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境界——畅神

中国画的境界——畅神
畅神说
“畅神”  指山水画具有怡悦性情,展畅精神的审美功能。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云:“闲居理气,拂觞......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作为绘画的“畅神”怡情功能,强调画家在描绘自然山川风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也使欣赏者从画面上获得自然界的真实美感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畅神说”强调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使人的精神变得舒畅和愉悦。
主要内容
畅神说的核心是要求艺术创作要使所表现的对象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只能来自于主体精神的贯注。这种贯注是源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水融。“畅神说”体现出审美经验的终极旨归在于帮助主体寻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真谛。
例如魏晋时期与宗炳同时的另一位山水画家王微,著有《叙画》一篇。他指出了山水与地图
的区别,并强调山水创作的“致”和“情”,其“畅神”说反映了当时的画家对自然山水娱情作用的认识。其中“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髣髴之哉”的语句,抒发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范鹏程认为中国传统审美的三大范式“比德”、“缘情”与“畅神”正是儒道释美学思想相融汇的总体特。
“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物之间道德的比较中实现的,诸如“君子比德如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愈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潜统一。
“缘情”是在外在世界感触之下天地一气的自然之情,既“情因景兴”,又“景以情观”,“情中景,景中情”合一而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物我感应、物我两忘正是缘情所追求的与外界世界和谐相生的境界。
“畅神”是在“比德”与“缘情”的人与外在世界和谐交融之中.人所获得的一种无羁无绊、宠辱皆
忘的自山感与超越感。这是道家美学追求的那种“天地皆备于我”的“逍遥游”,是禅宗美学,“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春来草木青”、的旷达解脱,也是儒家美学所们导的“仁者不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的人格自由。
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畅神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东林寺正对北香炉峰,香炉峰的山势有一支向未延伸,然后由北向南,周围合拢,而与四周隔绝,就如一座城郭把东林寺包围在中间。香炉峰孤峰奇秀,矗立而起,浮功的云气像香姻那祥笼罩在山峰上,周围白云掩映,景明媚与峰大不相同。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虽然具有独立学科意义的美学是鲍姆加登于1750年开创的,但这之前中西方的美学思想都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如果对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美学思想和众多学术流派作一个粗略的梳理的话,可以有一个概略的认识。
“美”的释义
“美”字的释义看,许慎的《说文解字》注为,美,“甘也,从羊从大”。
这种“羊大为美”的思想正是中困先民将美一与实用相结合的一种审美观念,
2、儒、道、释的美学思想梗概
自春秋以后,古代先哲们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两大学派,一是以孔子、盂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一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排斥、妥协、融合中,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至此,儒、道、释的美学思想成了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三大源流。
儒家美学是一种为社会服务的教化的美学,“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天下归仁”是孔了的最高理想。“仁”是孔子美学的基础。孔子说:“里仁为美”,就是说,以“仁”为邻才是美。虽然孔子在不同情况下对“仁”的解释是不同的,但都蕴涵了作为个体的人对社会的“善”的行为准则。可以说,儒家美学认为在“仁”的基础上道德的“善”才是“美”的最高境界。“尽善尽美”是孔子的审美追求。对于自然之美的鉴赏,孔子以君子的道德品质来比喻,
“夫玉者,君子比德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何言哉”。子思、盂子强调“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儒家美学提倡适中、和谐、秩序、节制、平衡、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与中庸之道的伦理思想是一致的。儒家美学认为.美在于“天地之和”的自然和谐,也在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之中。道家“以虚无为本”,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道,“唯道集虚”。道学美学致力于从“道”的自然无为来思考美,把摆脱任何人为的束缚,走向自然视为最“美”的境界。老子说:“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庄子看来,美存在于天地之中,强调自然天成,无欲无为是天下之大美;凡人为的艺术形式,俱己失去自然之美了.老子从“无为”出发,认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无名”,其内核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比二言内之意”、“弦中之音”丰富的多。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强调“含蓄之美”,“意在言外”,强调“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便是直接或间接受老庄思想的启迪。在审美方式上,庄子提出“涤除玄鉴”,要排出主观欲念,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达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项”的境界。道家美学所倡导的人若能不为利害得失而奔波劳累,像“天地”那样自在,那样无为.就能体会到“道”的自然本
性,就能获得最高的自由,也就能获得最高的美,这是一种飘逸出世、自然逍遥的枯的自由。
儒道释中的释指佛教,佛教的中国化便是禅宗了。“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意为“静虑”。相传一菩提达摩是中田禅宗的初祖,而真正开创中国佛教的禅宗是得弘忍衣钵的六祖慧能。禅宗主张是“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顿悟见性。”一重“心性”,提倡“即心即佛”。二重“顿悟”,主张“,顾悟见性”,认为佛(觉悟者)与众生(不觉悟者)的区别只有一念之差,所以,“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禅宗并不以来生轮回为寄托,而以今生的心性修炼获得心性升华,摆脱人生烦恼、追求生命自觉的精神境界。禅宗认为,“禅”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本性,也是宇宙万有的法性,这种人的白性与宇宙的法性圆融一体的境界—禅意,乃是一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最高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禅宗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哲学,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3、儒道释美学思想的融合及中国传统审美的三大范式
我国美学思想的民族特是孺进释的相融相济,在入世的现实中求得出世的审美愉悦。范鹏程认为中国传统审美的三大范式“比德”、“缘情”与“畅神”正是儒道释美学思想相融汇的总体特。
“比德”所获得的美感是在人与物之间道德的比较中实现的,诸如“君子比德如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比德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愈义,通过比德,将人自己“德”的品质寄托在对象世界里,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伦社会与外在世界的和潜统一。
“缘情”是在外在世界感触之下天地一气的自然之情,既“情因景兴”,又“景以情观”,“情中景,景中情”合一而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物我感应、物我两忘正是缘情所追求的与外界世界和谐相生的境界。
“畅神”是在“比德”与“缘情”的人与外在世界和谐交融之中.人所获得的一种无羁无绊、宠辱皆忘的自山感与超越感。这是道家美学追求的那种“天地皆备于我”的“逍遥游”,是禅宗美学,“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春来草木青”、的旷达解脱,也是儒家美学所们导的“仁者不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的人格自由。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728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学   思想   审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