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革命始于西方英国而非东方中国的客观必然性

工业革命始于西方英国而非东方中国的客观必然性
摘要: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西方世界的空前繁荣,也使英国一跃达到了世界巅峰的地位。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也是做出了诸多的贡献的,但为何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而是发生在英国呢?到底是中国的没落还是英国具备哪些别的国家所不具备的条件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字:英国  工业革命  必然性  中国  停滞
前言: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这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它也造成了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这次发源于英国而后波及欧美主要国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它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
一、传统观念中阻碍中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因素
工业革命与西方的崛起是密不可分的。但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发生在英国呢,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的发展也做出了诸多重要的贡献,而工业革命为何却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呢?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提出。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也被很多学者研究和探讨过,那在普遍的观念中,中国没有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通过对这些传统的观念分析,让我们看一看中国没有爆发工业革命是真的都是由于这些“过”吗?
1、“科学”发展上的停滞
早期的中国在自然科学上就有了自己的发展。早在宋代就有理学家程颐和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理念。清朝时,中国的数学家的地位被提高,逐渐替代了西方传教士,可惜的是,清代的数学和科学并没有出现西方的那种突破。到了18世纪,清朝知识分子基本上已把古希腊和中国传统数学融会贯通,但没有再进一步的发展。但新科学的发展缓慢并不表示中国
在较早前不会出现工业革命。虽然明清的科学比较落后,但这些工业发明并不一定就不能发生在中国。
2、科举制度的阻碍
科举制度经常被视为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的罪魁祸首,但实际情况并非那么简单。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和律诗等之外,还包括经史时务对策,而解答时务对策上的问题,有时也需要科技方面的知识。但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许多明清知识分子瞧不起工艺技术,视之为“奇技淫巧”,这也是事实。只不过,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在英国,上层社会对工业科技同样抱轻蔑的态度。英国的工业家经常受精英分子奚落,迟至19世纪中期,工业家在英国的社会地位仍然相当低。
3、宗教和文化因素
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科学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缺乏西方基督教一神创造万物的概念,因为没有像西方那样,可以寻这个神创造的宇宙之定律。但这忽略了中国“道”的含义以及“格物穷理”的传统。另一方面,韦伯的基督新教徒独具理性的看法已被很多史学家质疑。相反,很多例子显示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对科学发展障碍其实非常大。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就是中国人不懂得运用推演逻辑,因而没有科学,但这是缺乏说服力的。推演逻辑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生存工具,任何不懂推演逻辑的民族,很快便会被大自然或其他民族消灭,不可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许多中国古典数学需要运用推演逻辑,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有不少运用推演逻辑的例子。
4、发明专利
明清时代的发明家缺乏发明专利的保障,也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但发明专利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课题,有不少学者质疑它是否真正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在英国,发明专利对发明家利润的保障很有限,而且很多创新科技不能登记专利。另一方面,发明专利也有可能阻碍科技的发展,因为新科技经常被指控是侵犯旧发明的专利。
总体上来看,中国在18世纪没有爆发工业革命,但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科学发达的西欧国家同样没有爆发工业革命。18世纪,世界上只有英国出现了工业,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都是借鉴英国的经验。因此,或许我们更英国清楚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二、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优势条件
究竟英国有哪些优势使得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呢?首先,我们来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1、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
我们知道,英国并不具备工业大国的基本条件,而工业革命却最早发生在这样的岛国,似乎令人似乎令人费解。思考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懂得两点,其一:早期工业革命的规模并不大,不能用现代工厂的规模去理解,因为据史料记载,直到1841年,英国兰开夏典型的棉纺织企业仍是个雇佣工人100人以下的小型工厂;其二:早期工业革命还受到该时代交通、农业等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世界上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恰恰得益于它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狭小。
218世纪农业革命的推动
18世纪英国的农业进行了铁犁代替木犁、马耕取代牛耕的农具和动力改革,大大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经过1700l750年的农业革命,英国有了“欧洲的粮仓”之美誉。农业革命带来的粮食资源增长,促进了人口增长。充分的人口资源提供了大机器生
产初期所需要的劳动力后备军。另一方面,英国还有一个伴随条件——农业革命中英国农民的消费能力也增加了,高出了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于是,市场需求成为英国手工工场转变为大机器生产的强大刺激力.其中棉纺织业和冶铁业生产的变化最具说服力。
