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

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
地名网 v 2006-5-25 点击次数:258
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
    作为一个淮安人,在外地经常会被人问起淮阴、淮安的事情,特别是三淮一体之后,三淮地名十分混乱,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不一定搞清其中的关系。本文最初应某BBS城市周活动之邀而作,旨在向各地网友梳理淮阴淮安的历史关系,后经整理扩充。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历史资料,也吸取了一些本地朋友的观点,再此一并表示感谢!
题解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一解为张闾实“淮南淮北之合称,泛指今日苏皖两省淮河南北的地方,是纵向概念;一解为淮东淮西之合称,分别指代苏皖两省江淮之间的地方,是横向概念。就江苏来说,淮南的范围大致和淮东重合。因为运河的开凿,赋予了江苏江淮
之间一个比单纯淮南更有意义,更让人充满遐想的地理名词---淮东。也因为运河的开凿,串起了两个近在咫尺并同样谱写了辉煌历史篇章的淮东两淮城市---淮安和清江(淮阴)。
淮阴城、北辰镇,淮安源出淮阴
  作为地名,淮安的名气远大于淮阴,不仅是因为开国总理的缘故,更是因为淮安作为路、府等二级政区名从元代启用直至民国废,其间历尽六百余年而未间断,而且曾作为江苏省面积第一大府,明清时期繁荣非常,因此有着十分稳固的民间基础,在苏北一带影响之深远更不必说了。
  相较之下,作为地名的淮阴则显得微不足道,影响力也有限。然历史上,却是先有淮阴,后有淮安。古淮安地区地处淮水、泗水尾闾,东临大海,南达大江。邗沟未开辟前,南船北上,系由大江入大海,由云梯溯淮而上,至淮阴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向西北可由涡、颍水直达皖豫而入中原。所以在以自然河道占交通主动脉的上古时期,控扼淮水、泗水咽喉的淮阴城最早兴起。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淮扬运河),沟通江淮。邗沟初创时期,淮河水床较
邗沟为低。运河水流自南向北,一泻而入淮水,不利航行。于是后人在邗沟入淮处的末口立堰,以控制南北两侧水位,北上的船只由此渡堰入淮,后世称北辰堰(或北神堰)。北辰堰地处江淮交通要冲,后来随着居民的迅速增多,兴起了一个重要城镇---北辰,即历史文化名城县级淮安市的前身。
    此外,在泗水入淮水处(注:泗水在东汉末曾改道,入淮处东移了数十公里)有泗口,亦为南北水运要隘。这样,三地各据要冲,一字排开。而淮阴故城居中策应,襟带二口,故较为繁荣。
秦始设淮阴县,淮阴者,淮水右(南)岸也,治淮阴城(今码头镇)。县境大约相当于今日淮安市区(清河、清浦)、楚州区全部、淮阴区码头镇附近、洪泽大部分,以及宝应县部分。当然,那时尚无淮安之名,近代所谓淮安之地完全包含在淮阴县里面。
从淮阴到射阳(山阳
    汉代之淮阴县基本沿袭秦代,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汉武帝年间于淮阴县东南增置射阳县,因地处射水之阳得名,县治在今宝应县射阳镇附近。这样,大抵以今日楚州淮城为界,淮城西属淮阴县,淮城东属射阳县,从古淮阴县分出的射阳县即成为后来的山阳县
    东汉末建安中,开辟邗沟西道,交通形势的变化使得古射阳城日趋衰败,终于荒废,代之而起的县城原为射阳县一大镇,位于邗沟西道东畔,南距末口五里---即我们今天称之的淮安旧城,一百多年后,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于此置山阳郡、山阳县。至于山阳之得名,众说不一,莫衷一是,这里笔者也不赘述。
    中国防水网而淮阴县自三国末(公元262年)到西晋更是成为广陵郡治所所在,同期广陵郡辖有淮阴县、射阳县(山阳县)、广陵县、盐渎县、江都县、高邮县和淮浦县。
    至晋末永嘉之乱,南北政权分裂,淮河成了军事分界线,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濒临淮河南岸的淮阴成为南方政权的边防重镇。大批北人南迁,淮阴也是首先到达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下,南兖州、北兖州前后侨治于淮阴,与其相对的淮北泗口(泗水入淮处,泗水在东汉末改道至淮阴西北注入淮水)亦成为南北军事和交通要隘。
    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隶属于东平郡, “淮安之名始见,然学界对此淮安地名大多不以为然,笔者也认为此淮安非彼淮安(山阳),并不能作为淮安县名正式起用的证据。
    由此可见,淮阴作为地名出现的时间远早于淮安(山阳),淮阴作为南北交通要道已经初步繁荣时,作为近代淮安县前身的北辰镇也刚小荷露角。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近代之两淮确是源出一家。
淮水东南第一州,淮阴山阳的分置和合并
    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统一中国,设淮南道,治扬州,今日淮安地区淮南一带属之,谓楚州。 隋大业年间,洛阳至扬州的漕运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遂成为漕运重要孔道,也直接促就了楚州城的崛起。 由于通济渠的修筑,泗水作为水运干线的地位被大大削弱。正是在这种运口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下,楚州治所由淮阴故城迁到了山阳县城,淮阴县也数次被并入山阳县。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楚州,治所在淮阴故城,开皇十二年移至山阳县。淮阴县第一次并入山阳是在隋炀帝时期,入唐后分置;第二次并入是唐武德年间,历43年而又分置(唐于山阳置东楚州,改曰楚州,天宝、至德年间又改为淮阴郡)。这两次的合并和分置,从侧面反映了位于末口,辖有淮阴、山阳、盐城、安宜、盱眙等淮南数县的楚州城已经取代淮阴故城,成为江淮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此时的楚州城是著名的近海港口城市,商品贸易十分兴旺,甚至吸引着大食、新罗等
国的海外商人来此贸易。楚州以其繁华,被大诗人白居易赞为淮水东南第一州。而与楚州城近在咫尺的淮阴城,也是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联樯宿淮水 这样说来,即便是楚州这一地名,也是先为古淮阴城所有,后随治所的东移而为山阳所用,淮阴山阳的几度分合也印证了这一点。
分久必合---清河县的出现和淮阴作为显性地名的断代
软胶囊    北宋时的楚州属于淮南东道,行政辖县也大致和唐代相同(盱眙此时划入泗州),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淮阴、山阳各自存在。然不久便发生了对两淮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

