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_穆勒评注_的研究综述_张戎

要:近年来,我国马哲界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评
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理论热点,尽管不同的学者对《穆勒评注》有着不尽相同的判断与解读。本文试图从《穆勒评注》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44年手稿》)的写作先后顺序、交往异化劳动异化的关系等方面,来简要阐述目前学界关于《穆勒评注》一书的各种不同声音,并由此而对这一重要文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某种学术启示。
关键词:异化劳动;交往异化;《穆勒评注》;《44年手稿》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9)04-0022-05
作者简介:张戎,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近二三十年来,摆脱传统教科书体系,开放视野,在方法论自觉下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国内学界的共识,另外,MEGA 版的出版在国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过去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如《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的关系问题等等已经显现出来,在新的学术范围内又成为一种热潮,为了进一步推进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一、《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在写作顺序上孰先孰后?
关于《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的写作顺序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一些日本学者
(如重田晃一等)以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思想为依据,
认为真正成为成熟时期马克思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的并不是一般的简单的商品生产经济,而是最为独特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手稿》恰恰是直接对应于这一理论目标的,《穆勒评注》停留在一般商品经济的研究,以此为由,断定《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的“高级阶段”,在写作顺序上应该《穆勒评注》在前,《44年手稿》在后。与这种经济学视域不同,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虽然也认为《穆勒评注》写作于《44年手稿》之前,但和日本学者目的论的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是一种经济异化,受到赫斯的金钱异化观的影响,仅仅发生在交换领域,而《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则是从交换领域到生产领域的重要转化,从《穆勒评注》到《44年手稿》的过渡恰恰是从交换、分配到生产领域的过渡,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一个理论至高点,同时他认为,《穆勒评注》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此时马克思开始努力以人本主义的构架去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从主体需要这个角度来分析劳动本质,而在《44年手稿》的第一笔记本中则是从对象化生产去分析劳动本质,因此,他认为“与《1844年手稿》第一笔记本中劳动异化的四重逻辑层面相比,这种分析还是十分粗糙和不精确的,”[1]由此他判定
《穆勒评注》在前,《44年手稿》在后。
与第一种观点相反的是,MEGA2第一部分作者英格·陶伯特认为,就第二笔记本保留下来的几页和完整保留下来的第三笔记本而言,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本书的摘录并没有被加以直
关于马克思《穆勒评注》的研究综述
接或者间接的利用,由此她判定马克思是在写完整部《44年手稿》之后,才开始对李嘉图和穆勒的著作进行摘录的,《穆勒评注》的写作时间在整部《44年手稿》之后[2]。另外,有一些日本学者按照一般商品经济的特征,认为,从理论研究目标来看,作为第一次进行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更需要弄懂的就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特征,这种从“特殊”到“普遍”的递升,恰好是马克思理论研究最重要的进展。于是,这些学者以这种假定为依据,认为《44年手稿》的“异化劳动”是以雇佣劳动-资本关系为对象,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殊”研究,而《穆勒评注》是研究商品经济的共有属性,因而认为
《穆勒评注》要高于《44手稿》,《44年手稿》在前,《穆勒评注》在后。同时,南京大学哲学系姚顺良教授表示基本赞同陶伯特的“之后”说,“只是认为其推断有点过于绝对化。”[3]他认为,《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只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价值悬设,而《穆勒评注》中提出的谋生劳动比异化劳动的意义更为深远,就在马克思刚刚写下第一笔记本、建构起“异化劳动”理论之后不久,在第三笔记本末尾的两个“片断”和《穆勒评注》中,这一理论就开始解构,异化劳动概念已经开始解构,人本主义已经开始解构。他认为,在第一笔记本中的最后,马克思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二是“我们已经承认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外化这个事实,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分析。现在要问,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4]而第三笔记本末尾的两个“片断”和《穆勒评注》,就是对解答“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这一问题而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探索,《44年手稿》中“异化劳动—自由自觉劳动”的“现有—应有”的二元对立,变成了《穆勒评注》中“自给生产—谋生劳动—自由活动”的历史演进,因此,他认为,《44年手稿》在前,《穆勒评注》在后。
