊严,这一方面是陵区地势复杂所致,为使道路与地形相配合而故意设计的。但局部处理上却又弯转曲折,明长陵神道石像生在石马的位置上就微有转折,做到形与势上的统一。这是因为在神道石像生的东西有座小山丘,所以石像生便在排列上略有弯转,使之与山丘的形式相和谐。陵寝神道的设计者把神道的走向设计成随地势的弯转的形式,在主观上虽有附会风水吉凶说之意,但弯转曲折的神道走向,在客观上却起到了陵墓建筑与大自然山川风貌相和谐,移步换景,收敛视野,避免陵寝建筑一览无余,从而达到了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
明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仁孝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的首陵,亦有明十三陵之祖陵的含意。在十三陵中营建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明长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在这种大尺度环境下,形与势的转化自然,使得空旷的环境通过布局及视线的转换变得丰富起来。
在具体的手法上,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陵宫祭祀建筑串联在中轴线上,远近大小尺度合宜,充分利用了“框景”、“夹景”的透视效果,由前及后依次突出了陵墓主体建筑正立面的完整形象,形成了远景建筑与近景建筑之间在视觉感受上的对比,使景框之内的画面臻于完美。例如:当我们站在长陵棱恩门中部,以明间两根后檐柱及额枋、雀替、台明为景框,透视棱恩殿时,会看到景框内棱恩殿的形象十分完整,其舒展对称的外轮廓使画面显得极为庄重典雅,而殿宇上空的蓝天白云又给景框之内的画面带来了几分灵动气息。由此可见,古代的陵寝建筑设计者在处理建筑物的大小及远近距离的关系上,是充分地考虑了形与势的转化的。
第二是布局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有力地烘托了陵寝肃穆庄严的气氛。长陵前有神道长段的铺陈导引,后有陵宫宝城建筑作为气势的收束,从整体上看已构成了符合建筑美学原理的有机生动整体。再加上设计者对陵宫及神道建筑的疏密和高低变化做了进一步的处理,
使人们在步移景迁的欣赏过程中,体验到微妙的抑扬顿挫的变化。这种以疏衬密、以低衬高的空间构成序列,也充分展示了形与势的关系。
第三是主题鲜明,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景观。明长陵是一代帝王的陵寝,陵寝建筑的主题思想自然是推崇皇权至上。因此,陵墓规制在与周围山水景观相称的原则下,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从山峦的分布看,天寿山陵区四面环山,其主峰如屏似嶂,耸立于北,东蟒山,西虎峪山,似星拱,如朝列,左右汗抱,南面是较低矮的龙山、虎山等小山丘,可谓“四维趋伏、八极森列”。在这封闭的小山环中,龙虎二山之间被陵园的设计者选作了陵区的人口,其内长长的石雕像生队伍,给山之间空旷的原野增加了精美的点缀物,使陵园的整体环境,山峦、河流、砖木建筑物和石雕物水融,浑然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山峦的形态看,天寿山三峰中最高的中峰海拔759.2米,是陵园的少祖山。其山峰的形象为尖顶形,山前的脉络由西曲折而前,大山小山连续不断。可以看出有父母山和胎息山等远近层次。远远望去,其父母山、胎息山的形为圆。天寿山的主峰至长陵宝城后的胎息山之间的山脉,中间起伏不断,但总的趋势仍是由高向低渐渐而下的。通过山峦的高低对比为建筑做底衬,形成势,构成在体性、整体的大格局及其远观效果上的气魄,以势统形。
此外,在长陵的单体建筑中,也体现了形与势的转化。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以进深而论, 陵恩殿进深五间(29.12米),棱恩门,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形制其余各单位建筑皆在此限下。又以各单体建筑面阔而论, 陵恩殿面阔九间(66.56米),棱恩门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无不严格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尺度控制原则。在远观视距构成上,从棱恩门到陵恩殿以及明楼、宝顶各段落的长度, 最大的也仅300m左右,实际尺度并不大,以“千尺为势”而限定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建筑组的合理规划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6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空间   尺度   神道   形与势   陵寝   整体   建筑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