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重塑科学创新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重塑科学创新体系
作者:封凯栋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14
        二战后美国创新体系的重塑奠定了其超级大国的科技基础。
        同样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例,自1940年到1994年,美国赢得了65次奖项中的35次,把昔日的欧洲强国甩在了身后。
        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创新体系的重塑,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最佳学习样本。通过体系重塑,美国成功地把自身从以制造能力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其转变过程充分体现了社会高度共识、国家坚定的战略意志、专业性的创新协调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动员在实现创新转型中的重要性。
        战前二流的科技水平
        如果仅就经济总量而言,美国自19世纪最后20年起就成了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但在二战前美国经济优势主要依托的是高效的大规模生产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通过此前100多年的
管理革命而非科技革命完成的。在科技上,二战前的美国依然是欧洲国家的模仿者,其联邦政府也并未明确以科技创新来赢取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甚少直接介入除了农学与地质学之外的科研活动。大部分大企业也没有自动地催生自主创新的潮流,甚至在19世纪最后30年它们更愿意通过托拉斯或横向合并来保证稳固的市场收益;直到规则和发展现实发生不匹配,在贸易和专利领域爆发了数次危机后,美国通过了以谢尔曼反垄断法和北方证券判例等一系列打击市场共谋的制度构建,其主要的大企业才不得不另择道路,开始深耕工业技术能力。
        但即便如此,战前美国的科技水平依然是二流的。以化学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在1939年之前30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仅有3位来自美国,而当时头号科技强国德国有15位,英国和法国也各有6位。更重要的是,美国各专业的获奖专家大多数不是在本土而是在欧洲接受的高等教育——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欧洲才是科研产出的高地。而在1940年,当英美在雷达这一对二战走势影响最深远的科技上开展合作时,英美之间的科技差距更凸显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在科技上的窘迫:在当时影响雷达性能的核心部件共振腔磁控管上,英国人所提供样品的电磁波发射效率是美国当时最好产品的3000倍。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14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创新   科技   体系   重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