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0号文件实施意见

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0号文件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1999.03.29
【字 号】黑政办发[1999]9号
【施行日期】1999.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0号文件实施意见
(黑政办发[1999]9号)
  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职工队伍稳定。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两个确保”工作仍然面临着人员数量多、资金缺口大、危困行业问题突出等严峻形势。为进一步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1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扎实有效地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一)坚决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各地要严格遵循筹集再就业资金的“三三制”原则,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搞好资金需求预测,把再就业资金事先打足,并优先列入财政预算。应由企业负担和社会筹集的资金,当地政府要尽最大努力,督促落实,确有困难的,同级财政必须兜底。要全面借鉴养老保险工作的做法,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费收缴率,今年的收缴率一定要达到90%
以上,按规定比例增收的失业保险基金要全部纳入再就业资金。行业和企业要抛弃等靠要思想,大力减少非生产性支出,想方设法挤出资金,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再就业资金的财务管理和审计检查,再就业资金要及时、足额、准确地发放到下岗职工手中,保证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二)从实际出发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是要落实好促进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黑发[1998]9号文件的要求,下大力气,狠抓政策落实。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要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和提供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更多的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再就业。中省直企业的下岗职工要切实享受到所在地政府制定的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协调动作,决不能因为部门特权和局部利益而在落实政策上设置障碍,更不能不负责任,互相推诿扯皮。各级政府要建立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力量定期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并给予必要的奖罚。二是要因地制宜开辟再就业渠道。要充分利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小企业、加加基础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劳务输出等有利时机,通过政策推动、教育引导、宣传鼓动等方式,使下岗职工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再就业。煤炭、森工等困难行业要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和下岗职工技能状况,鼓励下岗职工以自谋职业为主,从事基本建设,种植业、养殖业,
劳务输出,庭院经济,山产品加工等,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三是清理非法用工,为再就业创造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必须按照《黑龙江省企业招(聘)用职工管理办法》规定,执行空岗报告制度,并进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公开招用,凡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而制发招工简章,未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招用人员,或未办理劳动用工手续的,一律视为非法用工。各地要运用劳动监察手段,加大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督检查,未经批准随意招用的外埠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和离退休人员要坚决清退,并按《黑龙江省劳动监督检查条例》予以处罚,以提供更多的岗位安排下岗职工。
  (三)努力办好再就业服务中心。行业和企业要选派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专职从事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落实好培训场地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择业观念教育、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每月培训不能少于10天,每天不能少于4小时。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和社区服务机构的联系和配合,为下岗职工多渠道再就业创造便利条件。进一步完善“随下岗、随进中心”的良性运作机制,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要制定下岗调控计划,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申报审批制度》,使下岗总量控制在社会和企业都能承受的基点上。下岗证明由省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式样,按分级管理原则由各级劳动行政部门
印制发放。
  (四)加强下岗职工的劳动合同管理。认真贯彻执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职工劳动关系的暂行办法》,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对已经进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订协议的下岗职工,可在3年内持下岗证明进行临时性就业或参加由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劳务工作,再就业服务中心可根据其收入情况减发或停发其基本生活费,只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用,代缴期限最长为半年。对已经与新的用人单位有了半年以上事实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其解除协议,原企业应当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新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对领取了工商执照并已从事半年以上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应当与其解除协议,原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要招用本企业下岗职工的,应及时变更原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建立新的劳动关系。对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累计3次无故不参加培训、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服从职业介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其解除协议,原企业同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应当依法向下岗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妥善解决好与下岗职工的其它债权债务问题。
  (五)进一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下岗职工通过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
最长时间为3年,下岗职工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应继续享受本企业在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期满后仍末就业并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在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失业保险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各级劳动民政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要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和加强保险费收缴工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要加强资格认定和生活费发放工作,从而切实保障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就业服务体系。
  为适应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要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以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为主体,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落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费、促进再就业经费和城镇就业补助费。各级公安、
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加强对劳动用工、职业培训、职业鉴定和职业介绍等方面的审批、管理和监察工作,规范发展劳动力市场,切实维护下岗职工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
  (一)确保养老金发放工作目标的完成。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收缴率、完善省级统筹、加快清理追缴企业欠费和回收挤占挪用基金等措施,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今年年底前,养老保险覆盖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均要达到100%,个体工商户要达到50%;全年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要达到90%以上;要按照省级统筹办法规定,按时足额上缴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逐步加大基金的调剂力度;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费,今年要清理回收50%;对被挤占挪用的养老保险基金今年年底以前要全部收回。在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不发生新的拖欠的基础上,逐步补发以前拖欠的养老金,在9月底前力争补发50%以上。
  (二)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工作的督促检查。要将养老保险工作作为政府行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凡是完不成上述工作目标的,要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
责任。对据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能发工资而不缴纳保险费、不补发拖欠养老金的国有企业,当地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其限期缴纳。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国有企业,不能购买和更换小轿车,对有钱不缴的企业要予以新闻曝光,公布名单,第一年黄牌警告,第二年撤换企业主要领导人。
  (三)各类企业要依法履行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义务。凡是能够发放工资的企业必须同时缴纳养老保险费、补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补交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对停产、半停产或因生产状况欠佳,确实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企业,经社会保险机构批准,可以缓缴,但要作出补缴计划,限期补缴;对于既欠缴养老保险费又欠发养老金的企业,经企业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双方财务确认并办理收拨手续后,可用欠缴的养老保险费补发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但必须保证这部分养老金真正发到离退休人员手中;对于确实无资金补发拖欠的养老金和补交欠缴的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企业联合对闲置资产进行变现,用扣除有关费用所剩的变现资金补发拖欠的养老金和补交欠缴的养老保险费。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2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31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