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进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进展,也增进了鲜卑族的进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改革简史孝文帝其人
简史
公元471年,拓跋宏在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及大臣的精心安排
下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金山px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 为北魏第六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4年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使吏治贪污腐败现象有所好转,485年冯太后、孝文帝公布
火影忍者幻之地底遗迹
了,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那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增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为厌恶,老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
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避免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如此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育。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忧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非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寒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当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随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非很疼爱,可是拓跋宏却真能够算是冯太后的孝孙,即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评价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按照历史活动家有无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按照他们比他们的先辈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魏孝文帝作为一个掉队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成见,比他的先辈提供了新东西。这主要体此刻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并公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人分得必然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摇役。三长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人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进了生产力的进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通过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增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办法。
改革办法beijing review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第二阶段:
1.迁都洛阳(494年)
教育教学论坛
2.改变风俗适应: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家世、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用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改革背景
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领袖拓跋猗卢因为帮忙那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成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受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乘隙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
尔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前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碳化硅
在民族征服的进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趋尖锐起来,农人起义年年暴发,专门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 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尔后,农人起义依旧有
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经济上:
北魏的经济,文化相对掉队社会进展水平掉队,民族矛盾尖锐。租调徭役极为繁重。钢管在线
政治上:
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割裂割据的政治局面,社会矛盾尖锐。政治黑暗。北魏官吏靠贪污
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文化上:
民族融合趋势出现。
改革内容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为普遍,内容也极为丰硕。整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在均田制的同时又公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人分得了必然数量的土地,将农人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大体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人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增进了生产力的进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重办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办法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同意汉族先进文化,增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
卑旧俗,同意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
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办法。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必然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派给农人耕种,土地不得生意。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进展。
设立: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派给农人,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人必需向官府交租、服役。农人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如此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人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固,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一年向政府缴纳必然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人的负担大为减轻。
实行官吏俸禄制,重办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准官吏自筹。惩处贪污。这些办法使吏治有所好转;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以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必然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掉队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知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域,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壮大起来,对北魏组成要挟。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增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4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皇帝年号
标签:农人   改革   国家   民族   土地   起义   有利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