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知识流动文献综述(可编辑)

跨国公司知识流动文献综述
跨国公司知识流动文献综述 1 研究的理论背景 1.1 “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形成有关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从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到Porter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理论,都是从企业外部来寻竞争优势;然而,这些外生的竞争优势理论并不能解释两个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的条件下依然会有不同的绩效表现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开始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转移到企业内部。“企业资源基础观”的核心观点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特的异质资源和能力的组合,此时,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发展企业未来的资源基础的同时,实现对现有资源和能力的最优配置(Grant, 1996)。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正是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但是,现实中,企业的大多数资源都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的,因而会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这也正是的该理论的局限所在。20世纪90年代,Prahalad和Hamel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从而标志着“企业能力基础观”(capability-based view of firm)的产生。该理论认为,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但是,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呢?众多学者提出,隐含在这些资源和能力之下的是在企业内部获得和维
持的组织知识(Kogut and Zander 1992;Conner and Prahalad 1996;Grant 1996a;Kusunoki et al. 1998;Verona 1999)。早在1945年,Hayek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一文中就曾指出知识对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重点转到了企业拥有的知识上
面。Nonaka(1991)认为,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 Grant(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整合知识的机构。Spender(1996)认为,企业的有形资源之所以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是由于企业本身无形的专有知识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给有形资源带来了价值增加。诸如以上的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企业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of firm)的主体。“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是企业资源中最具战略重要性的一个。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是一个知识的复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最终体现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知识的难以模仿性和路径依赖性使得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作用,从而使竞争优势体现出持续性和自增强性。而由企业知识决定的企业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的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由此可见,知识是企业长期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1.2 研究跨国公司知识流动的意义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相当重要的一支力量,因而跨国公司的组织绩效和效率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实物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Gupta & Govindarajan
(1991)指出跨国公司网络内的资源流动可以概括为资本流动、产品流动和知识流动。有很多学者(Drucker,1995; Inpken,2001;Nissen,2002; Petersen,2003,etc.)指出知识是企业实现相对持续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知识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因此,“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知识流动(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以及不同组织
之间的知识流动)对于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Grant,1996;Spender,1996,etc.)。 Gupta & Govindarajan(2000)等学者也认为在跨国公司的网络内,知识流动是最重要的资源流动。对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市场不完善的角度静态地加以分析。由于知识的特殊性质,使得它难以在市场中进行有效交易。因此,为了规避市场的不完善,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更倾向于将知识内部化,使其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与转移(Caves,1971;Hymer,1976;Buckley and Casson,1976)。 Kogut & Zander(1992,1993)从转移知识的能力的角度,动态地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什么会存在。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存在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市场不能买卖知识,而是由于在跨国公司组织内部能更高效率地转移知识。Gupta & Govindarajan(2000)也支持Kogut & Zander的观点,他们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公司内部情境中比外部市场机制更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转移和利用的能力。由此可见,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能否有效地促进知识在其网络内的流动和转移,并且使这种流动和转移能力要高于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将是其能否
成功经营的关键。但是,知识的有效流动或转移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也正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将对国外知识流动及知识转移的文献,尤其是针对跨国公司的相关文献作一个总体回顾和评述。 2 知识的属性和类型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的涵义十分宽泛,从哲学大师柏拉图到波普尔都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被广泛认可的知识的定义。因此,在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很少对知识下定义,通常更多探讨的是知识的属性(attributes)以及对组织知识的分类。 2.1 知识的属性“知
范长秘识基础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知识具有不同的特性或性质(Kogut & Zander,1992; Nonaka1994;etc.)。这些特性对于理解组织获取、创造及利用知识的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Kogut & Zander, 1992)。在此,本文引用Turner (2006) 对知识属性研究的一个归纳总结来回顾前人对知识属性的一些研究,详见表1: 表1  过去文献对知识属性的讨论多样性
(Diversity)研究文献可编码性(默会性)Codifiability (Tacitness)  参数数量(复杂性) Number of Parameters (Complexity) 知识的差异(分类) Variance of Knowledge (Assortment) 完备性(不确定性) Completeness (Uncertainty) Badarracco (1991) ★Bartunek, Gordon, & Weathersby (1983) ★Duncan & Weiss (1979) ★★★Feldman&March (1981)  ★
Galunic&Rodan (1998)  ★Grant (1996 a, b) ★
扶余县第一中学Hedlund&Nonaka (1993) ★Kogut
炎井温泉
& Zander (1992, 1993) ★★Kusunoki, Nonaka, & Nagata (1998) ★MacDonald (1995) ★★Makhija&Ganesh (1997) ★★Nelson&Winter (1982) ★Nonaka (1994) ★★
《80后》Pisano (1994) ★Reed&DeFillippi (1990) ★★★Spender (1996) ★Szulanski (1996) ★Tsoukas (1996)  ★★Van de Ven, Delbecq, & Koening (1976) ★★Winter (1987) ★Zack (1999) ★Zander & Kogut (199
5) ★★★ Turner(2006)在文献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的3个最主要的特性:可编码性、多样性和完备性。然而,除了Turner(2006)归纳的以上3大类属性外,文献中还讨论
膜技术的应用
usr过许多其他的知识的重要特性,包括可教授性(taughtable)、产出可观察性(product observability)、系统依赖性(system dependence)、情境专用性(context specificity)、因果模糊性(casual ambiguity)和离散性(dispersion)等等(Kogut & Zander, 1993, 1995;Smionin,1999 )。 2.2 组织知识的分类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学者提出的知识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Ryle (1949) 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类:知道是何(knowing-what)和知道如何(knowing-how)。知道是何指的是可以明确表达的一类知识;知道如何则是那些无法明确表述的知识。 Polyani(1966)将知识分为两类:明晰的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和默会的知识(tacit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5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   企业   竞争   优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