    公元1128年,宋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进而掘开黄河,决水由泗入淮。金明昌5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阳武决口,从此造成近700年的黄河南犯夺泗入淮史。今日淮安地区境内,尤其是淮北地区,饱受战火和水患的煎熬。

    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接连遭受战争和叛乱洗劫的楚州改淮安军,山阳县改淮安县,后又改淮安州,至此,真正地名意义上的淮安始现。淮安之名,后人一般认为系淮水安澜之意。这般算来,淮安作为县名的出现至少比淮阴晚了1400余年。

    金灭元起,出于军事交通目的,南宋末(1273年)置清河军,三年后地入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清河县,最初治所在大清口西北,县境约相当于今日淮阴区运北全部以及运南西部一带(公元1127年曾设吴城县,县境大约包括今日泗阳东南、淮阴区运南西部一带,三年后废)。
固精丸

    值得一说的是清河县的隶属变化。清河县在唐时为泗州清河口,宋立清河军,宋金对峙时期以淮河为界,清河县位于淮北,并不属淮阴县所在的楚州。直到元时,为统制需要,混一淮河南北,清河、淮阴才同属淮安路管辖。由此可见,清河、淮阴本非一家,淮阴县在淮南,清河县在淮北,清河县刚出现的时候和淮阴县并不属于一个二级行政区划之下,事实是位于淮北的清河县后来被金国占领,而作为楚州重要组成部分的淮阴县始终属于南宋(其间仅1231年被金占领,次年即收复)。