作为对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的调和,有一种观点认为《穆勒评注》写作时间在《44年手稿》之间。最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前苏联的早期马克思研究专家拉宾,1969年他在《德意志哲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对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收入三个源泉的对比分析》的论文,提出《第一笔记本》—《穆勒评注》—《第二笔记本》—《第三笔记本》的写作顺序,这一观点在日本学术界广泛传
播,而从日本一桥大学留学回国的清华大学韩立新博士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第一笔记本》中异化劳动所固有的自我异化本性呈现出人本主义的先验逻辑,不能够解释市民社会,在异化劳动片断中无法看到对分工和交换以及对市民社会分析的原因,异化劳动概念是建立在孤立人逻辑的基础之上,而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即“人同人相异化”则属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逻辑,所以马克思无法对其做出说明。同时《穆勒评注》中的人文主义彩要少于《第一笔记本》,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采取了一种“社会关系视角”,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以及理解社会和历史,并构建了自己的社会概念,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三笔记本》中的社会概念也是以《穆勒评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本构架为前提的,所以,《穆勒评注》的思想水平要高于《第一笔记本》,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马克思从孤立人的视角转向了社会关系的视角。同样,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院姜海波也认为,马克思在写作《44年手稿》笔记本Ⅱ、Ⅲ时已经读过李嘉图和穆勒的著作并且极有可能做了摘要,他在《穆勒评注》中已经试图解答第一笔记本最后提出的两个问题,阐明私有财产外化为货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异化,《穆勒评注》与《第一笔记本》存在着内在连续性,且水平高于《第一笔记本》,而《第二笔记本》、《第三笔记本》应该是接着《穆勒评注》的论述往下说的,“如果没有《穆勒摘要》,笔记本Ⅱ、Ⅲ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内容将变得有些唐突。”[5]而与上述相对,南京大学哲学系唐正东教授虽然也认为《穆勒评注》是写在《第一笔记本》之后,《第二笔记本》之前,但是他的判断根据则与上述两位学者完全不同,唐正东认为,异化劳动并不是建立在孤立人的逻辑之上,而是从一个自由自觉的类关系出发,
是比交往异化更高的一个理论,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对人的本质的直接关系的理解,深入到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层面来建构一种深层的关系模式。尽管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的结尾处说到要进一步来
考察这三种关系,即非工人对工人、劳动、劳动对象的关系问题,但他只是简单的阐述了一下,并没有再继续分析下去,唐正东认为,这是因为马克思当时只阅读了斯密和萨伊的经济学著作,并没有读到李嘉图和穆勒的部分,因而对于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关系还缺乏理论上的理解能力,“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是写不下去了”[6]。所以,《穆勒评注》应该是写在《第一笔记本》之后《第二笔记本》之前。
梅宁华二、《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在内容上孰轻孰重?
关于《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在内容上的轻重问题,韩立新博士通过对交往异化理论的系统解读,提出《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领域的最高成果,交往异化在思想成熟水平上高于《44年手稿》中的劳动异化。他认为,《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存在着很多缺陷,“马克思在人的劳动活动这一极为限定的层面上,将异化逻辑应用到了对国民经济学的现状,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分析”[7],按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首先在对人的理解上容易呈现出人本主义的先验逻辑,因为异化劳动的核心是自我异化,自我异化的逻辑就必须要假定一个未被异化的初始状态或本真状态,其次,异化劳动理论因为其自身的“孤立人”的逻辑,使我们看不金果实业
到分工和交换以及对市民社会分析的原因,不能科学地解释市民社会,直接导致马克思无法对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是不成熟的理论,而到了异化劳动片段的末尾,马克思则开始尝试引入与他人的关系,试图将异化逻辑推广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所以到了《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将《44年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的分析转向对人与人关系异化的分析,即交往异化。韩立新把交往异化定义为“私人所有的外化就是交往的异化;货币本身就是交往的异化;交换本身就是交往的异化。”[8]他认为交往异化是至少两个私有者之间的异化,是以交换关系为前提的,是一个关系态的逻辑,而异化劳动则是孤立人的逻辑,由此他推测,异化劳动中的第四个规定“人与人相异化”就是指市民社会中市民之间的交往异化,从这一点而言,交往异化在思想水平上高于劳动异化。与此同时,姜海波也认为,马克思对穆勒的观点所做的评注集中在两处,“一处是从该书的第三章‘论交换’第八节‘限制货币的数量’作摘录以及评注(评注一),一处是对第四章‘论消费’第二节‘年年生产年年消费’作摘录和评注(评注二)”[9]。评注一是为了揭示私有财产不仅使得劳动变为谋生的活动,导致劳动的异化,而且以信贷、信用和银行业表现出来的货币形式还导致了人们的交往异化;评注二则进一步分析穆勒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交换理论,试图阐明私有财产外化的货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异化。因此,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所阐述的是私有财产外化为货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异化,《穆勒评注》和《第一笔记本》在主题上具有连续性且它的水平高于《第一笔记本》。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与这种观点相反的是,唐正东教授认为,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在思想成熟度上高于交往异化,异化劳动
