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

  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举行
  194010月,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正是在这金秋时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胜利会师。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接着便是依托苏北,做出整个华中抗战的大文章。为此,黄克诚给时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发电报,请他率中原局机关移驻苏北,以便统筹华中全局。
  几乎在接到黄克诚电报的同时,刘少奇也接到中共中央电令: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他随即率中原局机关风尘仆仆赶往苏北。1030日,在阜宁东沟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驻地,刘少奇与黄克诚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数天后,黄克诚与刘少奇乘汽船沿盐阜区境内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串场河,从阜宁经盐城前往海安,会见时在海安的陈毅、粟裕。
  这次会见,决定着今后华中抗战的走向,意义非同一般。
  在海安著名爱国士绅韩紫石的盛情邀请下,刘少奇与黄克诚均下榻于韩宅。
  海安几天,通过韩紫石支持共产党的政治态度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周到安排,刘少奇和黄克诚深切地感受到了陈毅此前统战工作的成功。
  这时,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即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虽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对这一问题亦有所讨论,但因涉及到不同指挥系统,故一时难以决断。事实上,这一问题在刘少奇脑海中萦绕已久。 麦双尾蚜
  早在6月份,刘少奇即致电中央提出:目前华中部队已不少,均分散各处,且已取得地区,唯将来在战略以至战役上均须配合行动。华中环境各方面均较华北更复杂,困难更多,而我部队内部在建制上、指挥上亦不完全一致,问题亦多。在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威信、有工作能力的华中总司令部(公开名称另定),在指挥上以至建制上统一我华中各部队。在人选上,刘少奇请中央在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及林彪、、贺龙、陈毅中择定一人。
  当时中央也觉得华中确应成立统一的指挥部,但因正忙于准备召开中共七大(后因故推迟),于是决定在七大召开后解决此事。
  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刘少奇得到中央电报: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胡服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
  胡服是刘少奇当时的化名。接到电报后,刘少奇认为电动升降机构统一苏北统一华中是两个概念,于是又与邓子恢、赖传珠联名向延安提出:目前,华中的斗争急需建立统一的司令部,而中原局与苏北指挥部会合仅能解决苏北的指挥问题。解决华中统一指挥最圆满的办法是(新四军)军部速即移来,统一华中指挥并可兼指挥江南。然而,由于新四军军部在皖南迟迟不能北移,这一计划事实上亦成空谈。
  眼见华中形势风起云涌,斗争日趋激烈,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关尚未建立,刘少奇非常着急。他认为关键在于统一新四军和八路军两个指挥系统。海安相聚后,他觉得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好在他可以直接同陈毅和黄克诚磋商、讨论。
  1010日,刘少奇在与陈毅、黄克诚达成共识后致电中央:(一)我已到陈毅处。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二)华中各部须统一编制,提议由中央军委规定所有领导之部队的编制表。如何,望复。
脂肪酸酰胺  这里的叶希夷,即时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长叶挺。
  两天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一)同意在叶挺过江之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二)对外交涉以新四军军部叶、项名义。(三)项英同志在皖南部队移动事宜就绪,经重庆来延安参加七大。(四)即遵照前总今年春的编制表,在克诚处应当有编制表。
  接中央电示后,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立即着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筹建工作。
  1007日,经过几天认真地筹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城里一所学校的大操场上举行。近千名指战员参加了大会。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坐着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刘少奇宣读了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华中总指挥部的决定,并宣布叶挺为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胡服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所辖部队,有陈毅兼指挥的苏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的江北指挥部、李先念任司令员兼政委的豫鄂挺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的八路军第四纵队,以及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等。
  对刘少奇攻打韩德勤部的建议非常谨慎/刘少奇在电文中特别强调,望三天内答
复,否则即开始动作
  解决了华中统一军事指挥的问题,刘少奇很满意。作为中原局书记、新成立的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政委,他意识到自己对发展华中所承担的责任,因而不得不更多地、超前地去考虑一些问题。在刘少奇的战略设计中,苏北将是整个华中抗战的指挥部所在地以及战略大后方。为此,巩固与扩大苏北根据地则是当务之急。苏北固,则华中兴。而要解决苏北问题,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韩德勤。
  韩德勤时任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指挥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黄桥战役后,他率部退守兴化、曹甸一线,深沟高垒,坚固工事,以图再起。
  可以说,武力解决韩德勤部与统一华中军事指挥,是刘少奇抵达苏北后着重思考与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而两军会师与华中总指挥部的成立,又为武力解决韩德勤部创造了条件。由此,在新四军战史上颇受争议的曹甸战役,帷幕渐渐拉开……
  其实,组织曹甸战役以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战略思路,由刘少奇率先提出,但决策过程却异常复杂。
  此前的华中,已有一股逆流潜滋暗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皓电,诬陷八路军、新四军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
并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限于电到1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继之,蒋介石又密令顾祝同从浙赣前线抽调兵力,部署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部30万大军压向华中。韩德勤则乘势欲动,企图恢复黄桥决战前的状态
  面对云谲波诡的形势,尚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黄克诚与陈毅两部会师后的第二天即致电中央建议:乘胜继续向兴化前进,占领兴化,彻底消灭韩德勤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继之,刘少奇又致电陈毅、粟裕、张云逸并报中央,提出:如能驱走韩,便可组织华中敌后民主政府与总司令部,使我公开正式站在领导地位。
  对刘少奇的这一建议非常谨慎,认为暂不宜攻打韩德勤部。他在给刘少奇等华中负责同志的电文中指出:估计到韩与蒋、顾之关系,他又是战区总司令及省主席,暂时尚不宜取彻底消灭政策库存信息必须保留兴化及韩德勤方有文章可做
  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会师并对韩德勤部形成的逼压态势,令时任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非常担忧。他遂与在重庆的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交涉,提出和缓救韩。为此,周恩来电告中央,并提出:我方重心应求得逼韩让步……留韩德勤在,不仅可使顾祝同对我江南新四军让步,对蒋亦有缓冲讲价余地,对李(宗仁)、白(崇禧)亦有教训作用。如彻底驱韩,则蒋一不做,二不休,只有拼到底。中央随即将周恩来的意见转告刘少奇,并重申大明湖的传说
不彻底驱韩方针。数日后,中央又急电刘少奇:我方已答应蒋介石停止军事进攻,如我占领兴化,蒋恼羞成怒,有扣留恩来、剑英二同志可能。我应距兴化五十里一带停止,进行和平谈判。此时,中央不打韩德勤的态度是坚决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9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华中   八路军   苏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