3、圈地运动贡献了大量的劳动力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为其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4、外部世界的贡献
仅仅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内资本的积累.是不足以触发英国工业革命的。外部世界的作
用对英国十分重要。通过17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英国排挤了商业及海运劲敌荷兰和法国,占有了世界上最多最好的殖民地.到18世纪60年代成了世界上最大贸易区的中心。最重要的是,当时对殖民地土特产品的加工,如蔗糖的精炼与提纯、烟草的切碾与包装等等,大多数是在转运港口进行的。这一中介过程增加了英国工业人口的就业机会,从事加工工业的城市和港口也随之发达。因此说外部世界的财富在工业革命前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英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商业财富与工业投资发生了直接的联系。
5、市场需求的增长
工业革命首先是技术的革新。那么,技术革新的动力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来自国内外两方面对制造业品需求的迅速增长对英国工业提出了挑战,使之不得不进行技术革命。市场需求成为英国手工工场转变为大机器工厂生产的强大刺激力,其中棉纺织业的变化最具说服力。一般来说,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品中,衣着服饰的消费方式是更新最快的。英国农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生活的好转及购买力的提高,人们相互模仿更新,大大推动了这一消费项目。
6、新大陆的关键作用
欧洲人在15世纪末发现新大陆,但是在1617世纪时,新大陆的主要作用只是提供大量白银和黄金给欧洲。18世纪后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新大陆无限的土地资源这是才开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英国自18世纪中叶起,先从地中海一带,继而从新大陆进口棉花,作为纺织业的新原料,令纺织业能够大幅发展,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初期的新式纺织机的发明。新大陆很快便成为英国棉花的主要来源。
就像今天的石油一样,棉花是19世纪重要的工业原料,哪一个国家垄断了棉花的来源,便几乎科技迫使其他国家对他惟命是从。新大陆是棉花的主要来源地,它对欧洲工业发展的举足轻重可想而知。除了棉花之外,英国在这段时期也开始自北美洲输入大批木材作为原材料,并利用新大陆白银来购买北欧的木材。同时,英国还在北美洲利用当地的木材来建造船只。
总之,可以说,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种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系列排列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能够在欧洲其他国家看到他们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有的甚至很显著。但是,只有英国具有如此丰富的各种因素的结合,这些因素积累触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即一个递增的、自我持续的技术发展过程,这就是英国的工业革命。
三、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而非中国的必然性
18世纪期间,欧洲国与国之间的争霸日趋激烈,各国都急于寻富国强兵之道。在欧洲诸国之中,英国的情形最为特殊。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可以尽量避免参与欧洲大陆的战争,而把资源集中在扩充海军及拓展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方面。相反,其他欧洲国家都有陆地上的敌人,因而需要长期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不能把资源集中在海外扩张方面。结果,英国在欧洲诸国的海外争霸中尽占上风,成功霸占了北美洲和印度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工业革命的出现还有其他因素。首先,航海技术和军事科技的演进与科学革命有可能加快了英国新机器的出现。此外,新纺纱机的制造和操作需要原材料和能源,英国纺织业发达的地区临近贴煤矿区,因而不缺乏铁和燃料。该区也有不少湍急的河流,因此可以借助水利。这样,因地制宜,发展节省人力的新纺纱机,很自然的成为解决人力不足的最佳方法。最后,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早起的重要发明之一,但蒸汽机的发展也有其地理因素。蒸汽机的操作需要大量燃料,因此只适合在燃料丰富的地方使用。英国拥有大量煤矿,在16世纪已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但英国的煤矿经常出现被地下水淹没的情形,解决这个问
题的有效方法是利用蒸汽机驱动的水泵把煤矿内的水抽出,由于煤矿内有用之不竭的煤,因此燃料的供应不成问题。这样,蒸汽机在煤矿便得到发展的机会,后来更被用来驱动煤矿的运煤车辆。这些运煤车辆便是今天火车的前身。
幸运之神继续降临到英国身上。印度莫卧儿帝国在18世纪崩溃,给英国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英国乘虚而入,在半个世纪内控制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印度的财富资源令英国国力大增。印度给英国提供了一个庞大的独占市场,让工业革命爆发后的工业产品不乏销路。英国在印度到一种新的商品——,这种商品让英国终于能够打进中国的市场。贸易对大英帝国举足轻重。根据一名学者的估计,贸易带给英国政府的收入差不多足够支付英国庞大的海军经费,而海军正是大英帝国的支柱。在同一时期,欧洲的发展,终于令欧洲军队在亚洲的路上战场也占有绝对优势。英国便凭借上述诸多有利条件,建立起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帝国。
很明显,即使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情形也非常特殊,因此只有它才能够在18世纪爆发工业革命,也只有它才能够在19世纪成为超级强国。
明清时代的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中国最适当的“反应“,都与英国有很大的区别。明清帝国
缺乏远洋探险的动机,因为可见的政治和经济效益有限;而即使中国进行远洋探险,中国人发现新大陆的机会也很渺茫,因为地理因素令亚洲人很难跨越太平洋。中国的主要敌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当时的炮在草原战争中发挥不了大作用,因此中国没有继续发展的动机。航海技术和技术得不到持续发展,因此也没有推动相关科学和技术的演进。中国工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缺乏煤矿及其他燃料,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选择发展手工业的途径。由于上述诸多因素,中国走的道路和英国的完全不同,因此中国在18世纪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是可以理解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51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英国   中国   发展   工业   科技   欧洲   没有   世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