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析视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态势研究——以辽宁省化工领域纳米技术为...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37卷第1期2021年1月
Vol.37 N/d
Jan. 2021
专利分析视域下的区域技术创新态势研究
——以辽宁省化工领域纳米技术为例
米欣1,刘锐"
(1.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70;2.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沈阳110168)摘要:纳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纳米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纳米相关产业的发
展水平。以InteCovery 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化工领域申请的纳米技
术专利为研
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辽宁省化
工领域纳米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关键词:专利分析;化工领域;纳米技术中图分类号:F426
技术创新是“普遍行为”415,是推动区域经济发
展的 叫专利中 大量的技术信息叫
是国家或地区科技资产的核心和最富经济价值的 部分叫能够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科技的原始创新
能力叫1数据准备
纳米科技是一门在0.1~100nm 范围内对物质
研究的应用科学$在纳米 对各个学
科的研究,为研究人 供一个新研究 ,形成
技术与 学科的 , 学科的
点也正是知识创新的 。本文专利数据来源于
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数据库,对申请日在2009年1 月1日至2019年12月31 的专利进行检索,并
按“重复专利 布日期最新”去重, 辽宁
省纳米相关技术专利 5987份,中发明专利
5504份,实用新型专利483份$
2结果与讨论
2.1辽宁省纳米技术水平概况
从2009年到2019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可以看
出,辽宁省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全的发展趋势 基
,专利数量一直稳步上升,并从2016年开
(由于专利
一定的滞后性,
2018年以后的数据仅供参考$)2016年,辽宁省在
纳米技术领域布局的专利年申请量接近800件,比
2015年增加200件左右,约为2009年申请量的4
倍,而且此后几年中一直保持每年800件左右的申 请量,历年专利数量变化趋势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相
同,虽然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 段,(如图1所示)其中 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专 利总量的23%,为辽宁省纳米技术研究的第二大研 究热点$
图1我国和辽宁省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年度变化情况
2.2化工领域技术热点分析
从化工领域技术分布可以看出(如图2所示), 相关研究分布在57 IPC 小类中, 中专利申请
量超过100件的IPC 小类共8个,分别为非金属元
素及化合物(C01B)、金属化合物(C01G)、涂料染料
(C09D),陶瓷混凝土(C04B)、高分子化 (C08L)、金 属镀覆技术(C23C)、金处理(C22C)、和一兜底类
材料分类(C09K)。这8个研究方向所申请的专
利数量占化工领域总专利数的 65.03%
$
70甘肃科技第36卷
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辽宁省纳米技术研究热点之一,呈现波浪式发展趋势,专利申请量在2013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所有回落,2016年又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有望在2019年达到近年的最高峰,可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十分活跃。对金属及其化合物、陶瓷混凝土、高分子化合物、金属镀覆技术的研究,近年来专利申请量都没有超过前期高点,暂时没有领域的技术。在涂料染料领域,前期专利申请较为活跃,2017年达到高点后申请量大幅下滑。合金处理是一个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领域,年申请量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不多,是一个研究热点。(如图3所示)
图3化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专利申请数量年度分布图2.3化工领域申请人分析
化领域申请分来,理
学、中科院金属所、、化物所是专利申请量最的申请,专利量化工领域专利数量的39.5%,是辽宁省纳米技术在化工领域研究的领军研究力量。
理在非金属及化合物领域的专利
量排在全省一位,在陶瓷混凝土、金属镀覆技术#金属及化合物的研究;匚
沈阳I虹大学----
■C018丰金懿化合物■C01G金竄5化合枷■C09D漆料染料
・C(M胸辭;壯・倔韵子胎物・8C金鹼酚术
■122冶金处握
图4化工领域主要申请人在主要研究方向上的专利申
请数量分布图
院金属所主要在非金属及化合物、金属镀覆技术、合金处理上专利;在合金处理#金属及化合物、非金属及化合物
研究;化物所的研究是对非金属及化合物和金属及化合物的研究,(如图4所示)。2.4化工领域发明人分析
从化工领域发明人分布看,专利申请量超过10件的发明人有85位,申请量最的是,申请专利51件。一研团队所申请的专利
可出,辽宁省纳米技术在化领域布局专利超过10项的科研团队共22个,研究方向集中在非金属及化合物、黑金属处理#金属及化合物、金属镀覆技术、化合物、陶瓷混凝土、。
在化领域,辽宁省纳米技术在非金属及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有研究,其对非金属的研究最,有、
领物,有、、黄昊、王秋实、谭明乾等在碳纳米管结构、纳米粉、纳米粒技术领域研究,并断有
果申请专利。在金属化合物方面,有许家胜、马伟民、付海涛在金属纳米结构、纳米粉技术领域研究。金属表面处理方面,卢柯院士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方面建树卓著。金属镀覆技术方面,王福会对纳米层稳定性处理的研究。有机化学方面,包明、徐杰对碳环化合物的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在应用性较强的陶瓷混凝土、涂料染料方面,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发明人,沈阳顺风新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沈阳信达信息技有限公司、辽宁利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企业自身技术需求,将纳米技术分别应用到涂料和(下转第103页
