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书】《机械原理》线下一流课程申报书

一、课程目标(300字以内)
(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本课程瞄准金课的“两性一度”,服务于学校建设特鲜明的全国百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立足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已通过专业认证)、省一流专业(车辆工程,已申报一流专业&已通过专业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特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每年直接授课本科人数近500人,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对高水平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起支撑引领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机械史观和设计思想,融合柔性机构、机器人机构等前沿科学问题,按照机构理论-工程分析-设计作品的顺序,探究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开展阶梯式与项目制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将各种新型机构与工程需求有机地联系,激发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15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一)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的一门技术基础专业课程,随我校1963年首开的汽车与机电工程大专班的开办而产生,在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积累了机械原理课程开设数十年的经验,又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实了课程内涵,改进了教学方法,获得了较快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改革的调整,课程学时由64过渡到56,目前为48,最近两轮次直接授课本科人数均为481人,辐射至近机类学生近2000人。
目前该课程承担的院系为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教学团队拥有一线教师10人,含实验教师2人,其中7人拥有博士学位,整个教学团队结构稳定,年龄梯度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很好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教学团队目前完成了反向一体化机械原理课程体系设计,构建了科创协同育人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并融合贯通全课程的思政要素,为一流专业的本科人才创新思维﹑工程综合分析能力﹑正确设计思想观培养,提供了有利支撑。
(二)拟解决重点问题
瞄准金课的“两性一度”,以工程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基于产品实现过程素质需求,优化机械原理课程体系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重点面向机械类―流专业,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CDIO标准的创新型高端复合人才。通过“阶梯式”、“项目制”﹑OBE等教学手段创新与课程资源建设,使学生具备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与工具,进行复杂工程产品方案设计与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的工程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综合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训练(知识-能力-素质)。
(三)课程内容﹑资源与组织实施情况
课程内容方面:反向设计成产品实现过程所需的四大知识体系模块:“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常用机构及其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四大知识模块的授课顺序与授课重点如下:(1)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结构学与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图解法和解析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3)常用机构及其设计: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间歇运动机构等工作原理﹑运动参数及尺寸计算;(4)机械系统设计:机构受力分析,机械效率及自锁﹑机构平衡﹑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机构创新设计﹑机构前沿理论与发展等。
课程资源建设方面:课程所在汽机学院配备了课程小组讨论教室和专项实验材料工具与经费。课程负责人编写了《机械原理》教材,待出版社印刷出版,并开发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理论习题集﹑工程项目虚拟仿真习题集等教辅资源。自主开发了机械原理课程用的机构搭接软件平台,实现机构搭接虚
拟仿真实验与运动分析;采用二维码技术应用于课程教材,实现机构虚拟运动仿真,并开发了教具。自建线上课程,获评线上金课以及最受欢迎的线上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资源与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元素的“基因库”。
(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建立了多元化考试模式,进一步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鉴定﹑引导和激励功能,建立多元化考试模式和评价体系。在考试内容上,增加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在考试形式上,不再局限于
期末闭卷考试一种形式,而是选择了课堂表现﹑项目讨论﹑综合性大作业﹑实验成绩﹑网络课堂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降低了期末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使成绩构成多样化。此外,对课程相关的专利申请﹑竞赛获奖﹑研究报告﹑在考试中具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性的合理答案,以及在平时讨论课及大作业中有独特设计和创意的学生,可适当加分,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五)改革成效
通过近几年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机械工程本科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培养﹑创新思维训练﹑设计思想观等方面,改革成效显著。仅2020年:课程团队结合课程建设,指导本科生获学科竞赛国家奖4项,省级一等奖4项,授权本科生第一作者发明专利5项。课程团队课程科创协同育人典型案例如下图所示,涵盖:(1)散料输送装备技术背景调研、(2)机构与系统设计、(3)3D打印样机验证﹑(4)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推书。
三、课程特与创新(5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的特及教学改革创新点。)
(1)瞄准金课的“两性一度”,基于CDIO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双重标准,根据培养目标与毕业能力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从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5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机构   设计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