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科技保险发展何去何从

宁波科技保险发展何去何从
摘要:科技企业大多有投入资金高,回报周期长的弊端,鲜有社会资本投入,对科技企业技术和科技企业经营方向的风险规避显得尤为重要。科技保险正是坚决此燃眉之急的良策。科技保险往往由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保险公司商业模式相结合,宁波作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也是全国制造业基地及我国首批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研究科技保险的在宁波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解决其发展的难题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推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宁波市科技企业的发展,为政府税收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宁波;科技保险;政府;补贴;创新
科技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初期在融资困难、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还需独自承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失败风险、高级人才聘用费用和仪器设备等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而科技保险是一种政府财政支持与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相结合的业务模式,能有效地为高投入、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活动提供人身伤害保障、物质损失补偿、责任风险转移等保障,从而转嫁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解决科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发挥政府为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扶持作用。目前宁波市已出台了推进“中国
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22条精准扶持新政和“关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励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保险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保障。
一、宁波科技保险发展的现状
宁波市作为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近几年来致力于构筑科技保险保障网,不断加大保险业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宁波市智能装备首台(套)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贴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探索设立了产品研发责任险、研发人员人身保险、专利保险自主创新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自主创新产品责任侵权保险等新型产品,试行推出“创客保”等产品。2021年,仅人保财险就为宁波市鄞州区27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33.23亿元的风险保障,为企业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提供意外险保障1.76亿元。
(一)推广“小贷险”
小贷险全称是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相当于给小微企业一个增信,小贷险的风险由保险公司和银行风险共担,克服了以往贷款保证保险全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的模式;对承保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做的业务品质高、数量大,获得的政府奖励越多,以市场化
的奖优罚劣作为导向。2017年奖励了3800万,其中1800万奖给保险公司,2000万给银行;贷款审批权由保险公司决定,保险公司因此建立了一整套审贷队伍,风控主要方由银行转为保险公司。2009年9月,宁波市开出了第一张全国首创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保单。2011年,宁波市小贷险的保险金额大大提升,其中初创期小企业最高保额提高到300万,创业者(个体工商户)提高到最高100万元,农业种植养殖大户提高到50万元,试点合作银行增至15家。2012年,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率先在高新区试点实施了专项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科技贷”项目,将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解决轻资产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而遭遇的融资困难。近两年,宁波小贷险帮助1.1万家次小微企业、“三农”和城乡创业者获得贷款81.84亿元,目前累计175亿保费。
(二)实施智能装备首台(套)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贴
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制定并出台《宁波市智能装备首台(套)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贴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成为宁波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贴对象,极大地减少了科技企业研发和产品推广的风险,增强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与国家及其他省市的补贴政策相
比,宁波市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贴的范围广、力度大,企业操作更为便捷。智能装备首台(套)保险中扩大了部件类产品和机器人的补贴数量;考虑到宁波市的新材料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仍属于初创型企业,现金流不够充裕,参保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的企业,可申领的保费补贴至少超过保费总额的80%,市财政局会同市经信委直接将补贴部分的资金下达给承保机构。
(三)实施专利保险新模式“专利保险+服务+维权”
“专利培育+保险+维权”项目是由市知识产权局主导,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宁波市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宁波商密网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负责执行和运营,为试点企业提供专利申请、运用、维权等专业服务,并在专利的申请和维权过程中,配合商业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以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2018年鄞州区25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1925件有效职务发明专利都有了专利执行保险和专利侵权责任保险的“双保险”,保险公司风险保障额度达1.2亿元。
(四)推出保障众创空间和创客服务中心的“创客宝”