第1期李岩等:DR、CT和MRI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103
66.67%,CT检出率为80.95%,MRI检出率为85.7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方面,DR的检出率为34.48%,CT检出率为72.41%,MRI检出率为82.76%,CT与MRI 明显高于DR(!<0.05),而CT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该结果提示,针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DR、CT和MRI的诊断相当,而针对原发性良性骨肿瘤,CT和MRI的诊断更优于DR。由此可见,DR、CT和MRI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存在一定差异性,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以及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但鉴于本次研究中CT和MRI在良性骨肿瘤诊断方面由于DR,故建议采用CT和MRI进行诊断,若患者意愿选择DR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无法明确病变情况或存在可疑病组织,诊断医师应建议患者选择CT和MRI进行再次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肿瘤情况,使临床能及时作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中,DR、CT 和MRI在恶性古肿瘤中的诊断效果相近,而CT和MRI在良性骨肿瘤中的诊断效果优于DR,故建议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陈杰,谢周武.恶性骨肿瘤组织肿块的CT和MRI特征表
现及诊断价值分析卩].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5):600-601.
[2]伊拉木,朱良.恶性骨肿瘤软组织肿块应用CT和MRI诊
断的特征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4):118-119 [3]朱朝选,李文举.DR、CT和MRI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
的诊断价值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3):2043-2044.
[4]宋高业.DR、CT和MRI应用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患
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影像技术,2017,29(06):39-40+45.
[5]秦文,胡杨.影像学检查在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2016,31(03):509-512.
[6]夏大玉.DR和CT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疾病中的诊断
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6):94-95.
[7]杜希娜.DR、CT、MRI诊断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效果
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3):31-32.
[8]崔博.CT检查在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鉴别中
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79-81.
[9]刘淑娜.SPECT/CT与MRI检查在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中
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3):115-116.
[10]成旭鸿,张鑫,赵效杰,等.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
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 2018,33(12):2081-2083.
(上接第70页)
乳胶漆、纳米墨水和涂饰剂,纳米陶瓷行业,实现了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但企业发明人的专利多为集中申请,缺少持续研究。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发现,辽宁省在制备领域纳米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热情旺盛,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很强的研究实力$形成了以大连理工大学%中科大连化、中科、大为的研究
,以成会名院士、卢柯院士、张涛院士、邱介山长江、江为核心的科研,有较的家实、
家工程中心的研发资源$但也必须看到的是,在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方面,辽宁省与先进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力度,促进“政产学研金”联合,做好纳米技术与传统产业的集成工作,精准发力,切实提升辽宁省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鲁钢,王世民,杨冠灿,等.基于专利分析的区域技术创
研究一以纳米技术为例卩].中国科技信息, 2012(14):161-163&
[2]王家,单晓燕.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及动态
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73-78.
[3],潘雄风.辽宁省专利申请结构分析与预测[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21-23.
[4]SZU-CHIA LO.Patent analysi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re
search in Japan,Korea and Taiwan卩].Scientometrics,2007, 70(1):183-200.
[5]H e l e ne Dernis,Claire Miguet.纳米技术:基于相关指标及
统计数据的述评(II)[J].科技导报,2011,29(23):15-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3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470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领域   研究   专利   技术   纳米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