并不是以孤立人的逻辑为基础的,而是以自由自觉的劳动所串起来的此个体与彼个体共享类本质的关系为方法论前提的,不是直接关系态,而是对直接关系态的超越,是一种关系视角但又比直接关系态更高的层次,通过过程态的异化劳动来讨论关系异化,恰恰是通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在《第一笔记本》中,马克思不仅论证了工人和非工人的异化性,还进一步阐述了非工人对工人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过程的占有关系,站在了动态的劳动过程的立场上而不是关系态本质的立场上,而《穆勒评注》中,马克思的理论支点并不是直接定位在主体际性关系之上的,他说的社会本质是指每一单个人的本质,“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10],强调的是个人的理论支点,而不是社会关系的理论支点,因此,“交往异化”这一概念并不成熟。而张一兵教授认为,马克思在《穆勒评注》时期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经济现实中客观颠倒被认为是异化,马克思此时认为,人的存在决定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存在,这显然跟马克思以后的思想是相冲突的,而到了《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的四重逻辑层面,相比“交往异化”,是一种更深层的开始,因为在《穆勒评注》
中,马克思更多的是从主体需要这个层面来定位劳动意义,《44年手稿》期间,马克思从对象化劳动去定位劳动,提出异化劳动这个概念,显然是高于交往异化的。
除了上述两种观点之外,姚顺良教授则提出,《穆勒评注》的核心概念并不是交往异化,而是谋生劳动,《穆勒评注》与《44年手稿》之间的关系恰恰是谋生劳动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谋生劳动是一
种现实层面上的逻辑,而异化劳动则是一种思辨逻辑,是一种价值悬设。他认为,劳动异化的根源不能被归结为更为基础的异化,不能再用异化来说明历史,只能用历史来说明异化,从劳动的发展历史中揭示劳动异化的现实根源和历史地位。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明确把异化劳动具体化为谋生劳动,“谋生劳动”的范畴是指“劳动的意义仅仅归于谋生的劳动并完全成为偶然的和非本质的,而不论生产者同他的产品是否有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关系,也不论他的活动、劳动本身的行动对他来说是不是他个人的自我享受,是不是他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11]由原来的人本主义价值悬设变成了与“过去”相对的“未来”维度,谋生劳动至此开始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并且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内涵重新诠释为“谋生劳动”的四个规定,把异化关系看作是“反社会性”转向看作“特殊的社会性”,迈出了“用(特定)社会(关系)说明异化的第一步。”[12]强调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个性与偶然性的分离和对立。因此,谋生劳动的意义要高于异化劳动。
三、《穆勒评注》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对于《穆勒评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张一兵、姚顺良、唐正东教授均认为,《穆勒评注》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马克思的逻辑思考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从而关注现实的历史进程,出现了另一种从现实出发的理论逻辑,第一次完整地从总体上驾驭经济学。“《穆勒评注》是《巴黎笔记》中的一次重大认识飞跃,其实质就是人本主义哲学话语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确立。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一种话语的转换,即从经济学学习的跟读语境转换到
哲学话语的统摄性运作。”[13]但是,在《穆勒评注》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还处于主导地位,它的核心思想“交往异化”实质上是建构在人本主义的劳动异化观基础上的,所以它只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的著作,与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还存在很大距离,绝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成熟之作,“还是在人本主义异化范式的框架内孕育着,它只是解构的开始,尚未完全突破这一框架……人本主义异化范式的最终突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14]所以对于《穆勒评注》的历史地位,既不能抬高,也不能贬低。
与此不同的是,韩立新博士和姜海波讲师认为,在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多忽视了《穆勒评注》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对《穆勒评注》的研究专著或文章也比较少见,他们呼吁要重新定位《穆勒评注》,重新审视《穆勒评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认为《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概念在思想水平上高于《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相对于《穆勒评注》以后的马克思经济学认识而言,异化劳动理论是很不成熟的”[15],而“交往异化是马克思走出孤立人的自我异化逻辑,走向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的关键环节,也是马克思建构社会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前提。”[16]《穆勒评注》在理论上也比《44年手稿》成熟,“没有《穆勒摘要》中关于货币的论述,笔记本III中论述是无法理解的,它应该以《穆勒摘要》为前提。”[17]《穆勒评注》虽然不是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成熟之著作,但是它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点,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之作。“如果说马克思在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次根本性转变的话,《穆勒评注》就是这次转变的转折点。”[18]
