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奋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宁波奋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作者:***
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0年第06期
        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以单项冠军为代表,聚焦专精特新、扎根细分市场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扮演着产业链承上启下、支撑产品创新的关键角,是区域经济创新转型的重要源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去年5月以来,宁波大力发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成功培育出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已经成为宁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产业集、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关键支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单项冠军企业更是表现出不折不挠的市场竞争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值得充分肯定。
        单项冠军企业共性凸显
        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包括16家示范企业、9家培育企业和14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这些企业平均成立时间超过19年,最晚成立于2010年,表现出“经营稳健、主业突出、创新活跃、抗风险能力强”的共性特征。
        经营稳健。突出表现为三个“稳”。一是企业舵手“稳”。单项冠军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企业创始人的有29家,占比约为3/4。二是对外投资“稳”。单项冠军企业主要财务部门、重要研发部门和制造工厂都在宁波的有28家,占比超过七成;在国内其他城市设立制造工厂的仅7家,不足1/5。三是经营增长“稳”。单项冠军企业年业务收入大多保持10%—30%的稳定增速。
        主业突出。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细分领域,核心团队从事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研发的平均年限超过21年,甚至长于企业成立时间。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经营占企业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市场占有率仍在稳步提升。据初步统计,2019年,39家单项冠军企业的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约为82%,其中17家企业占比超过九成;36家企业2019年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于2016年,其中12家企业提升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
        创新活跃。单项冠军企业高度重视创新,大力推进生产优化和产品升级,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强化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积累,在国际国内激烈竞争中表现出强大竞争力。据初步统计,39家单项冠军企業均已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其中15家企业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019年,39家单项冠军企业R&D支出合计超过44亿元,占全部业务收入总额的4.3%,全年累计新增发明专利367项;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的利润率平均约为21%,是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的近3倍。
        抗风险能力强。单项冠军企业多年保持较高利润率,在经历金融危机、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危机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这39家企业在2月中旬便实现全面复产,并主动参与防疫防控和产业链整体复产相关工作。
        单项冠军企业的成功关键
        一家民营企业形成“经营稳健、主业突出、创新活跃、抗风险能力强”的发展特质并最终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归功于杰出的企业负责人、精诚团结的企业文化和严格的风控管理等。宁波拥有如此多数量、高质量的单项冠军企业,则是企业、市场、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必然性。
        杰出的企业负责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回顾这些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负责人充分发挥了“舵手”作用。“一把手”继承并弘扬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以实业为根基、以技术为核心,身体力行抓生产、搞研发、拓市场。企业形成规模后,“一把手”继续聚焦主业、强化创新、严控风险,不为“快钱效应”所心动,不为艰难困苦所动摇,带领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如今,“一把手”仍坚守初心,坚持企业战略,聚焦主业提升。
        精诚团结的企业文化。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单项冠军企业都已完成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并不断强化企业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公开选聘优秀人才、提拔贡献突出员工等方式充实核心管理层;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为企业坚持战略引领、持续
深化创新转型凝聚最大共识。在此基础上,单项冠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手笔建设高水平研发团队,强化激励机制,探索末位淘汰机制,积极营造齐心协力、你追我赶的创新环境。同时,单项冠军企业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积极倡导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企业文化,协同开展业务培训和团队建设,不断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支持员工主动寻问题、解决问题。
        严格的风控管理。根基不稳,地动山摇。单项冠军企业高度重视防范源自技术壁垒、贸易壁垒的企业经营风险,全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实施出口替代,努力降低对国外技术和原材料的依赖。目前,95%的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仅8家企业原材料或生产设备依赖进口。同时,单项冠军企业积极控制融资风险,保持较低负债率且谨慎上市。调研显示,只有5家企业认为存在一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占比约为1/8。自宁波启动“凤凰行动”计划以来,33家未上市企业只有10家完成上市,2家谋划上市。
        宁波强大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服务业支撑。所有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对宁波强大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服务业支撑表示高度认可。超过2/3的企业负责人认为,产业上下游就近配
套、产业工人红利、物流便捷、市场充分竞争也是其成功的关键。这是多年来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成果。2019年,全市工业企业数量突破4.7万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达3991.5亿元,利润总额达12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4.7%。
        宁波及时精准的产业政策和企业服务。多年来,宁波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相统一,通过行业激励、标准地改革、驻企服务、一企一策等路径,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上,宁波成立百亿规模的工业和信息产业基金,出台《关于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培育工程的意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技术大改造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点上,围绕细分行业、具体平台和企业,宁波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切实解决实际难题,释放党委、政府始终与企业在一起的强烈信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宁波还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企业需求响应不过夜的复工复产指导服务机制,加班加点帮助企业现场解决难题。
        单项冠军之城的未来路径
        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不易,宁波培育出如此多的单项冠军企业更不易。宁波应努
