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scp)

时间散>百慕大三角历险记从SCP范式看我国快递产业的发展
作者:李航 侯琳琳 栏目:学术探讨 添加时间:2010-6-3 14:26:05
摘  要:从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目前中国的快递业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快速期,并且在新《邮政法》的实施下,将出现新的市场格局。本文在SCP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当前的中国快递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快递产业;SCP;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F6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2-0000-03
2009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新《邮政法》,并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邮政法》使快递企业经营和政府监管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对促进我国快递服务业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SCP分析范式,即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快递产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西藏教育一、快递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自1979年引进快递服务业起,我国快递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大市场主体和三大市场板块。三大市场主体分别为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快递企业总量大约四万家。三大市场板块分别为国际快递市场、国内异地快递市场和同城快递市场。各市场板块的作业模式、运行规则和服务对象等都存在差异,因而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异化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征。
1、市场集中度
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08.4亿元,较2007年增长19.2%。其中,同城、异地、国际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6%、52.4%和36%[1];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6.6%、66.4%和7%。并且不同市场板块中有不同类型的服务提供商。各服务提供商的法律地位不同,其市场地位也就不同。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是唯一一家在三大市场中运营的服务提供商,政策性的邮政专营对快递市场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由此,三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市场集中程度也各不相同。
(1)国际快递市场的集中程度一直都相当高
2006年,我国国际快递市场营业额约为160亿元[1],其中:外资快递企业(包括合资快递企业)占市场总额的75%左右;邮政快递企业约占市场总额的20%;其他快递企业约占市场总额的5%。2007年,我国国际快递市场营业额为187亿元[1],其中:外资快递企业(包括合资快递企业)约占市场总
额的78%;邮政快递企业约占市场总额的10%;其他快递企业约占市场总额的12%。可以发现,外资企业在
国际快递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其中联邦快递、中外运—敦豪、TNT和UPS这四大国际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就占有将近95%的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国际快递市场集中程度一直相当高。国有和民营快递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有待提高。
南山丽景度假酒店事件
(2)国内异地快递业务市场上,民营企业占有主要份额
国内异地快递业务主要是指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快递业务。这项业务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区域市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国内异地快递80%以上的业务量都集中在这三大经济区域。区域内的业务与区域间的业务有明显差异。区域内的快递业务可以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完成,区域间的业务一般要依赖航空运力。由于历史原因和邮政专营的优势,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曾经一直是国内异地快递市场的主导者。但是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外资企业的不断深入,EMS在国内业务方面的势力已被大大削弱。从国家邮政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国有快递企业完成快递量约占整个市场总量的27%,非国有快递企业完成快递量已经达到整个国内异地市场总量的73%。可以看到在国内异地快递业务上,EMS正处于一个被包围的态势。
(3)同城快递市场集中度不高
不同于前两个市场,同城快递业务是高度劳动密集性的业务,既不需要发达的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尖端的信息监控技术。网络运营和管理技术也不复杂,它更多依赖的是一套能够充分调动业务员积极性的灵活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目前,开展同城快递业务的企业达到一万多家,其中民营快递企业占有75%的市场份额,其中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其具有成本低和本地资源分配灵活的优势。比如,EMS的同城件要20元,而中小型的民营快递公司只需要10—15元,这就比一些大型的快递公司有很大的成本优势。由于专注同城本地的快递,这些企业运转非常的灵活,效率很高,相应速度比大公司要快。但是由于较低的技术含量和行业进入门槛,导致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激增,同城快递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高度分散。因而与国际快递和国内异地快递业务相比,同城快递市场集中度并不高。
2、进入壁垒
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起步时间晚,中小民营企业较多,占到全部快递企业总量的88.8%,还未形成规模经营,整个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不强。因此通常的规模经济壁垒、相对费用壁垒等指标还不能形成快递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反较严格的政策法规却是企业进入快递产业的真正障碍。刚出台不久的新《邮政法》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
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这样的条款,提高了中小企业进入快递市场的门槛,并且将使大批已经存在的中小民营企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业被横扫出局。另外,新《邮政法》继续限制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虽然新《邮政法》将邮政专营的单件重量改为150克以下,但是对于民营快递企业而言,目前经营的90%以上的业务都在这个范围内。因此,过高的资本门槛和过宽的邮政专营范围,成为快递行业的进入壁垒,也限制了快递市场的自由竞争。
3、产品差异化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企业提高产品的差别化不仅能扩大市场和占有率、提高市场集中度,而且还能无形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达到排挤对手和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目的。快递产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其产品的差异程度主要表现在产品品质和功能的不同。快递的品质通过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来实现,快递的功能则通过服务的业务开展情况来体现。我国快递产业起步较晚,快递市场的现状依然表现为同质化服务,产品差异化并不显著。尤其是我国大型的国有快递企业,长期的垄断经营,差异化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很多增值服务方面,如集货、分拣包装、配套装配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异硫氰酸荧光素