    这样,淮北清口附近有了清河县,加上淮南末口已有的山阳县(元起,淮安县复改山阳县),淮阴县的地位显得无关紧要。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淮阴被撤废,地入山阳,这也是历史上淮阴县最后一次并入山阳县,淮阴、淮安(山阳)复又回归一体。至此,已沿用近1500年的淮阴作为县名产生了显性断代。
合久必分---清河县的扩张,清江浦的崛起到运河沿岸四大都市
    元代为了加强统治,行政区划边界的确定严重背离山川形变的原则,犬牙交错达到极点。设立河南江北行省,并设淮安路,治山阳县,当时的山阳县界北至淮河,西到高家堰,东南跨有射阳湖(今楚州、宝应、建湖三县交界附近),东北到马逻、庙湾、羊寨(今阜宁县境内),幅员最为广阔。至此,淮安地区境跨淮河南北而治,除了本有的淮南地盘以外,淮北诸地:清河、桃园,海州、泗州(跨淮河左右)、安东州尽属之。 至明清,设南直隶(江南省)淮安府,治山阳县淮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陈瑄依宋代所开沙河故道,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20里,导引湖水入淮,这条漕河被命名为清江浦,清江市的兴起便是缘起于此。 清江浦开后,本为山阳县闲旷之地,很快便成为
民宿贾,巨室鳞次的通都大埠了。清江浦也成为这一通埠的名称,而清江浦河则与淮扬运河一起,被称为里运河 漕运事关国脉,元、明、清三朝更是视为国家稳定之根本要务。是这些成就了清江浦和淮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最有战略价值的漕运总督居于淮安,而全国最有钱花的民用衙门河运总督则居于清江浦。然而黄淮水患的加剧,使得统治者不得不花大力气对黄、淮、运加以治理,其中治黄是根本,济运是目的。因此,明清统治者奉行蓄清刷黄之策,并修筑高家堰,一以贯之。 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泗入淮。泗水在尾闾处分两支入淮,一支大清河,入淮处即淮泗口;一支小清河,入淮处为小清口。黄河初由大清口合淮,明嘉靖后则改由小清口合淮。而元之前的清河县城,因水患频繁,几经迁徙。元泰定元年(1324年),清河县城圮于水,遂由大清口迁至淮河以南的淮阴故城,始得淮阴故地,而县境及于淮河以南,古淮阴并入山阳的少许地方也被划入清河县。五年后,又移治小清口之西北(今日码头旧县)。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江苏巡抚陈宏谋谋奏割山阳重镇、河道总督驻地清江浦为清河新县城。清廷批准,至此本属于淮南山阳县的清江浦一带正式归于清河县,并成为清河县城。元代起并入山阳的古淮阴地此时也过半划入清河县,清河县境得到扩张,由原本的淮北变为地跨淮河南北。 由于河务、漕运的繁荣,本是山阳属地济济无名的清江浦后来居上,再加上清江浦南船北马,
显赫的交通要冲地位,使得其在乾隆年间到达鼎盛时期。乾隆四十年,清江浦人口达54万,超越同期的汉口、南京。明嘉靖后黄淮改道,截弯取直,因古末口而兴的淮安府城从此远离运口,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为清江浦所取代。 明清时期,以清江浦为轴心的两淮城市,尽管周边农村饱受水患、萧条贫困,但是发展却进入黄金时期,呈现畸形脂粉式的繁荣,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黄岩蜜橘栽培起源于什么时期“四大都市
从黄河北徙和海运兴起到津浦线擦身而过
    历史弄人,本是扼河、漕、盐、榷、驿的机杼的淮安、清江浦却因为黄河的北徙而逐渐衰败。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遵循老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原黄河夺淮泗的水道废弃,废黄河遂得名。黄河洪水肆虐对淮安历史地理的改造是极其巨大的,曾经的肥美田壤几乎都变为斥卤之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几乎完全丧失。而且由于废黄河的突起,阻隔了淮河干流和淮北沂沭泗支流,给淮北平原和里下河平原都留下了隐患。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清政府把江南漕粮交由轮船招商局海运,河运从此一落千
丈。淮安、清江等运河沿线城市进一步衰落。19世纪末,近代邮电事业兴起,两淮往昔繁剧的驿传随之销声匿迹。

    近代历史上,清江曾是较早议修铁路的地方,然造化使然,津浦铁路最终与其擦身而过。20世纪30年代,陇海铁路通车,海赣沭泗宿涟等县的进出口贸易行业不再来淮,两淮盐务机关迁皖,交通优势地位的完全丧失标志着两淮的全面衰落。

淮阴地名的重现,淮阴淮安政治角的互换
花木马女装

    前文说过,淮阴作为显性地名在元初消失,但是作为隐性地名的淮阴在明清一直存在和使用。而且要说明的是,明清时的淮阴并不指清江浦(清江浦本为山阳县地,后作为清河县城),而是指山阳县西乡,包括今日洪泽县主体,淮安清浦、清河区大部,楚州区运河以西,淮阴区张福河东南部分(见下图)。而且,淮阴还是山阳县(淮安府所在)的别称。明清时淮安府城的驿站就叫淮阴驿,淮安城内还有淮阴书院,很多文人也用淮阴
代山阳县,这一习惯性的别称直到民国才发生变化。

明罗洪先《广舆图》中标注的淮阴
    但是运口交通之迁移引起的清江渐兴、淮安府城日衰的趋势自清朝中期就开始了。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漕署移往清江标志着淮安府城政治地位的骤降。1912年民国政府废府设道,驻淮城的淮安府裁撤,设淮扬道驻清江。清江遂取代淮城成为淮安地区的政治中心。19141月民国政府内务部改定各重名县。由于和陕西山阳重名,山阳县改称淮安县;和河北省清河重名,清河县改名淮阴县(当时的淮安辖县中同时被改名的还有涟水(安东)、泗阳(桃源))。就这样,淮安由府名变为县名,而淮阴则由山阳县的别称变成地区(府)名,淮阴淮安的政治角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换。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9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