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隆平高科

项目名称: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
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湖南省人民政府
提名意见:该项目针对制约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选育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和“动态理想型”育种思路,历经20年科技攻关,取得在两系杂交稻育种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技术成果:①创制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被全国108家育种单位引种应用,配组育成114个审定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共157次,审定区域覆盖南方籼稻3大生态区(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成为我国审定组合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两系杂交稻骨干亲本;②选育的第二期超级稻代表性品种Y两优1号于2009年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③选育的Y两优2号、Y两优900分别率先突破百亩片平均亩产900公斤和1000公斤目标,创造水稻单产世界纪录,被两院院士分别评为2011年度、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④育成广适性优质超级稻新品种7个,其中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分别是2010-2013年、2014-2015年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品种;⑤发明或集成创新了一整套安全高效应用技术体系并获广泛推广,维护了两系杂交稻种业市场稳定发展。自2006年以来,Y两优系列
品种累计推广2.0亿亩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成果极大促进了水稻产业科技进步,对于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水稻产业增产增收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项目简介:
该项目针对杂交稻超高产育种一度停滞不前、两系法杂交稻繁制种安全风险大、杂交种适应性较差等瓶颈问题,提出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和动态理想型育种思路,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能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范围推广的广适性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为主攻方向,历经20年研究,取得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该成果在两系杂交稻育种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1、通过聚合优质、高光效、抗病、抗逆、优良株叶形态和高配合力等性状,实现有利多基因累加,创制了不育起点温度低(低于23℃)、制种安全、可繁性好、株型理想、配合力高、抗逆性强、异交结实率高的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该不育系被全国108家水稻育种单位协议引种应用,并配组育成114个审定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共157次,是我国审定组合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两系杂交稻骨干不育系。
2、针对大穗与多穗、特大穗与高结实、超高产与高抗倒等难以协调的技术瓶颈,创新水稻超高产株型理论,开拓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新途径,利用广亲和粳稻与马来西亚野生稻种质,结合全生育期株型选择,创制了大穗型、高结实与高抗倒的强优恢复系远恢2号、R900,与Y58S配组育成Y两优2号、Y两优900等超级杂交稻品种,实现了单产潜力的连续重大突破。Y两优2号、Y两优900分别实现百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和1026.7公斤,率先突破中国超级稻第三期和第四期育种目标,创造水稻较大面积高产世界纪录,分别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年度、201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3、突破超高产、广适性和优质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育成的Y两优1号、深两优5814Y58S/4114)等7个农业部认定超级稻品种,稻米品质均达国颁3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其中,Y两优1号通过南方籼稻3大生态区(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国家审定,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Y两优超级稻品种自2010年起连续6年居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第一。
4、集成创新一整套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创建“四级八组法”实用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稳定性鉴定方法,发明“六圃法”光温敏不育系原种保真繁殖技术,维护了两系杂交稻的稳步发展。
获植物新品种权14项、国家发明专利3件,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论文16篇。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湖南省首届创新奖1项、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1项。自2006以来,项目团队及协作单位育成的Y两优系列品种累计推广2亿亩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成果实现了水稻产量潜力的持续突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进步,对于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维护粮食安全,促进水稻产业增产增收均具有重大意义。
客观评价:
1、 成果总体评价意见(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万建民院士为副组长以及陈剑平院士、张洪程院士、张新友院士、程式华研究员、任光俊研究员、赵久然研究员、孙传清研究员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意见)
该成果针对生产上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较高、繁殖制种安全风险较大、杂交种抗逆性较差的问题,从选育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入手,以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广适性优质超级杂交稻新品种为主攻方向,取得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两系杂交稻育种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通过聚合优质、高光效、抗病、抗逆、优良株叶形态和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
实现有利多基因累加,创制了不育起点温度低(低于23.0℃)、制种安全、可繁性好、株型理想、配合力高、抗逆性强、异交结实率高的光温敏不育系Y58S,是我国审定组合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两系杂交稻骨干不育系;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了单产潜力的连续重大突破,创造水稻较大面积高产纪录;Y两优1号、深两优5814分别是2010-2013年和2014-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创建实用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稳定性鉴定方法,发明一套精细严格的光温敏不育系核心种子提纯与原种保真繁殖技术,保证了两系杂交稻的安全生产。
2、 查新报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该查新项目根据水稻全生育期体的变化,提出的动态理想型模式,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未见相同的报道。该查新项目1)开展了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研究,创制了广泛生态适应性的光温敏不育系Y58S2)提出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全起点温度为23.5℃,并以此探讨了实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鉴定方法;3)发明了一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种子的提纯保真繁殖方法;4)发明了一种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的方法。以上4点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未见早于该查新委托方的相同报道。
3、 同行评价
国内同行科研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以Y58SY两优1号、Y两优2号、深两优5814Y两优900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公开发表论文400篇以上。部分研究结果摘录如下:
2014年,《Nature》杂志文章介绍了中国超级稻研究最新进展:Y两优90040年来杂交育种的巅峰之作,它具备超高产水稻应有的所有特征:包括根系发达,大穗(二次枝梗多),高结实率,大粒,抗虫、耐旱等众多优良特性。(Nature , 2014,514 (7524), S60–S61
Y58S为母本的组合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中国水稻科学,201226(6): 751-756);Y58S系列组合对后期低温抗性比C815S系列组合较强(湖南农业科学,201115):10~12);Y58S的相对盐害率最低(5.56%),在种子萌发期,Y58S具有极强的耐盐性(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1-9);2009 年在江苏盐城地区某些杂交组合制种出现风险,导致了较大损失,而Y58S系列杂交组合制种,其母本却抵御了该风险(杂交水稻, 2010(S1):462-464.)。
4、 鉴定意见与其他评价
2004825日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进行了现场评议,评
议意见认为: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育性稳定,品质较优,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符合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审定标准。
2003-2004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两年鉴定,Y58S苗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级别均为3级。
2009年,Y两优1号入选国家科技部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编号:2009431192)。2010至今,Y两优1号连续7年成为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导品种。2011年,科学技术部等十部委共同主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及之后的历次巡展中,Y两优1号作为农业和民生科技单元的标志性成果展出。
2011年,经农业部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Y两优2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首次突破第三期超级稻育种目标。该事件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14924日和1010日,分别由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任组长的专家组和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任组长的农业部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Y两优900”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006.1公斤和1026.70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被两院院士评选为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20161229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评价:Y58S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实现了两系杂交水稻的全面更新换代,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4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55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稻   不育   杂交   杂交稻   两系   育种   中国   成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