二、快递产业的企业行为分析
企业行为是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下为取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利润而采取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点所制约。针对当前我国快递产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下文将从
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并购策略三方面对企业行为进行分析。
1、价格行为
由上文对快递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快递市场的国际快递业务部分,一直是外资快递企业占有主要市场份额,定价较高。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近年来开始改变价格策略,国内邮件的起重(基价)标准,从200克上调至500克,超重部分的加价按空间距离分区计费。这次调整使EMS的总体资费下调了10%,提供了EMS的价格竞争力。低端的同城快递更是缩减利润大打价格战,目前其利润空间已非常小。而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部分,目前竞争最为激烈,没有哪个企业能对市场价格起决定作用。大多数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其主要成本包括支付给运输公司的运输费用、快递人员的工资费用、快递单包装费用等。由于看到近年来国内快递业务巨大的市场潜力,较少涉及国内业务的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实施降价策略,抢滩国内异地快递市场。以联邦快递为例,2007年10月就有一次明显
降价,价格平均降幅达40%。可以说,外资企业正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国内异地快递市场。
2、非价格行为:营销与产品创新
随着快递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快递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创新,使具体操作更趋于标准化和专
业化。如顺丰、申通等大公司员工的统一着装,设备的专业配备和微笑服务都是期待给客户良好的印象,以稳定客户。而FedEx联邦快递更是针对中国市场新增七种免费的包装材料,提供更多样的包装服务。联邦快递的此番举措也表明,国际快递巨头对中国快递市场的竞争焦点正由大客户市场转向潜力巨大的中小客户市场。
广告营销一直是服务行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各家快递企业,尤其是大型快递企业日益重视企业宣传和公共关系,以提升企业形象。中邮EMS聘请刘翔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很好地将快递服务对速度的追求和运动员对更快更强的追求结合起来,让EMS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四大国际快递企业也一直重视宣传投资,效果显著。例如,UPS成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其国内知名度一跃从15%上升到48%;联邦快递于2007年12月开始赞助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其影响力也一路攀升。
3、联盟和并购策略
近年来,联盟与并购已经成为快地发展的一大主题,联盟和并购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一是扩大企业规模,拓宽快递服务领域;二是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做精做强。比如,2006年TNT中国公司收购整合了国内物流企业华宇公司,在国内迅速增加了1100多个操作与转运网点,3000多辆卡车、上万名员工和17万客户信息等资源。2007年联邦快递并购了大田快递(国际快递代理权部分、大田持有合资公司股份50%部分、大田国内快递大部分),并包租了奥凯航空3架飞机,宣布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
这也是第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进入中国国内快递市场。从宏观层面来看,快递产业间的横向并购提升了产业结构,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整个快递产业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所以企业横向并购能获取规模经济。
三、快递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导致的、反映市场运行效率的产业的最终经济结果。本文主要是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社会就业等几个方面分析快递产业的市场绩效。
1、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1)设施利用情况
国家邮政局在2007年首次对我国快递企业的服务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从被调查企业所拥有的营业网点数量、运输设备配备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快递服务
支撑能力提升显著。快递服务企业通过在营业网点、作业设施、运输设备等方面的大幅投入,拓宽了经营的地域范围,提高了作业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了对服务的支撑能力。计算机、手持终端设备投入增长迅猛,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在为服务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也显现了快递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趋势。
(2)服务满意度
从满意度来看,国家邮政局所进行的快递企业服务状况统计调查显示,2008年公众对快递服务比较满意的是受理服务、揽收服务和投递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3.4分、71.2分和69分[2];不满意的是售后服务,满意度为56.1分。公众对受理服务、揽收服务和投递服务中,电话接通速度、工作人员礼貌用语、揽收人员服务态度热情、业务规范熟练、快件安全寄达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有,中外运速递、顺丰速运、民航快递、宅急送等。综合来看,快递企业在产品服务方面还是有较好的表现。
(3)技术进步
快递是劳动密度极高的行业,国内民营快递起步时几乎全部靠人工完成。随着外资公司的进入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货量的增长,目前的快递行业已逐步采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包括条码识别技术、扫描、输送分拣设备、监控设备 X—Ray安检设备和GPS的逐步推广运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快递产业产生几十年来,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再到专业化的发展历程,逐步从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中分离外包,在当前快递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局面下,很多大型的快递企业都实现了短时间内规模的快速扩张。就快递企业所提供的某一服务而言,由于业务规模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平均成本不断降低而产生规模收益递增。整个快递产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传统公路、航空运输资源和物流网络,发展速度和利润额均远远超过了物流业的其他组成部门。根据国家邮政局2007年进行的全国首次快递服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仅对比2006年与2005年,新增快递法人企业404家,增幅为20%。快递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了36.3%,快递业务量增长22.4%,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5%。而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幅为8.3%,均远低于快递产业的增长速度。
3、社会就业
快递产品的特性使得这一行业成为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管理密集的领域。我国快递业的国际、国内和同城快递三大市场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从普通的收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5:2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快递   企业   市场   产业   服务   业务   进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