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点问题结课论文-浅析印度宗教的前世今生#

成绩
                       
        上清华变白富美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
课程论文
题  目:java2.0  浅析印度宗教的前世今生
.

浅析印度宗教的前世今生
         
[摘要]印度,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家,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印度教就已经在印度发展
型,伊斯兰教也在同一时期传入,佛教和基督教也在不久产生、传入。到如今,印度宗教已经有上百种之分,可谓“宗教熔炉”。本文选取了几个角度,简要分析了印度主要宗教的基本情况,重点探究了印度教、佛教的发展与联系和印度主要宗教对印度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 印度 宗教 发展与影响

一、印度主要宗教
华大影院
1.1印度宗教的种类与分布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为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古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于此同时,印度还是一个多宗教融合的国家,各种宗教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还有土生土长的佛教,各种宗教在印度的广袤土地上产生,传播,发展,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多宗教融合发展的局面。
印度宗教彩非常浓厚,种类繁多令人难以想象,世界上的所有宗教几乎都可以在印度发现它的痕迹,故其被世界人民称之为“宗教博物馆”在印度的众多宗教之中,最大的宗教当然是印度教,其信徒约占全国人口的80%
印度教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婆罗门教,在此之后,婆罗门教融合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等宗教的教义,融合了多种信仰,才逐渐的发展成为今天的印度教。如今,印度教基本覆盖了印度所有的地区,而且在印度南部的分布更加密集。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虽然是第二大宗教,但其信徒仅仅占到全印度人口的14.6%远远少于印度教的信徒,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时随阿拉伯帝国扩张而传到印度的,特别是经过莫卧儿王朝的发展,伊斯兰教已经在印度打下很深厚的根基。
佛教,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于今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当年释迦摩尼在世时,佛教曾经拥有大量信徒,而如今的佛教信徒在印度则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帮和少部分孟加拉地区。规模也大不如前。仅仅占总人口的0.7%。
耆那教和佛教、锡克教、印度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四种主要达摩系宗教之一,其教徒在人数
上虽然很少,但是地位却不容小觑,他们中的多数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其占印度人口的比例格格不入。耆那教信徒主要分布在印度的西部。
玻璃纤维纱 锡克教始创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也是锡克教徒的精神家园,是印度锡克教徒人数最多的邦
二、印度教
2.1印度教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最初起源于古代的吠陀教,之后又经历婆罗门教时期,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印度教。最初的吠陀教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与雅利安人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公元2数字信号处理系统0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了印度河流域,并且征服当地的达罗毗荼人,不同于达罗毗荼人对母神、动植物的崇拜,雅利安人信奉自然神,经过两种思想的融合,形成了早期的吠陀教,公元1500年至公元1000年产生的《梨俱吠陀》,将信徒分为四个种姓,这也奠定了后来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基本框架。在婆罗门教时期,一些雅利安人开始迁移,荒地得到了开垦,大量土地孕育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婆
罗门种姓从单纯的宗教指导者变成了文化知识的垄断者,逐渐演变为遵从婆罗门至上、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这三大原则的婆罗门教,此后,又经过巽加王朝、甘婆王朝、塔瓦那王朝、安达罗王朝的发展与传播,婆罗门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此后,经过中世纪印度教的发展和英国入侵后印度教和外来思想的融合,印度教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其他宗教的思想和信仰,成为一个集合了哲学、道德伦理体系的复杂的综合体。
2.2印度教经典著作和教义
印度教的宗教书籍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四部吠陀本集、梵书、奥义书。森林书。而最为流行的经典则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大史诗。印度教教义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论。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多主神的信仰,也和印度教兼容并蓄的特点相互照应着。除此之外,印度教信仰四种姓分立的信仰,这也充分体现了印度教的种姓思想,是宗教生活社会化的体现。另外,印度教从佛教思想中汲取了因果和轮回的思想,强调因果报应和时间生命的轮回转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通过苦修脱离尘世的思想基础。
2.3印度教在印度社会中的角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象征,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印度教作为一种在印度发展传承上千年的宗教,其对印度的影响可谓渗透在每一寸土地上。
印度教对印度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文化、伦理道德、民风民俗。
在社会政治层面,印度教作为印度社会较为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成为了团结广大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纽带,在印度多次抵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印度教的传统性和保守性严重束缚了印度的现代化发展,抑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划分严明的阶层等级也激化了社会矛盾,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层面,印度教中的许多观念也对印度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说,印度教明确规定了人生的四大目的,即利、欲、法、解脱,其中“利”首当其冲,印度教的这种人生观无疑是对印度的经济发展有莫大的帮助的,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印度手工业和商业是如此的发达。
从文化层面看,印度宗教本身的教义,传说等宗教文化就带有一种古朴且厚重的美学彩,印度教众多的宗教典籍也毫无疑问是流芳百世的文学佳作,许多经典在国际上也享有美誉,《薄伽梵歌》《梨俱吠陀》等诗集收录了上千首经典圣诗一直流传至今,被代代称颂。
再看伦理和民俗方面,印度教主张“业报轮回学说”其核心与佛家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德行善,死后升入天堂。此外印度教提倡的忠诚、非暴力、超脱欲望、自我克制、纯洁这五种美德,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规范人民生活的准则。印度教对印度的民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恒河沐浴到对牛的无比崇敬,印度的民俗之中,多少都能看到宗教的身影。
三、种姓制度
3.1氏族的地位和种姓
在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无疑是印度的一大特,而种姓的形成也固然离不开氏族,换句话说,氏族的发展与固化是种姓形成的必要条件,印度的社会秩序极为依赖“氏族卡里马特
胸骨”原则(Gentilcharisma)而所谓的“卡里马特”就是指一种具有巫术性的超凡潜质,这种潜质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人身上,而是存在于一整个氏族之中,战争领袖通过征服得到的权威,祭祀通过巫术建立起的话语权与地位,种权威保留在自己身边,需要通过“氏族”的约束将这份权威长久保留在家系之中,久而久之就成就了现在的种姓的概念。
3.2吠陀经典在印度教里的地位
与其他宗教一样,印度教也有着至高无上的经典,就是吠陀经典,它是印度教中公认的绝对神圣的经典。在印度教的教义中,印度教信徒需要履行的义务之一就是不得否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虽然官方没有明确的划分,但至少按照普遍观点来看,是否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地位也成了区分印度教和印度其他宗教流派的一杆标尺。
3.3种姓的本质与纪律
从本质上来说,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阶级制度,但是,种姓制度通过种姓的概念将人按照“职业”进行分工,掩盖了鲜明的阶级关系,但在如今,种姓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一个行业或工会的分类,而转变为一种礼仪问题,不过,职业的问题在某些古老的种姓中依然存在,特别是固守传统的中低阶层的种姓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
印度种姓制度主要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从事宗教活动,主管与神交流的婆罗门,是第一级的种姓;而第二是刹帝利,他们主管军事,主要是古代的帝王贵族和一些上层的武士,他们治国理政,管理国家的事物,但是却无法僭越神权的存在;第三等是吠舍,主要是一些平民,管理农工商行业;第四等人是首陀罗,他们主要是奴隶的身份。种姓制度明确规定了种姓内婚,职业世袭,任何不遵守此制度而僭越的人都会被除去种姓,贬为贱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56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印度   宗教   种姓   发展   经典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