hec
与此同时,张盾教授提出,《穆勒评注》所提出的交往异化概念极大深化了整个《巴黎手稿》理论内涵与和意义,他从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思想继承性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发明的“承认”问题的重要影响,并且也推进了黑格尔的承认论题。“劳动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表现为奴隶通过劳动确证自己的自为存在,使自己被承认是自由的人,由于黑格尔在主人与努力关系中讨论劳动问题,这样就把劳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承认问题联系起来。”[19]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承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的严重扭曲和异化的揭示,就体现在《穆勒评注》从货币和商品交换角度对“交往的异化问题”的说明中,为黑格尔的承认论题增添了全新而且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穆勒评注》已经不再单纯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劳动,而是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从而使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特性得到了一种更具体更充实的规定。”[20]
虽然《穆勒评注》因其对交换和货币的关注与第三笔记本末尾部分更为接近,但是他所提出的交往异化理论却始终停留在流通领域,是侧重于交换层面的,“因此,交换或物物交换是私人所有范围内的人的社会行为、类的行为、共同存在性、社会交往和联合,因而是外部的、外化的、类的行为。”[21]交往异化仍然属于流通领域之内的范畴,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对于生产部分只做了两段摘抄,而对于交换和消费却在大段的摘抄之后做出了具体的论述,表明他此时的思想并没有深入到最根本的生产领域;但到了《44年手稿》,马克思开始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借助异化劳动理论说明私有财产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是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次系统性批判,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经
济学研究基础上高度的哲学概括,把分析延伸到了生产领域,把劳动定位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讲到异化的四个方面,出发点不再是流通领域中,而是从流通领域跳出来,走向了生产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方面中,生产是最根本的,尝试在生产领域寻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拘泥于流通领域,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穆勒评注》一书现在掀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潮,主要是针对其与《44年手稿》的写作先后顺序问题以及对交往异化和劳动异化这两个概念的分析,究其根本,《穆勒评注》是马克思早期研读了诸如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著作之后写成的,这时候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还不成熟,不具备精确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水平,不管是《穆勒评注》也好,还是《44年手稿》也好,都不是很成熟的著作,但是,这两本书却是马克思由政治异化观点转向经济异化然后再转向劳动异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本主义异化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分析。
注释: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MEGA2,第一部分第2卷附卷,第696页以下,MEGA2,第一部分第2卷导言,第36页。
海森堡
[3]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未刊稿)。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79页。
[5]姜海波:《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6]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7][8]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9]姜海波:“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
[11][12]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未刊稿)。
[1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14]姚顺良:“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未刊稿)。
[15]韩立新:“《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利福喷丁
[16]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17]姜海波:《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18]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19][20]张盾:“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27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责任编辑:夏也)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异化   劳动   评注   交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