力让这些单项冠军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单项冠军企业在宁波萌芽开花。综合宏观形势和企业调研结果,当前有四方面风险和困难亟待重视。一是“技术孤岛”风险。单项冠军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的中间环节,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局限于此。一旦受到上下游的技术挤压,很容易出现生存危机。二是代际传承风险。大多数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已年逾半百,精力不再充裕,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显著下降,培养接班人已成为紧迫任务。三是产能提升风险。特别是一些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的单项冠军企业,或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或开拓国际市场,或跨界多元经营,都存在不小的投资失败风险。四是企业创新转型的资源要素瓶颈。调研显示,九成单项冠军企业正在经受人力资源成本增长较快的严峻考验,六成遇到研发投入风险增大难题,还有不少企业请求在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土地、基础工业等领域加大支持。
        单项冠军企业是宁波发展的宝贵财富,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单项冠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突出问题导向,以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发展、供应链稳健运营,推动单项冠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单项冠军企业的溢出效应,讲好榜样故事,弘扬宁波精神,激励更多企业和机构比学赶超单项冠军企业,壮大创新型中小企业集,推动城市经济再上新台阶,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添砖加瓦。
        解决实际难题,加快提升单项冠军企业竞争力。调研显示,大多数单项冠军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上述四方面的风险与困难,期待深化与当地政府、地方经济的互动,缔结发展共同体。部分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希望建立主动求教相关业务部门和专家的常态化渠道,帮助其答疑解惑、破解难题。对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作出积极回应。建立健全单项冠军企业的常态化双向联系机制。深化“三服务”活动,完善专人联系制度,经常性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听取企业心声与意见建议,强化企业需求的快速分析研判和处置反馈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对企业加大基础工业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牵头制订行业标准等行为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深化创新补贴政策改革,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基于信用的承诺制,变“事后补助”为“事前拨款”。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实施供应链“备胎计划”。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日本等不少国家都在鼓励企业回归,在本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壁垒。这会对单项冠军企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需主动应对供应链“断链”和被替代的风险。职能部门应组织单项冠军企业全面梳理关键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链,支持企业寻供应商的备选方案,拓展国内外市场和配套物流链。地方政府可通过强化城市间合作,进一步支持供应链的国产化。支持单项冠军企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如:加大与目标国或目标城市的沟通协调,帮
助海天塑机、舜宇光电、申菱机电等企业在海外新设分(子)公司;加大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帮助大丰实业把舞台机械列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文化装备类别;加大与专业科研院所和一流高校的合作,帮助慈星公司、长阳科技、弘讯科技等企业突破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短板。
        发掘溢出效应,做大做强创新型中小企业集。深刻认识创新型中小企业集建设对宁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促进“246”万千亿级产业集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单项冠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广泛宣传单项冠军企业典型案例。在市级主流媒体平台开辟专栏,逐一介绍和点评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经验;支持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在行业协会、商会中扮演重要角;在安排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时,适当提高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的参选比例。这些举措既是对单项冠军企业的肯定和关爱,增强其战略自信,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市场知晓度;也是对更多企业的鞭策和激励,激发比学赶超的强大动力。强化本土优势供应链和产业链。普查并梳理以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以这些核心企业为依托,鼓励和支持更多本地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以订单驱动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完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体系,合作打造更加完整有韧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配套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等助企活动,提高核心企业的融资授信,增强其组织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能力。大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集。持续深化改革,理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中小企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大创新支持,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提升、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品牌建设、融资融券、企业上云等扶持工作。强化关键技术、创新产品的攻关突破,实施先进装备、先进材料、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进口替代战略,更高水平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更有力发挥科技大市场作用。
        放大成功经验,精准强化城市营商环境比较优势。强化宁波“制造+开放+文化+生态”的复合型营商环境优势,让城市具有更高水平的资源配置能力,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能干成事,讓干实事、干好事的人能得到充分尊重与认可。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通过战略融入,为宁波企业争取更大市场、更多要素、更强创新。主动深化跨市域合作,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六大领域120项具体任务及沪甬7个专项合作协议的落地落实,加快谋划建设宁波前湾新区、宁波南湾新区、沪浙合作发展区、甬舟合作区等重大平台。更加注重唱好“双城记”,全力争取省级乃至更高层面的支持,努力推进杭甬政策统一、创新资源均衡化布局和重大功能设施的共建共享。努力做强城市优势特。重点强化制造业优势,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行业整体创新;强化开放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高水平打造17+1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强化文明城市建设,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强化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把宁波打造成四处见景、四季可游的大花园大景区。为更多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结合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税制度、土地供给、科技服务、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政策等领域的更多改革。如在科技服务方面,积极推动全市企业与60多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技术结盟”,推出技术攻关合作清单,聚力突破企业技术瓶颈和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3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50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冠军   宁波   创新   强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