自2016年10月起,宁波国家高新区即联合保险公司新推出了国内首个“创客保”保障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或创客服务中心,按申请当月宁波市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性给予3个月生活补助,以促进双创活动的开展。创客保推出以来,截止2018年12月底,创客保已累计理赔近百家创客(团队、企业),累计赔款104万元,仅2018年一年创客保产品赔款就达95.8万元,惠及51家创客企业、159位创业者。
(五)试点并推广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
在前期鄞州区等试点基础上,在全市推广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采用定额承保、定额赔付,低保障、广覆盖方式,在金融服务需求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小微工业企业先行推广;建立多层级专向扶持政策,各级政府给予投保的小微企业保费补贴或配套支持,如鄞州区区镇两级财政承担70%的保费,企业承担30%,其中“小升规”和科技企业承担20%。2018年6月止,宁波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为1164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5.87亿元。
二、促进宁波科技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出台《宁波市科技企业科技保险费补贴办法》
目前宁波市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已经运用于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智能装备首台(套)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专利保险和政策性小微企业财产保险,但补贴的政策不统一,不利于科技企业对宁波市科技保险补贴政策的全面了解。
建议尽快出台完整的《宁波市科技企业科技保险费补贴办法》。《办法》应进一步扩大可投保范围和保费补贴企业范围,凡是具有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全部纳入投保范围;可明确科技保险的险种,分别按知识产权类、融资类、研发类、人身险四大类,规定补贴企业的条件、补贴方式、补贴标准、申请补贴的流程。补贴方式可多样化,采取后补贴、分类补贴和总额限制方式等不同方式;补贴标准应差异化,根据企业种类、大小、效益高低或者企业创新等级分类,针对不同险种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最高补贴比例可为80%,最低补贴比例可为30%。
(二)成立专业科技保险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市场推广过程非常专业化,使得一些财产保险公司无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所投保风险做出准确分析,保险公司为避免投保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事前调查困难且成本太高,如专利保险中一些参保企业就存在“带病投保”的情况,往往是
在受到侵权后才参保,这就导致出险率偏高。保费政府补贴,补贴比例越高越容易造成保险公司过度依赖政府的支持,不仅会抑制其科技保险的开发能力,且易助长保险公司为减少事前调查成本、追求保费增长而忽略投保企业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监督,长期来看,不利于宁波市科技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
专业科技保险公司专注于科技企业,对企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专利等技术运用保护的认识更为深入,对企业研发、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需求更为了解,可以通过聚焦服务、差异经营,促进宁波市科技保险更好更快发展。
建议由科技局、金融办、保监局共同协调,选择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牵头,联合诸如宁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宁波创业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宁波东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宁波东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宁波市再担保有限公司及其他投资公司等多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业务聚焦于科技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提供针对性的风险保障服务,打造一批新、特、优科技保险特产品。
(三)组建专业的科技保险服务联盟
由于科技保险标的的特殊性,目前宁波市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在业务拓展中无论是定责还是定损,均缺少同类的产品可以进行参照,没有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处理的难度远大于常规标的。而且缺乏对风险进行评估的定量工具是目前科技保险发展的最大桎梏。
政府应牵头将市内现有的科技研究所、具有科技类专业的高校、专业科技类鉴定机构组成一个具有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的联盟或科技组,整合保险公司的科技保险从业人员,建立科技保险专业服务团队,设计科技风险定量评估的工具和标准,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专门协助保险公司科技保险业务的定价、定责、定损。
构建保险公司和学界之间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平台。推动宁波市财产保险公司与宁波大学、浙大理工、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定期举办科技保险专题讲座、论坛等交流,加强科技保险领域的理论研究及业务实践的分享。
(四)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型“保险学”专业
目前,宁波市各保险公司在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时缺乏专业团队,部分从业人员对科技保险
一知半解,对科技企业的风险管理不熟悉,使用的也是传统保险的销售方式,不能满足科技企业的需要。科技保险人才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首台(套)和新材料保险业务的拓展需要既能够对客户的装备或材料的性能及参数做出初步的判断又能熟悉政府政策及从投保、缴费、材料整理到补贴申报一系列业务流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专利保险涉及专利技术检索、技术了解、法律规定等多个领域,则需要能对企业风险系数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掌握又能对企业专利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分析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建议在宁波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有利条件下,一方面加大对科技保险专业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在宁波市现有已同时具备科技、法律、金融学专业的高校中推进保险学专业的设立,支持高校开设“保险学”专业并进行专业模块创新,鼓励高校借鉴浙江万里学院创新学院“创新班”的培养思路,设置出符合科技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可跨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42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技   企业   保险   补贴   宁波市   保险公司   风险   创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